fbpx
Home 平常相遇當月作家 相遇上海作家|台北的巷弄,台北的美食

相遇上海作家|台北的巷弄,台北的美食

by 汪 瀾

大都市的發展需要功能的優化和改觀,但任何規劃和整治,希望都不要以犧牲宜居和便利作為代價。特別是在傳統的歷史街區,它們是城市有機生長的產物,其核心為自然、日常、友善、親和、豐富、便利這些元素。

2017年歲末,我隨幾位上海中生代作家赴台參加「台北──上海小說工作坊」活動。和以往不一樣的是,主辦方沒有安排我們住星級酒店,而是讓我們住進一家弄堂旅館。因為位置的不同,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台北風情。

大堂牆角的裝飾。汪瀾攝

這個名叫富藝旅(FOLIO)的旅店坐落在台北鬧市區大安信義路四段30巷內,旅店高四層,乍看像是一座小型公寓。據說旅店的前身曾是一家老企業的宿舍,灰色的洗石子外牆保留了上世紀中期公寓建築的鮮明特徵。旅店大堂不大,卻充滿著設計感。前台的玻璃櫃和牆角上,裝飾著絨線織成的卡通及花卉圖案。等候區的沙發是布藝的,靠枕的面料和花色很家常、很隨意,色彩搭配卻十分協調。我們入住時已臨近聖誕,店員們正在裝飾聖誕樹,不同的是聖誕樹通體竟是用純白色的羽毛做成的,與它相呼應,沙發茶几的肚子裡也是「一地雞毛」──白色羽毛列隊直立在玻璃几櫃裡,在藍白射燈的映照下,讓人生出幾分超現實的遐思。客房樸素而整潔,應有的功能一應俱全,但細部的裝飾很是用心,簡易的木質小圓桌、布藝沙發和圓形腳凳,床頭板及洗浴區牆面類似馬賽克的裝飾,既時尚又充滿著復古的意味。

富藝旅的客房用了許多復古元素装饰。姚舜攝

由老企業宿舍改建的富藝旅,保留了台北老公寓的連棟式建築結構。姚舜攝

從旅店播放的電視短片裡瞭解到,這個旅店的改造,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案例。建築師郭旭原與設計師黃美惠用文創的理念保留了台北典型公寓建築的精髓,藉由我們看到的這些別具匠心的裝飾和家常物件,讓新飯店具有了「老台北」風格,將城市的記憶保存了下來。富藝旅還在台北首創了駐店藝術家機制,吸引有才華的藝術家駐點創作,將客房變身為創作工坊,客人可以參觀他們創作過程,旅店也因此充滿了藝術氛圍。

雖說是小旅店,但房價並不比大酒店低。後來才知道,入住富藝旅是活動主辦方的特意安排。聯經出版集團發行人林載爵先生說,安排我們住這裡,是為了讓上海作家們體察感受台北的「巷弄文化」。

我客房的窗戶朝向一排三層的老舊居民樓。汪瀾攝

許是為了讓客人最大限度地融入巷弄生活,富藝旅在樓體四面破牆開窗,並增設了戶外陽台。我房間的窗戶朝向一排三層的居民樓。最外側頂樓的一戶似乎空置已久,緊閉的窗戶外飄蕩著一些破碎的布簾。二樓的戶主似有器樂專長,窗外的招貼上寫著「古琴拉唱,三弦彈唱,月琴彈唱」,並留有電話。正對我的一戶,陽台上每天變換著洗曬的衣物,衣服式樣老舊,顏色也不鮮亮。估計住著普通市民階層。

巷弄民宅無論新舊,幾乎每個陽台上都種有花卉植物。汪瀾攝

我們所在的小巷垂直於信義路,離捷運大安站只有幾分鐘的步行距離。大安是台北人口稠密,繁華熱鬧的區域,但巷子裡的風景與大街上的車水馬龍、高樓比肩形成巨大的反差。出了旅店往巷子深處走,不幾步就會遇到另一條相交的巷子,如此橫直相織的小巷和弄堂如蛛網般密佈附近的區域,我第一次出門散步,竟差一點迷了路。巷子裡很安靜,兩邊大都為居民住宅,樓層不高,一幢緊挨著一幢,多為三到五層,不少房子大概有些年頭了,外牆有些斑駁,頂樓看得出加蓋的痕跡,但無論新房子老房子,面街的陽台上大都種有花卉植物,綠色的枝條和紅、黃、紫色的花朵探出屋外,給寂靜的巷弄平添了一些生機。

查閱資料得知,台北巷弄裡這些三五層的民宅大多建於上世紀60—80年代,沒有電梯,全靠腳力登樓入室,故被當地人稱做「步登公寓」。其內部結構與大陸的新工房相似,兩房一廳或三房一廳,外加廚房和浴室。所不同的是它不是成排成片地形成住宅社區,而是建在城市交通幹道的後面,沿著小街小巷佈局,在建築形態上更接近於公寓,但體量偏小。上世紀中葉,台北迎來快速都市化時期,這樣的建築大量出現,滿足了市民居住的需要,從而也形成了極具地方特徵的台北民居樣貌。

從旅店大堂望出去的巷弄風景。薛舒攝

台北「步登公寓」的一個特別之處是它常常是「商住兩用」的。即底樓開店,樓上為住戶。「商住混合」原本就是台北城市空間的重要特色。在當地書店裡覓到一本由多位台灣城市設計規劃專家聯合編撰的《台北原來如此》,書中寫道:「日據時期,台北城內生活不易,為了在城內安身,『下店上住』成為在城內打拼最有效率的生存模式,加上當時並無往返城內城外的交通條件,以及環境較佳的純居住郊區,『商住混合』的形態漸漸成為台北重要的生活特色,也是庶民對現實的直覺反應。」今天的台北交通十分便捷,也新建了如101大廈、「新光三越」等不少豪華時尚的商業區,但「商住混合」的傳統依然鮮活地存在於巷弄之中。我們旅店附近,幾乎所有的「步登公寓」的底層都開有店鋪。據說這種住宅的一樓最初都有一個小院子,後來因為居民生活便利的需求,紛紛加蓋頂棚開出一家家小店,有餐食店,洗衣房、寵物店、文物珠寶、美容店口腔及其他小診所、摩托車修理行,還有大陸少見的水電修理店等等。生意最好的當屬吃食店,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當地特色小吃。

旅店周邊的巷弄。「剝骨鵝肉」的店招十分醒目誘人。汪瀾

我們旅店近旁的一家小店有一塊碩大的黃底紅字的店招,上面寫著「剝骨鵝肉」,很遠就能看見,很是誘人。一次安排我們自由用餐,大家竟不約而同地去到那裡。

所謂的「剝骨鵝肉」其實就是烤鵝,端上桌的鵝肉去掉了骨頭,切成片狀,帶著黃燦燦的脆皮,細嫩而鮮美,不愧為招牌菜。主食則清一色的是米線,有不同的配料,但底湯都是鵝肉湯。我還是第一次吃鵝湯,感覺味道有點像鴨湯,卻沒有鴨子的異味,口感濃郁卻並不油膩。

淡水老街的特色小吃店。于是攝

訪台期間,接待方常帶我們去這樣的弄堂餐館品嘗當地美食,這些小店大都保持著巷弄風情,裝修簡樸,桌椅板凳新舊混雜,樣式也不一致,看得出是陸續添置的,乍看有點像我們鄉鎮的小餐館,但角角落落打掃得十分乾淨,衛生是完全不必擔心的。曾問陪同我們的台北同行,為什麼喜歡這裡,他們回答道,許多台北人都是在巷弄裡長大的,來這裡有一種回家般的親切感。

記得結束最後一場活動的那個夜晚,台灣同行邀請我們吃夜宵,去的地點就是一家街邊火鍋店,這家店面不大生意卻非常紅火,裡面坐滿了不算,店門外沿馬路還擺了兩排小圓桌。火鍋店的餐桌比較低矮,配上小板凳有點像小時候過家家。

兩岸作家在街邊火鍋店圍爐小聚。于是攝

上海作家薛舒、周嘉寧在巷弄裡漫步。于是攝

我們在燒紅了的炭火旁圍爐而坐,點了凍豆腐、豆皮、鴨肝、鴨肉腸、米血糕、蓬蒿、黑木耳、高麗菜,都是很家常的食材,就著台灣作家自帶的老白酒,吃得熱氣升騰,無比酣暢,無比痛快。在這樣有如尋常家宴的氣氛裡,兩岸作家完全沒有了拘謹,彼此開著玩笑,談論的也是很日常的話題,這是那種只有跟最親密的朋友在一起才會有的很放鬆、很親切的感覺。 

台北的巷弄裡的店鋪,除了傳統和老舊,也不乏時尚和新潮。我們旅店對面的拐角處,有一家叫「窩著」的咖啡館。咖啡館中午11店以後才開門。店裡的裝飾是流行的原生態風格,原木的桌凳,靠牆的書架上擺放著不少舊版書籍。據說店主是一位「文青」,店裡常有作家和文學愛好者關顧,在圈子裡小有名氣。我們住在富藝旅的時候,一天的活動結束後,有時也會來這裡喝杯咖啡,聊聊天,享受一下慢生活的樂趣。只遺憾再多的客人,晚11點咖啡店必定關門歇業,店主似乎嚴格恪守著自己的作息時間,心態平和,並不在乎賺多賺少。

漫步在台北的小巷弄裡,打量著這些小店鋪,門面大小不一,新舊雜處,沒有統一的店招,風格檔次也高低混雜,一家精巧的西餅店旁,可能會緊挨著一家機動車修理行或是一間簡陋的蔬菜水果店。若用今天我們城市管理的標準來衡量,似乎稱得上雜亂無章,沒准是要劃入整治之列的。可它們看似無序,甚至有些破敗,卻十分便利溫馨,想必是順應市民生活的需求自然而然生長起來的。它們有如城市的小小細胞,涵蘊著台北專有的時光基因。一些小店經營多年,裝潢並不奢華,卻以多年不變的老味道、老特色網住了眾多回頭客;一些新開出的文創小店則引來不少年輕人前來來覓寶;而那些特色老店和時尚茶吧,更成為文人雅士小聚的場所,成為台北人的情感寄託。

由此想到不久前討論城市生態話題時,有學者提到的「有機性」一詞。城市特別是大都市的發展需要功能的優化和面貌的改觀,但任何規劃和整治,希望都不要以犧牲宜居和便利作為代價。特別是在傳統的歷史街區,其多年積澱形成的某些特性是城市文化的寶貴財富,它們是城市有機生長的產物,其核心體現為自然、日常、友善、親和、豐富、便利這些人性化的元素,同時也寄託著市民的情懷。如何在城市治理和改造的過程中,尊重、呵護並留住這種「有機性」,使它成為城市肌理、都市文明的有機構成,這是十分考驗管理者的智慧的。

汪瀾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資深媒體人,曾任文匯報副總編輯,上海作協黨組書記。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