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聯文選書 【聯文選書】時間褶縫裡的leftover,《張愛玲的假髮》

【聯文選書】時間褶縫裡的leftover,《張愛玲的假髮》

by 徐禎苓

延續一貫對「時尚」、「時間」、「性別」的議題關注,張小虹新作《張愛玲的假髮》不僅再次深化、補遺過往研究的未盡之處,還試圖建構「張(小虹)看‧看張(愛玲)」論述。

關鎖之一在於這個暗藏玄機的書名,張迷們應能從「假髮」一詞辨認內容可能涵攝幾重面向:其一作為張愛玲生活裡的物件,物質性、乃至成為她晚年玉照的一部分,其物質、影像意義;其二假髮底層的蟲患∕心病;其三小說家過世後,假髮成為遺物,於二○一六年臺北國際書展展出時曾引發正反議論,由用物到遺物公開化的時態轉換,物質(假髮)因使用者(張愛玲)而超脫物質本身,進入到另一層次的思辨。而上述只命中一半。

讀過張小虹著作的閱眾,都知曉她善於從跨領域跨文本提挈一套理論,按字根、部首說文解字,或從同音異字的滑動引譬連類,重思破譯文本的可能性,《時尚現代性》、《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等皆有過精彩演示。這回她從張愛玲的遺物──眼部時空膠囊(Ceramide Eyes Time Complex Capsules)作為理論前沿,將 Time Complex 進行跨語際迻譯,由「迻」譯滑「移」到「遺」,不僅讓這組詞彙衍生出豐富的課題:時間膠囊、時間情結、時間摺合,更一步追探時「移」事往裡「文本張愛玲」在時間摺縫裡夾纏著各種「遺事」──「遺囑」、「遺物」、「遺照」、「遺患」、「家族遺風」、「家族遺產」與「身體遺憶」。

我們將「遺」兜轉回英文單詞,乃 leftover,剩餘、殘餘之意。張小虹不只是從時間裡贖回張愛玲剩餘的總總,更大企圖在於援用「當代性」之眼重探 leftover。譬如遺言──殘存的意志,如何跨入書寫環節;遺物──餘留的假髮,在「戀物」和「拒物」的矛盾迴圈裡展開辯證,都一新耳目。最精湛者莫過於析論傳統性別觀的殘餘。書裡第六章談女性在宗法制度裡的「受弱」,從張茂淵、〈金鎖記〉裡的曹七巧到蔡英文姑姑,即使出入小說內外、穿越時空,女性繼承、「姓別政治」仍是問題。第七章分析時下 #Me too運動,毫無違和與《小團圓》裡侵害片段接軌,在在對歷時一世紀的婦女運動、女性主義進行重估;同時,在重估裡雙向反詰挾女性主義閱讀張愛玲的適切與不適切,使新紀元的張學重探能從回顧與檢討中邁出新路。

儘管張愛玲離世已二十五年,張小虹告訴我們,時間摺縫裡還有很多「遺事」,完不了。

⊕書籍資訊:

張愛玲的假髮》,張小虹,時報出版

張愛玲與莎士比亞可以有何牽連?張愛玲的蟲患又與現代主義大家勞倫斯、吳爾芙、卡夫卡的人類邊疆探險之旅有何交疊?《張愛玲的假髮》一書從當代理論概念「補遺」出發,探討張愛玲的遺囑、遺物、遺照、遺患、遺風、遺產、遺憶,跳脫狹隘的「作者論」與「傳記研究」,以期能活潑潑創造性思考何謂文學、何謂作家、何謂主體、何謂書寫、何謂影像、何謂物件,希冀凸顯文化批判與性別美學政治的「當代性」,讓張學研究從拍板定案變成弔詭懸案,不疑處柳暗花明,錦繡交織出各種文學、文化、法律、政治、運動、物質、身體的繁複與多摺。

⊕延伸閱讀:

千迴萬轉:張愛玲學重探》,李歐梵、王德威等/著,林幸謙/編,聯經出版

該書是目前最新的張愛玲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重探張學,焦點移往「未公開」、「跨語際」和「後期書寫」幾大問題意識,正能與張小虹新作相互參照。既往鮮少討論張愛玲、張愛玲文學在(後)冷戰結構、美國文學場的意義,以及小說家面對歷史、國族的身分思考,皆因重讀、重思獲得新詮。書中收錄張愛玲散文〈愛憎表〉和馮晞乾〈〈愛憎表〉的寫作、重構與意義〉(二文首刊於《印刻文學生活誌》155期),讓張學版圖更完整,也開新里程碑。

新書資訊員|徐禎苓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著有散文集《時間不感症者》、《腹帖》。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