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聯文選藝|跨域讀寫:藝術與書的思辨對話

聯文選藝|跨域讀寫:藝術與書的思辨對話

by 廖 彥銘

歷經九個月閉館整修,臺北市立美術館選在 2018 年夏季重敞大門。首波四展之一《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展至今年 10 月 14 日,策展人簡麗庭與柏雅婷以「書」為核心概念,匯集數十件探討文本與文獻的藝術作品。書與藝術何干?是書,非書?展覽試圖帶領觀者在 E、F 展間中,思考藝術與書本的關係。

關於製書:「藝術家的書」是藝術還是書

我們所認知的書,是大量訊息的載體。對藝術家而言,所謂「訊息」不僅限高含金量的文字,也跳脫圖文編輯的框架,書能涵括的訊息更為廣泛。「藝術家的書」這藝術門類以書為「載體」,透過藝術家自由的想法與表現,藉不同媒材呈現。鄒永珊在《關係》系列作品中玩媒材,拼接不同材質、黏貼膠帶、刷上彩料覆蓋文字,以各種方式在紙上留下痕跡。十多件作品擺滿一大張圓桌,內容雖非可立即辨識的文字,不過只要細細感受指尖觸感與視覺刺激,便能在翻閱頁面間,尋得藝術家想訴說的訊息。藝術家獨特的敘事方式,跨足藝術與出版,探問裝幀與藝術形式的關係。

劉薳粲/攝影

關於符號:文字之外,探討書的文化意義

展覽不僅討論書的形式,同時透過藝術家的多元視角,擴大討論與書籍相關的符號意義,諸如文字、文本、資料、文獻、檔案等。張致中作品〈Gevær〉實物投影大量文獻與文件,訴說一則挪威的來福槍都市奇譚。林宏璋的《一個日本人與台灣的對話(1707年)》及周曼農的《偵探學 II》,探討虛構文本的文化意義。森嵐工作方圖的《日安!陳中村先生》將北投中心新村地景以 3D 列印轉製為造形結構,將文獻考察視覺化,呈現三維的文化記憶。邱杰森的《刻畫造音》改將地圖資訊刻於黑膠唱片上,進而將視覺訊息轉為聲音,他的《臺灣-法國製造》拼湊法國人的臺灣印象,地圖代表的領土意涵,意外地觸動多數中國遊客的敏感神經。

邱杰森作品《刻畫造音》。劉薳粲/攝影

關於色彩:無隻字片語,卻引起現場熱議的書

臺灣的身份特殊,觀者對於相關作品特別有感,其一就是陳曉朋的《彩色書》。書名之外,內頁滿是色彩,〈政治觀 I:1949以來的中國〉全本是各種程度的紅,末頁參些藍與綠;〈政治觀 II:2000以來的臺灣〉則是半本的藍與半本的綠,用色彩道盡一切。藝術家以映射方法討論國家身份議題,你也能在《獻給那些藝術家的禮物》發現,這 12 件絹印版畫,挪用符號,向藝術前輩致敬。其中寫有「給派特蒙德里安的中國地圖」的作品,垂直與水平線條構成一多格方形,像極了經典作品《紅、黃、藍的構成》,回應這位翻玩極簡方塊的藝術家,不過取而代之的填色,是中國紅、北臺藍、南臺綠。

陳曉朋作品《彩色書》。廖彥銘/攝影

關於空間:知識分類空間的掙扎與殘喘

你還會去圖書館嗎?擁有大量館藏的圖書館,因設備與書況相對陳舊,加上數位典藏發展與人們閱讀習慣改變,逐漸被眾人遺忘。關注分類學與知識體系的藝術家鄧肯.蒙弗(Duncan Mountford),在故鄉利物浦也有這般觀察,有感而發建構了《幽靈圖書館》。雖名為圖書館,但抬頭仰望作品,你只看見淨空的書架,以及閃爍幽微光線的窗型裝置,藝術家藉此感嘆知識體系日漸消逝。作品刻意暗藏在不可觸及的二樓高度,不少觀者直接路過、忽略,徒留燈火獨自亮滅,更顯寂寥,不禁引人想起同樣日漸式微的獨立書店。

關於傳散:展外之音,在講座中「延伸閱讀」

陳貺怡的《24 小時的肥皂箱講座》,進行每場一小時的即席演講,總時數二十四小時的關於「書」的講座,凸顯表演的即時性與互動性,並擴展其知識面向。展期策劃「藝術家座談系列」,邀請展出藝術家論題對談;「製書.誌書」系列講座透過出版業界人士分享實務經驗,與藝術家相互激盪。最後,展覽以理性的統計研究拉回至普羅定義的書。藝術人都看什麼書?《105 學年臺灣藝術類碩博士論文最受歡迎參考書目排行榜》,展示最常被藝術工作者引用的前一百本書籍,就像是藝術書的暢銷榜,同時與「讀冊生活」以線上專題書展方式,串連文字書寫與造型藝術,試圖以各種大眾生活可及的語彙,邀請不論喜不喜愛藝術的觀者,在展覽中感受那或大或小的共鳴。

劉薳粲/攝影

 


13:00

14:00 15:00

16:00

7/21

陳眖怡

鄒永珊

7/29

林宏璋

Ella Raidel

8/11

許家維

蔡胤勤

周曼農

柏雅婷

8/25

李怡萱

齊簡

王叡栩

陳曉朋

9/08

王弘志

Hubert Killian

邱杰森

Margot Guillemot

9/29

羅仕東

蔡紫德

王聖閎

簡麗庭

10/13

Duncan Mountford

賴嘉綾

温怡惠

陳眖怡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