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重點書評 【重點書評】楊富閔讀《p》 —— 敘事與疑問間,是帕達.雲等待格的藝術

【重點書評】楊富閔讀《p》 —— 敘事與疑問間,是帕達.雲等待格的藝術

by 楊富閔

等 待 格 的 藝 術

帕達.雲首次在台結集出版的小說集《(p)》,不僅單篇來看結構嚴謹,十二篇作品整體讀來亦得以發現它的內在連結十分自然流暢,尤其可貴的是,此一連結並非只是主題內容的後前呼應,篇與篇的銜接,更是來自小說家對於創作技藝的成熟思考。整本小說顯得立體完整,可以看成是帕達雲創作論的提出,而這只是他的初試啼聲。集子中的〈等待格〉、〈秘密〉、〈世界末日〉都是足堪咀嚼的佳構。

細讀帕達.雲這些看似後設的寫作方式,不停拋出對於存在、生命、創作等各種天大哉問,乃至作者也走入自身的故事,卻非僅是意在鬆動既有的文學規約,所謂:括弧之內、行與行之間的間隔,乃至末日前細的那片遺失的沙灘,都像在等待作者與讀者加以填充想像的廣袤篇幅,而這個宛如提筆在空中的懸宕身姿,我以為正是帕達雲的等待格的藝術:「時間總是會讓所有事情延展,只是放著,會延伸,會變長,會變廣,會鼓起,會膨脹。」

我很喜歡這些關於辯證於時間的命題,與準確落實的長句與短句,他充分展現出一個小說家的寫作自信,對於語言符碼的轉譯方式含蓄、誠懇,但也很犀利。換言之,整本小說不單只是獨到帕達雲要告訴你十二個有趣的故事,而是接受到小說家孵化故事的問題緣起。讀者與作者一同被拉到與故事齊頭甚至更高的位置,閱讀過程為此十分刺激與過癮。

誠如小說家在頗具創作自況的篇目〈世界末日〉提到:「我想鳥瞰世界,不用再與它比肩。」所露出的特殊觀點、「一個我不需要語言就知道冷的地方。一個我知感覺冷是我的骨頭這麼告訴我的地方。」猶豫於發訊與收訊之間的交換律則。我們因而可以明白灑落在帕達.雲字裡行間各種符徵的飄移與符旨的抵達:那些從天而降的N與O,以及NO疊合之後的新的符號,落雪與眼淚;以致關於秘密的辯證,秘密本身不需任何意義,秘密就是秘密,皆得以看出小說家在謀篇構局中關於字庫語料的美學演練。

「這段話一半是敘述,一半是疑問。」這個句子出現在〈阿崩〉此一篇章,它具體顯現帕達.雲組編織語句的敘事風格。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則在一半敘事與一半疑問之間,持續領解他的等待格的藝術。

(p)》,帕達.雲 著,梁震牧 譯,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

(p) 收錄了12則短篇故事,呈現了各式矛盾與衝突的生命處境,當人們生活在新與舊、神聖與世俗、在地傳統與外國文化的角力之中,如何變形生存?帕達.雲跳脫傳統泰文文學的社會寫實筆法,形式上具有高度實驗精神與影像感,以特殊的標點符號使用方式以及充滿雙關和巧思的文字,探索著泰文的獨特性,以及書寫與口語間的斷裂,是一本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小說。

延 伸 閱 讀

另一種語言》,鍾芭.拉希莉 著,李之年 譯,天培文化

這一兩年無論看文學獎或者新書舊書,特別期待讀到作者關於寫作的文論。誠如讀帕達.雲的小說,其布局敘事的方式與對於符號挪搬的實驗創想,讓人不僅只是在故事地表停滯,會更好奇作者的「語言養成」。前陣子讀的《另一種語言》,書中不少篇幅談及翻譯此一話題,或者寫作與語言之間的千絲萬縷,乃至書寫與存有的微妙關聯,自我與自我正在大量交談,讀的過程很想知道敘事者位在何處發出聲音,在視野上與寫法上給我許多驚喜。

新書特派員|楊富閔
一九八七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 趣為臺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