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駐站作家 【八月駐站作家】在心中流動的溪河/楊憲宏

【八月駐站作家】在心中流動的溪河/楊憲宏

by 楊憲宏

那天「聯合文學」安排了吳晟文學紀錄片《他還年輕》,濁水溪的影像、自然音有一種神秘的訊息,直入人心。無以名之,看吳晟夫婦的足跡,想是什麼樣的召喚?濁水溪想說什麼?從前做調查報導的時代,在台灣受傷的土地上行走,總是在一小段仍然「看起來乾淨」的河川溪流邊坐下,看小魚、看野鳥,常常有「以後看不到」的憂鬱感。在光點華山電影館看戲時,不時回憶這樣的悲情。

年輕時,常獨自探訪台灣山川,想為這些被無情破壞又不能說話的景致出力,而心中常迴盪著「自然教我」(nature teaches),深信自然有深深情義,一種極微的感應,要遠離喧囂才能看見或聽到。曾經將這個神秘經驗告訴已故的媒體前輩張繼高,他是愛樂者,他用音樂的術語 pianissimo ,來回應。極弱音。他説,古典音樂的演出,最難不是急板快板,是慢板中出現極弱音 pianississimo ,譜記 ppp 的現場演出,真的還要全場觀衆的全靜音配合,否則就沒了。

繼老講這段話的神情,也是一種「難得好運氣」的挫折多於回味的心念。

當時,一直有個懸念,無力、無語、靜寂、虛漠,或更直白説是「無用」,值得努力嗎?

曾經在 1980 年代,台灣仍然戒嚴的時代,寫下很多公害報導,心情都是「無力者出力」。更有一種為「還沒出生的台灣人」抗議當代的志氣。後來也曾為高雄的後勁溪汙染當面問過一位高官,「我們準備讓今天剛出生在這溪旁,20 年後才長大的年輕人看到什麼景象?」兒歌童謠唱:「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他要唱什麼?

我也是彰化人,小時候常三五好友成群騎腳踏車去彰化台中交界的大肚溪河畔玩。有溪哥魚,也有菜鴨群,有鴨蛋在岸邊淺水,還有果農利用枯水期種西瓜,成熟時,巧遇果農還能得到恩准採大西瓜放在較深溪水勁流處沖涼。冰冰沙沙脆脆糖糖美味,過了半世紀仍然不忘。

大肚溪並不全是美好記憶。童年經歷「八七水災」就是豐水期」上游烏溪在南投,大颱風帶豪大雨,深山大水往下奔流,地面同時暴雨不止,大肚溪送不出這麼大的水量。潰堤,水淹鄰近彰化市一層樓高。小時候,每逢風災,半夜被大人搖醒,「大肚溪崩了」大人狂喊,台語「疏開、趕緊疏開」在手電筒微光中,全家撤退到二樓。依稀記得,上樓時已經看到水灌進房子。

整夜狂風暴雨,兒時心情其實並不知憂慮,反而覺得「啊!明天不用上學」有暗暗的興奮。

大肚溪水來得又快又急,聽大人説,「淹一層樓了」。等清晨風尾時分,雨稍靜,大人也好奇,終於打開窗戶。那景象是黃濁溪水奔流,有豬狗貓鷄鴨鵝浮浮沉沉,或站立在破碎床板,聲嘶力竭的哀嚎。

有時有膽大鄰居綁著繩索,拿著各種工具,「救」動物。還有人撈魚,大草魚大鰱魚還有鱸鰻尺寸都很驚人,養殖場逃難者。不久之後可以聞到街坊濃濃燒烤味,大人説:「不要想,我們不能吃,太可憐了啦!」

經常逃水的時代,一有颱風,家裡就會多買蛋、豆腐、青葱、蒜、薑,米。也備有鍋碗瓢盆筷子湯匙,廉碳(一種燒黑木碳屑壓成小柱狀中間有十個透氣孔)及小爐。

一大早,大鍋清粥煮好,大人煎蛋,半熟荷包蛋最受歡迎,那時台灣中部流行丸莊醬油,有清有濃是一定要的。煎豆腐再用醬油紅燒加青葱、蒜、薑。大人小孩擠在一起,那一刻,風雨何有於我哉。

直到今天,雖然已經不逃水了,每遇有風雨,這個清粥、煎蛋、紅燒豆腐的「颱風餐」儀式,在楊家祖傳,仍然要演一演。故事傳講不息。像每年 12 月不可不唱聖誕歌,神聖程度不輸。

大肚溪後來不再威武。堤防加高加強是主因。另一個原因是大工廠廢水排放汙染。這溪被毒死了。在台北當調查公害的記者,每次搭乘火車回家,一路昏睡,但快到彰化站時一定會驚醒過來,實在太臭了,被工廠排放的惡臭硫化氫直竄鼻肺。

後來有機會見到工廠的大老闆,當面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彰化人。他是成功的企業主,數字背得很熟,小數點以下有效數字到五位他都不假思索的逐一唱出。我們的爭執是「國家標準」與「人民的鼻子」無法配合的問題。他說得理直氣壯「我排放符合國家標準!」,我算給他聽,要人民的鼻子聞不到,還要下降三倍。他說:「你去教政府改標準,我遵從就是。」我只好「將軍」,「您是第一名的企業,應該有第一名的風範,領先國家標準,向人民的鼻子看齊。」他生氣了:「你不公平!」他老人家雖然不高興,但是他仍然勉為其難,先改了廢水排放問題,要放流大肚溪之前,流過廠內一池魚池,養著鯉魚,雖然我曾經賭命邀請工廠主管「我們中午吃這池中魚」,大家討饒做罷。

大肚溪如今已經不是那條曾經在心中流動的溪河。台灣全國主次要河川,除了在東部的比較「幸福」,在西部的底泥汙染都很嚴重,像高雄後勁溪那樣連表水都浮現汙染,在齊柏林「看見台灣」影片中看到色彩的,其實是一種無聲哀告。

碳排放、汙染的威脅,這麼多年來並沒有減輕,李遠哲院士不停呼籲,也像「無力者出力」,而更是「悲觀者前行」。這些「拼千秋」的大事,都抵擋不了「戰一時」的八卦話題。

感謝張寳琴的熱情邀約看電影,感觸良多。尤其在影片中看見瘂弦先生移民加拿大,仍然「文藝青年」如昔,憶起聯副時代現場白描對話「報導文學」的輝煌「意識流」歷史。似乎那一條隱形的河流,至今仍在敍説。

感恩吳晟在萬難中讓林靖傑導演完成 141 分鐘長片。

文|楊憲宏
私立臺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碩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曾任《聯合報》採訪組副主任、《中時晚報》資深記者室主任、《首都早報》副總編輯、《人間雜誌》總編輯、中華民國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公視籌委會)新聞組副理、超級電視台(超視)新聞部經理兼總企畫、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新聞部經理、三立影視總經理室總顧問、環球電視總經理、《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社長、《Taiwan News》總編輯、大愛電視台總顧問、靜思人文總顧問、世界衛星電視台總顧問、法務部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成員等。曾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以「走過傷心地」系列獲吳三連文藝獎報導文學獎、曾虛白新聞獎等獎項。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