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 全面解析土星人班雅明(五):作家聯想 —— 言叔夏《在環帶線》:時間的環帶是一條紐結的繩索

全面解析土星人班雅明(五):作家聯想 —— 言叔夏《在環帶線》:時間的環帶是一條紐結的繩索

by 言叔夏

有一年冬天,在台北,等待地鐵進站的某個月台,我發楞地想起了一個掛心的人。不一會列車駛進的警示燈亮起,地上的嵌燈閃啊閃地。車廂緩慢而魚貫地從我眼前掠過,像吃角子老虎。有許多人臉從翻掠的車窗裡唰啦唰啦流過。車門靜止,那個在我腦中浮現的臉孔,就蘋果鳳梨也似地停在我面前的車窗裡,與我對視。車門壓啦一聲打開。他說,你怎麼會在這裡?

那地鐵我每日去搭,到公司,到學校,到城南漫無邊際的小巷裡,都雜沓過它階梯的銳角無數次。下班時間的車廂擠而壅塞,成千上萬的肩踵摩挲。我沒有懷著心緒,只是胸無持一物地上車,下車,工作,下班。從沒有遇過任何人。

那是聰明電話還不普及的時代。我常想,為什麼我再也遇不到同樣的事呢?如果再發生一次的話,我會相信蟲洞或神嗎?我會否相信時間的環帶是一條紐結的繩索,蟄伏委蛇在地鐵的軌道?實則它延伸通往何處並不是我們所想。在每一個站與站之間的大片黑暗裡,我們其實有過很短暫、很短暫的接近。

洞口有光。有人類遺跡。有人把遺跡當作日常雜沓在其上走過。有人寄生。

「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意味著『按他本來的樣子』去認識它,而是意味著捕獲一種記憶,意味著當記憶在危險的關頭閃現出來時將其把握。歷史唯物主義者希望保持住一種過去的意象。而這種過去的意象也總是出乎意料地呈現在那個在危險的關頭被歷史選中的人的面前。」班雅明的話,連結了時間裡被線性攤平、掩藏的兩個端點。有的時候是意象對我們洞開。我們無法宣稱我們曾掌握過它。

但我只是在這裡。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快要開始的時候。在公車站,在許多地方,有個APP告訴我,幾分鐘以後車會來。它已經到了哪一個街口。如同災難。災難已經到了上個街口。還有幾分鐘,它就會抵達我們。如果人們從不知道地球的長相,會不會就一直相信沿著一條路一直走,會墜掉進宇宙整片的星海裡?所有的海都在那裡流失。所有海裡的魚,都變成宇宙的星星。

文|言叔夏
一九八二年生於高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沒有的生活》。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