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居上位者,德配其位,當是永恆的預言——臺灣豫劇《龍袍》的譯與演

居上位者,德配其位,當是永恆的預言——臺灣豫劇《龍袍》的譯與演

by 劉慧芬

龍袍》,古代人間至貴的象徵。穿上龍袍,代表握有最大的統治權,位居最高的社會地位。男子,透過戰場的殺伐與皇位世襲擁有它,女子,透過子嗣的誕生,間接地擁有它。然而,大道昭示,這襲華麗斑斕的繡服,至尊至貴的龍袍,必須德配其位,方能安穩穿戴。大宋後宮,一個《狸貓換太子》的傳說,演繹了這則寓言,流傳千古,震撼人心。揭示世人:龍袍,雖是最高權力的制服,也更是人間至德至善的象徵制服。脫胎於《狸貓換太子》的臺灣豫劇《龍袍》,超脫宮鬥劇的狹隘思維,巧妙的呼應了蘊含於「龍袍」之內的宇宙法則。

眾人熟知的《狸貓換太子》,情節出於清石玉昆章回小說《三俠五義》。講述宋真宗寵妃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妃所生嬰兒,李妃被打入冷宮。真宗死後,仁宗趙禎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放賑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並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的故事。這則民間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虛實混搭令觀者難辨真假。故事裡的主要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包含宋真宗、宋仁宗、劉妃、李妃、包公等人;其中,宋仁宗與劉妃、李妃的母子關係並非虛構。然而,真的歷史人物,搭上假的歷史故事,把大宋天子的生世之謎,渲染的虛虛實實,是非莫測。例如,包公並不曾參與此案,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二十九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根本不可能由他來斷案。而一代女政治強人章獻明肅皇太后,也是戲裡的劉妃,成為千古以來陰險毒辣的宮鬥名家,堪稱最誇張的歷史竄改。歷史的劉皇后(戲裡的劉奸妃),通曉政事,終結「天書」運動、結束黨爭、發行交子、興修水利、創設諫院、興辦州學,為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她出身寒微,卻得到宋真宗的寵愛與信任,在郭皇后去世後,意欲冊封為正宮皇后,受到大臣的激烈反對。而劉妃雖受寵,卻無所出,之前宋真宗育有五子,不幸全部夭折,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劉妃使了「代孕」之策,讓身邊一名李姓宮女侍寢,生下趙禎(宋仁宗),但始終不讓生母李氏與趙禎相見,雖將其升位為「順容」,卻遷往永定陵為真宗守陵,李氏病重時,才被劉后晉封為「宸妃」,但在封妃的當日即病逝。仁宗的生世之謎,在兩位母后過世之後才得知真相。劉后死後,宋仁宗身世大白於天下,「仁宗認母」遂成為轟動朝野的大事。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間皆不得對太后臨朝時期的往事妄加議論。

但民間故事,永遠自外於朝廷政令。誇張渲染,借題發揮者,千年不墜。歷代來,有元雜劇的《抱妝盒》、明傳奇《金丸記》,清末民初各類《狸貓換太子》連台本戲、地方戲、京劇版的《遇太后》、《打龍袍》等等,流布四方,使得這件極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事件,在文學、戲曲的不斷演繹下,數百年來經久不衰,家喻戶曉。各類不同版本的《狸貓換太子》,完全不脫「宮鬥」路數。邪惡的劉娘娘與爪牙郭槐,一路壞到底的偷梁換柱,調包太子,奪權成功,平鋪直敘,淪於情節交代。精彩的部分,僅在折子戲《遇后、龍袍》的淨腳與老旦的唱功。

臺灣豫劇團的《狸貓換太子》,號稱全本,分為上下集,共有十六場戲,堪稱首尾俱全。人物形象,頗有情味。李娘娘在冷宮與親子相會,流落民間後,透過與義子的互動,有趣的顯示她不凡的尊貴氣質。見到包拯時,更不哭天抹淚的一味要求報復,盡快回宮,享受尊榮。反在聽聞親生皇帝與她的仇敵劉娘娘結為政治同盟的友好關係後,念及皇兒江山的穩固,流露慈母天性,主動放棄了復仇的怨念,以成全愛子的政治大局。這只有真正的母子天性才能達到的崇高境界,所有的類似情節均不曾發揮的重點,在豫劇裡發出了感人的光輝。但十六場戲的篇幅過於龐大,改編本《龍袍》,大幅度進行刪修,採用以少勝多、以虛代實、虛實相生的情節線,輕重鋪陳,達到精簡格局的效果。

劇本更名為《龍袍》的意義,並非為劉后翻案,而是有感於世人對於權力的追逐與耽溺,來自於天性中基於安全感的需求所產生的信念。從皇位繼承者的選擇,到皇位擁有者的競逐,回歸到皇權的落實,龍袍,就是軸心概念與主體象徵。所有的鬥爭心念,都源自人性裡恐懼與黑暗的消極面。回到真實的歷史,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劉皇后也曾身著帝王龍袍,在大宋朝太廟祭祀宋太祖等宋朝歷代帝王。太廟大典結束後,劉后即病重,數天後去世。《宋書》載:「太后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備。上春秋長,猶不知為宸妃所出,終太后之世無毫髮間隙焉。」 這段文字,說明劉皇后即使是一位英明的女政治家,但她也為了權勢,傷害人倫,陰騭有虧。後世人不顧真相,罔顧虛實,黑白顛倒,或許也是宇宙大道的另類公平性的表現。

龍袍,演繹著人間至德至善者的真理。居上位者,德配其位,當是永恆的寓言。

文|劉慧芬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領域以中西戲曲、戲劇為主,出版戲曲劇本編撰理論專書、個人劇本集三冊、戲曲研究論文多篇。

圖片|國立臺灣豫劇團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