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日用寫作閱讀推薦 【閱讀推薦】當重力加速度撞碎了時間─《親愛的艾德華》推薦文

【閱讀推薦】當重力加速度撞碎了時間─《親愛的艾德華》推薦文

by 張馨潔

偶爾站在陽光普照之處,我會想,誰能擔保明天太陽持續升起,即便升起,誰有能確定自己一定能看得見。生死之隔這樣的詞語,溢出我們尋常的時計之外,成為偶發項目,不被列入計畫中,但一旦發生,便是一場戲劇化的顛覆。

這是一本節奏平緩的小說,有著緩步的生活感,故事梗概並不複雜:一架失事客機中,唯一的倖存者,該如何面對往後的人生。四百多頁的文字,充實故事人物的心境白描,畫面細節,飽滿了人物相互交會的時刻。

在每個時間分鏡中,作者將人物背景或是思慮進行立體的描繪,飛機上有逃離婚姻要至洛杉磯展開新生活者,也有等待下機接受求婚的女人,有因戰爭受傷的退伍士兵,等著落地簽下訂單的商人,舉家搬遷的主角一家人,還有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要以輪椅代步、看護隨行的富翁。飛行為人生按下幾個小時的暫停鍵,機上的人煩惱著「在真實人生恢復之前,我要如何度過這段時間?」實則這也是再真實不過的人生,每個人隨著個人積年累月的慣性做決定、思考;而且相較不久之後的覆滅,現刻無比真實。

書頁外的讀者彷彿從另一個維度俯視其他人的人生,看著他們規畫著那個仍不自知的,虛無的未來,以為幾個小時的航程後,人生將有所不同,殊不知自己是正處於生命的倒計時。實則此般的隱喻,也諭示著不變的真理:命運與機會,意外與明天,哪一項由得了人呢?書中人如此,我們也是如此。

艾德華在父母與哥哥空難喪命後,由阿姨與姨丈收養,空間與心境的移轉,使他像是錯闖平行宇宙的人類。空難之後艾德華總能聽見齒輪班的喀喀聲,像是磨合的齒輪,也像是在進入一種新身分的打磨。醫院裡阿姨與姨丈將他的名字由「艾迪」改為「艾德華」,這項重新命名的儀式,也讓他從過去的身分脫胎,改換一條與原先不同的人生之路。

重建的過程並不輕鬆,作為唯一倖存的奇蹟男孩,許多人忙著交代他應該如何活、為何而活、為誰而活,但人們不曉得的是,此時的艾德華仍處在一種錯置與混亂之中,那台下墜的飛機以重力加速度撞碎了時間。面對創傷,作者加入對時間的重新認識「他以全新的方式體驗時間,他隱約理解小時如何堆疊成一天,七天形成一個星期。星期逐漸累積,集滿五十二個,就成為一年」對時間的解離,也是對人生的解離,感性停擺時,理性勉強支撐,用最簡約的方式,劃分時間的區隔。飛機上的人活在當下,地上的人活在回憶裡,並且對抗時間的流逝。

失事前的客艙情況,一路尾隨倖存者艾德華康復過程的細節,兩線交互穿插。飛機航行於空中時,一位女人望著機艙外的天空,回顧人生的片段,無論是與妹妹在加拿大平坦的沙灘上奔跑;或是與父親在餐桌旁共讀一份報紙;或是想到大學舞會喝了太多酒,不得不在路邊便溺;最喜歡的七本小說。病重的富翁想著洛杉磯的新藥能治癒他的癌症,想著修改遺囑……這些細密的思慮描寫,使得機上乘客的描寫更加立體,更寫實的反襯空難帶來的後座力:所有因此失去家人的人們,都與艾德華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們將要如何弭平創傷,或說與創傷共處?

全家人搬家的貨運行李,輾轉回到艾德華手上,裡面有已逝母親親手包裹的器皿、手寫的清單,以及全家人的衣物,也帶有一家人對於新生活的期盼。艾德華思念家人時,便套上哥哥的衣服,直到某日他也來到哥哥死亡時的年歲,面對空難之殤,他開始綴補碎片,先從一日讀幾封罹難者家屬的來信開始,直至支持亡者生前的計畫,探望哥哥生前的女友。衝破時光的隔閡,看見生者與逝者疊合的生命經驗,明白如書中所說「我們包含著其他人,徹徹底底,永永遠遠」,時間的迷障戒除,感性復歸,現實的人生才真正往下走去。

《親愛的艾德華》,安.納波利塔諾/著,康學慧/譯,悅知文化

讀這個故事,你不能太傷心,要有陪伴艾德華走下去的勇氣,而且得是仰望人生的那一種。

小說一開始,十二歲的艾德華,與親愛的哥哥、父母,以及一百八十三位旅客一起登機,從紐約的紐沃克機場出發前往洛杉磯。飛行中途,飛機墜毀,僅艾德華獨自生還。故事以雙線交錯呈現,一方面以細膩筆觸,訴說機上乘客的人生故事與這趟旅程之於他們的意義;另一方面描寫艾德華劫後餘生的創傷與憂傷,對所愛之人的思念。隨著年月,艾德華深知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好起來,但也試圖理解「為什麼是我」,從多年來泅泳其中的失落,領悟到痛苦原來是愛,而重新找回人生的定錨點。

文|張馨潔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