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教室的日光燈,讓一切物事顯得蒼白刺眼,卓霈欣侷促地與沈默對視。「以前上台報告,老師說:『妳要講什麼?』她站在台上超久,不說話。」同學阿翰如此回憶她。作為一個不擅表達自己的人,就連(閱讀更多)
普通生活
-
-
日本觀光終於解禁,鎌倉作為繁多文學/影視作品的舞台,向來是文藝愛好者的旅遊勝地;一百二十年來穿行其間的江之電,乘載了無數雙朝聖之眼。本次巷口文學院邀請毛奇、吳佳駿、煮雪的人,一同以作家的視角(閱讀更多)
-
自稱囉唆歐吉桑的文字工作者黃哲斌,與成軍逾二十多年的牢騷系樂團 Tizzy Bac,可不只有話多的共同點。製作 Tizzy Bac 多張專輯的「彎的音樂」唱片公司創辦人、知名製作人斌哥林揮斌(閱讀更多)
-
二○二二年尾聲運動風潮席捲街巷,NBA巨星霍華德空降職籃T1、卡達世界盃足球賽,讓運動迷拎著啤酒熬夜等著一腳破網的瞬間;還有童年經典《灌籃高手》橫跨二十六年,推出最新電影版,紅色球衣少年們未(閱讀更多)
-
「覺得寫《轉山》的人,應該有點意思。」採訪前,甫出版新書《光,帶我走 向遠方》的李屏賓與謝旺霖並不相識。話題起頭是電影,謝旺霖《轉山》於二○一一年改編成同名電影,李屏賓正好與該片導演杜家毅熟(閱讀更多)
-
宮部美幸出道三十餘年,質量兼具並獲獎無數,主題又廣涉推理、古代日本與奇幻等元素,宮部美幸所創造的世界太過遼闊,似乎難以簡單盡窺全貌。但如果是同時身為創作者與宮部美幸讀者身份的小說家與劇作家,(閱讀更多)
-
《東京女子圖鑑》改編自《東京日曆Tokyo Calendar》雜誌上的連載漫畫,原本的功能就是藉由秋田鄉下進城女主角的生涯發展、交友圈和食衣住行各方面的蛻變,介紹東京不同區域的風格與特色。劇(閱讀更多)
-
演員姚愛寗與攝影師 Sydney Sie 相識多年。當年,姚愛寗在網路上看到對方照片,太像仙女,主動搭訕,沒想到其實話超多。大剌剌的 Sydney 大笑回應,說初見面只覺得這女生「好小」,對(閱讀更多)
-
Q:你平時最常出沒的地點? 其實我很宅,最常出沒的地方是家裡和社區。最近在放暑假,基本上都在家裡看書、看漫畫,也去社區打球。疫情前常去的地方是西門町,主要是看電影,有時和媽媽來買衣服,也會幫(閱讀更多)
-
旅者為何不結伴,一個人上路會看見什麼,最後會帶回什麼?前往天竺之路究竟好不好走,為何相隔近千年的旅者,前往的竟是同一片土地?玄奘與現代的寫作者,眼前所見也許相同,都是自己的肉身,以及廣大的眾(閱讀更多)
-
採訪當日,剛出版新書《再潛一支氣瓶就好》的作家栗光與插畫家海島日常兩人先拍照,甫回到對談座位上,栗光笑著說,這已是兩人說話最多的一次了。認識海島日常,是漫畫家謝東霖來訊推薦:「這個插畫你一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