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為媒介,弭平數位資源的不對等,讓個體成為自己生命故事的敘事者,重構自我認同感。楊禮琳希望創造的數位平權是,「透過科技創新與由下而上的社造參與降低社會上相對不公平的門檻,進而提升社會公平(閱讀更多)
主題特輯
-
-
回到故鄉,凝望自己成長的土地,青農邱榮漢決定以過去的社造經驗為養分,滙聚公私部門資源讓更多桃園青年回鄉發展農村經濟,近年更與大溪木博館物產小舖合作,以自己的方式回應對土地的在意與疼惜。從社區(閱讀更多)
-
小說裡的小說家 在大江健三郎豐富的小說創作之中,有些情境是不斷重複出現的:二次大戰時序中四國山谷小村落的童年時光、從收音機裡聽到等同於神的天皇「玉音」宣布帝國敗戰的晴天霹靂、戰後美軍佔領時期(閱讀更多)
-
前言 一九九四年大江健三郎獲諾貝爾文學獎,當時我在日本東北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那一晚日本陷入瘋狂狀態,電視台不斷報導跟大江相關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趕到附近的超商買早報,所有的報紙頭版頭條都是(閱讀更多)
-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雨國。」這樣來形容秋冬的宜蘭,雖很川端,但毫不浪漫。宜蘭環山面海的畚箕地形,生來捕風捉雨,雨一落,更多時候是甩,日連夜,夜連日,停不下來,無奈,有時生鬱卒。 小時候(閱讀更多)
-
幸福世代牛奶糖以「幸福感為主軸,寫下這個世代的你,所認為的幸福模樣。」為題,邀請 20 世代攝影師目青、30 世代作家洪愛珠、40 世代作家楊佳嫻、50 世代導演魏德聖,進行外盒文字創作;內(閱讀更多)
-
我們該如何劃分不同世代?是以生活中共同的經驗來定義,或是以靈魂的熟成度做區別?比起外界看待你的視覺年齡,更重要的是你把自己置放在什麼場景。而每個階段的人生,只有自己才能了解箇中滋味。 遊戲規(閱讀更多)
-
《聯合文學》雜誌與台灣森永雙品牌聯手推出幸福世代牛奶糖,訴諸不同世代對幸福的不同定義。為了捕捉更真實的世代風景,企劃前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數據採集與統計,發起了幸福問卷徵文,而在開放式的答題情境(閱讀更多)
-
幸福世代牛奶糖企劃前期,進行各世代抽樣調查。針對可以代表自己現在人生、年齡階段的味覺,20、30 世代「酸」佔首位,40、50 世代「甜」則為第一。酸與甜對應台菜的滋味為何?在台菜的味譜中又(閱讀更多)
-
幸福世代牛奶糖企劃前期,進行各世代抽樣調查。針對最喜歡的顏色?說到幸福想到的顏色?意外地發現「藍色」是各世代普遍喜愛的顏色,而「粉紅色」則是各世代說到幸福想到的顏色。究竟為何有如此一致性的答(閱讀更多)
-
疫情當下,居家隔離,對於生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對志願者的付出感恩於心,對醫護人員的敬意又多了幾分。為網路上溫暖人心的事情所感動,也為那些令人沮喪的事情感到焦慮。於是再度翻開《獅子之家的點心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