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作家、電台主持人馬世芳宣告終止他在「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的經典節目「耳朵借我」。這檔節目已經製播了三百五十集,突然終止,起因是電台方片面更改合約,要求馬世芳讓渡節目內容的(閱讀更多)
-
-
【手寫日記|一月】廖瞇
by 廖瞇 2021-01-02編按:2013 年,廖瞇和伴侶移居台東,她一邊寫作一邊教學。出版詩集《沒用的東西》、長篇散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新年的開始,讓我們與廖瞇一起在台東過日子。 點我看今日日記 2021.01.(閱讀更多)
-
【專欄|反童年】跨年
by 湯舒雯 2020-12-28出了捷運忠孝敦化站,踏上了敦化南路。路上到處都是異常興奮的人群,但是一切情有可原。我們出門加入了這個夜晚。 因為路上走的人多了,路好像忽然也窄了一號。這一天,人們會一不小心就聽聞了身旁陌生人(閱讀更多)
-
【十二月駐站作家】好友的往復書簡:顏訥/陳嫺靜/林予晞
by 編輯部 2020-12-24編輯部秘密策劃!邀請顏訥、陳嫺靜、林予晞,三位宜農的朋友以孤獨為題手寫書信。直到採訪當天,我們才將書信交給宜農,她好笑又開心地讀著好友們的信件,同時邊說著,我們永遠都不會告訴大家的事(真相只(閱讀更多)
-
【十二月駐站作家】山的孩子:鄭宜農
by 陳蕾琪 2020-12-21「從幼稚園到小學,因為學校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往山下走,少數幾個像我一樣往山上去的同學,也都是來自不同年級或者班級。因為這樣,我總是一個人走路回家,母親則在半山腰跟我相會。」—《孤獨培養皿》 (閱讀更多)
-
【十二月駐站作家】鄭宜農的12樣孤獨物件
by 鄭宜農 2020-12-15鄭宜農如何與孤獨相伴?培養孤獨?12 個關於「孤獨」的物品,是宜農的孤獨培養皿中,一個個故事玻片。 舞鞋 很喜歡舞鞋,就像始終對於能夠以自己本身將「美」體現至極致的能力感到欽羨,舞鞋對我而言(閱讀更多)
-
【當代大師】縱橫四海的文字掌舵者─艾米塔.葛旭 (Amitav Ghosh)
by 陳淑卿 2021-01-14一九五六年生於印度加爾各答。葛旭的父親是外交官,年少時隨父親派任,於孟加拉、斯里蘭卡、伊朗短暫居留,養成探索異國文化的好奇心。他在德里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其後獲得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深造,(閱讀更多)
-
【當月作家】詩的自由,是我的不自由—席慕蓉
by 崔舜華 2021-01-11詩為何物?──面對此大哉問,席慕蓉從未在口頭上給出標準答案,而是以生活的真實感與生命的生機,從文字中提示、暗喻著我們──詩之於她、甚或之於全人類的真義。在最新面世的詩集《英雄時代》與散文集《(閱讀更多)
-
【當月作家】愚蠢與智慧並存的科技廢墟—賀景濱
by 林新惠 2020-12-08「人幹過最愚蠢的事大概就是不斷發明消解自己的東西。第一個是原子彈,第二個就是演算法。」相隔近十年,賀景濱再度推出直指當代科技文化的「處決之書」。從《速度的故事》即敏感於全面影視化的危機,到了(閱讀更多)
-
【靈感角落】陳柔縉:捷運車廂裡的那個位子
by 陳柔縉 2020-12-04常常有人問我,「都在哪裡寫稿?咖啡店吼?!」沒那麼浪漫,我必須把自己綁在家裡,才能寫稿。 三十多年以來,沒寫過一字虛構。特別十幾年前開始研究日本時代的社會人情,一切都有所本,不是來自訪談老輩(閱讀更多)
-
【靈感角落】林新惠:如何接住高飛球
by 林新惠 2020-10-22第一則筆記,來自一位作家的演講:「靈感不會自己掉下來,就算它會,你也得走很遠的路,才能抵達它落下的地方」。 第二則筆記,來自認知科學哲學家 Andy Clark 的 Supersizing (閱讀更多)
-
作家挑戰|段戎:走音—屬於心中自己的曲調
by 編輯部 2020-05-28《音癡》以走音的人生來發想,詩句以流行歌歌詞為創作靈感,將自己代入歌曲意境。「對我而言,歌詞並非流行歌的附加。《音癡》除了直接描述本人就是音癡外,核心概念就是我在乎的是歌詞。旋律、編曲或樂器(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