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25桃城文學什光紀,今年盛夏正式展開。主辦單位邀請到Podcast節目《CITY BOY 的使用說明書》主持人dato及大象體操的吉他手張凱翔進行精采對談。講座內容不僅有熱愛旅行的兩人對於旅伴和行程安排的不同看法、推薦的國旅景點與歐美特色美食,還從大象體操世界巡迴中樂團成員的相處談到了選擇及形塑人格的藝術。
出發世界巡迴!
2023年年底大象體操開啟了為期一年,橫跨 23 國共 60 場的世界巡迴。巡迴期間,張凱翔萌生了想要將這趟使人產生各種情緒起伏、受到許多文化衝擊的旅程寫成書的念頭,也因此在2025年由他執筆,暢銷旅遊作家dato主編的《出發世界巡迴!23 國 60 場,大象體操演出紀實、全球巡演產業解析》順利出版。在此書中,紀錄了許多大象體操的幕後故事,以及各國不同的音樂產業結構。
而合作出版本書的張凱翔與dato,藉由本次對談分享彼此對於旅行的看法、珍藏愛店,以及旅行之中回歸對於自身想法與周遭關係的探索。
追尋內心平靜的環島之旅
對談一開始,dato說自己是一個人旅行的專家,這點便和覺得自己出國獨旅會找不到人分享想法的張凱翔大相逕庭。dato也因為《出發世界巡迴!》一書紀錄了這趟雖是工作也是旅行的過程,提問張凱翔是否也有不是在工作的旅行。
張凱翔說,因為工作很常出國,也因為和太太都是閒不下來的人,所以在不用工作時就會展開大量的國內旅行,強制自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或一直整理家裡。在太太懷孕初期,他們分了幾趟,展開了走遍台灣每一個縣市的自駕環島之旅。環島旅行從高雄出發,第一趟是從屏東往東部,張凱翔推薦有豐富地景的墾丁國家公園,也推薦恆春販售拿坡里式披薩的波波廚房。說到美味的披薩,他也提起位在高雄的美式披薩The Mercury 水星餐館,及內惟藝術中心附近的羅馬披薩 LA ONE Pizza,都有不同的特色,推薦大家可以去品嚐看看。
張凱翔也提到因為自己的父親是阿里山的粉絲,每年夏天都會帶全家人來。他自己也常常來嘉義的霜空咖啡,因為環境很漂亮。而他在嘉義還有一個固定行程,就是故宮南院,張凱翔分享自己很喜歡南故宮的佛像區,裡面有許多擺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意味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像,但偏偏有一隻比著peace手勢,非常可愛。他也認為美術館、博物館是最能夠感受到當地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家鄉和人文的地方,也可以看到策展人的想法,相當有趣。

歐美旅行中的「亞洲胃」
說了這麼多台灣美食之後,dato提問那在世界巡迴的期間,會有「亞洲胃」的問題嗎?他也分享自己有時會在世界旅行中突然很想吃一碗熱湯麵或炸雞腿便當。張凱翔回應絕對會有,在歐美巡迴時,他們經常選擇「phở」(越南河粉)作為一餐。
dato分享自己常在歐洲旅遊的朋友認為phở是在歐美旅行的「主食」,張凱翔表示非常認同,因為各地的phở會融入在地食材,像是將美國奧斯汀有名的烤肋排直接加入其中,就可以同時品嚐到當地特色,也能夠滿足自己的「亞洲胃」。
旅途中的磨合與修練
提到旅行,dato和張凱翔在是否能夠獨旅的問題上產生了不同的看法。dato喜歡一個人旅行,出版的旅行書中也記錄下了許多獨旅的浪漫時刻。而張凱翔卻認為獨旅沒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想。與太太一起去旅行的時候,會由太太負責處理交通與住宿,而他負責會帶太太去她喜歡的日本「小本本店」(販賣同人本的商店),同時也會平衡兩人的喜好做行程規劃。dato提問夫妻二人在旅行中是否會吵架,張凱翔認為旅行中吵架是必須的,也並不需要避免吵架,因為吵架能讓雙方更了解彼此。
dato提到在threads上經常有人討論什麼是「完美旅伴」,在旅程中也很容易和旅伴有所衝突,因此他也說自己喜歡獨旅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旅伴,就不需要完美的旅伴。張凱翔則認為完美的旅伴並不存在,所謂的「完美旅伴」根本就像柏拉圖說的理型,喜歡獨旅的人是很認識自己的人,而喜歡有旅伴的人則是很願意認是別人的人,有不同的優點。所以他也認為並不需要去追求「完美旅伴」。
回到世界巡迴的旅程,dato好奇大象體操在世界巡演的漫長過程當中,成員們的相處問題。張凱翔則笑說因為巡迴的時間太長,一開始到新的地方會很興奮的互相分享想法,不過這樣太累了,還是需要自己的時間,所以後來在交通移動的時間就會盡可能比較安靜地度過。
張凱翔也分享因為美洲的場館文化跟亞洲不太一樣,亞洲受到日本的live house影響,所有的場館基本上都會有鼓組、音響和大型樂器,所以只要帶著小型樂器去表演,但在歐美比較像是劇場,所以裡面沒有樂器,要自己帶著大型的樂器和鼓組。也因此在歐美尋找共演團體時,便會詢問對方有沒有鼓可以借用,就可以不用帶那麼多東西。不過在這次巡演時,卻有突然接到共演團臨時解散消息的經驗,也讓演出陷入危機。dato笑稱這就體現了「獨旅」的好處,張凱翔則笑著說這些事故也是修練的一部份。
dato問起如果主辦方給高額的演出費,但樂團要進行太長時間的巡演時,會如何抉擇。張凱翔毫不遲疑的回答,不會為了高額演出費讓團體要花更多時間去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提起明年要上映的紀錄片當中,有紀錄下成員們激烈爭吵的過程。因為有這樣的經驗,他發現以前總是覺得吵架一定有誰對誰錯,但這次衝突讓他了解有些問題是沒有對錯的,因為每個人的感受本來就會有差異,應該要基於同理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去溝通。而在大象體操的世界巡迴當中,成員們為此共同努力,也會進行定期的團體諮商,才能讓團隊繼續成熟的運作下去。

成為創作自己人格的藝術家
講座到了尾聲,張凱翔提到無論是作家或者音樂家,都是「人」的創作型態,作品是意念之載體,而觀眾在欣賞藝術的過程,就是將藝術家灌注到作品之中的意念解開,吸收其中的能量。這也是科技無法取代人類藝術的原因之一。
扣回本次講座的題目「旅途中的靈感流動」,dato提問在大象體操的巡演之中,是否也會有感受到靈感流動的瞬間呢?張凱翔回答因為大象體操的模式是賣周邊、調音等等的工作都要親力親為,太忙了,所以比較困難。不過在旅行中就有這樣的機會,例如在參與北港媽祖繞境或走白沙屯的時候,他發現亞洲的宗教音樂有時不是偶數拍數,這也是和西方古典音樂不同的地方。而這樣的差異似乎也有可能影響到了不同地域的數學搖滾,因為數學搖滾也會有這種像是亞洲宗教音樂的特殊拍數。這讓他開始思考為何亞洲人的數學搖滾旋律比較流暢,而西方人的數字搖滾比較實驗性,較難入口,問題或許也能追溯回東西方不同的生長環境,及不同的骨骼與肌肉的構成,進而影響到創作有其差異性。
張凱翔也提到,他認為藝術創作的終極型態,並不是文字,也不是cd,而是人格。人格才是真正的作品。因為無論多喜歡某個作品的作者,對方也並非完人,可能一瞬間就翻車。但是從自己的人生、從這些自己選擇的喜歡的作品中提煉出來的「意念」,才是自己完整的經歷,也因此每個人都是創作自己人格的藝術家。
本次講座由台灣旅行到國際巡演,成員相處到形塑自己的人格藝術,跨度相當廣,也讓大家聽到了許多有趣珍貴的小故事和資訊。dato最後提問大象體操在經過2025一年的休團期之後,未來有什麼新的活動預告嗎?張凱翔回應今年年底就會發行紀錄片的原聲帶,明年紀錄片會在台灣和日本上映。而2026年中會有一些商演,年底也會新的作品誕生,也歡迎大家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