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了孩子, 更知道惜重如生 ── 洪愛珠談專欄「母女學步」的書寫與思索
previous post
「我是個半路出家的寫作者。」洪愛珠首先自我介紹。她過去長期從事商業設計,卻因人生遇到變化──媽媽生病,而她作為長期照顧者,「我想要留住一些重要的、親愛的事物。因為分分秒秒時間在流逝,所以我選擇文字,用非常素樸的方式,完成大家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看到的文章。」
「這本書帶我走了很遠的路。」對她來說,她是用散文的形式,來收納這些她想記得的人事時地物,《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如此,「母女學步」系列也是如此。
「母女學步」始於《自由時報》副刊專欄邀請,從二〇二四年初到年末,每兩週一篇,每篇八百字。「對寫作者來說,八百字是很少的字數,但『母女學步』的每一篇,都要磨掉我兩三天。」甚至,第一篇幾乎到了一個字都不能改的程度。「寫散文,我不知道別人怎麼寫,但我要把我生命裡的一塊,寫出去給別人讀,我是不能怠慢它的。在文字上,就得盡量做好。」
洪愛珠在三十九歲這年誕下一女,育兒生活總是忙碌。女兒剛出生的第一年,她與同樣在家工作的先生,將工作降到最低限度,但她感謝在有限的時間之中,將一切寫下的自己。洪愛珠笑說,「你知道新手媽媽有多累嗎?累到失憶,累到斷片,你問我午餐吃什麼我都不記得了,長期是睡不飽的。如果沒有在時間的縫隙裡,擠出一點文字結晶的話,我連這點記憶都七零八落。」
「母女學步」各篇主題隨著線性的時間軸發展,從孕期、分娩、順產、哺乳、身材變形、隊友關係、身體親密、日常飲食、媽媽的寫作,最後回到時間。首篇〈生孩子很棒嗎?〉以問句起始,展開整個系列的關懷與追尋。洪愛珠坦言,「我到現在沒有辦法肯定地告訴別人生孩子很棒。我個人覺得不錯,如果要我再選一次,我也還是會選擇生,但是我不會去告訴別人,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但我想知道別人的意見。」尤其,與女兒相處時,洪愛珠常常想起已逝的母親。想與母親對話,其實是促使她寫下這些篇章的原因之一。「整個文章開頭的思索,就是我很多話想跟我媽講,我想問她當時是怎麼樣的,可是已經沒有答案了。」
她曾經不能理解,母親在安寧病房時曾說,這一生最驕傲的是她的兩個小孩,「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就是她這一生最好的事?」洪愛珠說當時聽到的反應是嚇壞了。如今女兒兩歲,洪愛珠卻反而有點同意起她的母親:對她來說,女兒從出生那刻起,她一眼便確信,女兒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眼前這位八十公分的小人類,光是活著,就超越我的一切創作。」洪愛珠說,這或許不是所有人的答案,但卻是她的答案。她樂於將時間奉獻給孩子,也因新的身分獲得新的思考與感受。講座最後,她以專欄末篇〈其實〉的一句話作結:「因為生了個孩子,更知道惜重人生」,深深祝福讀者。
礁溪老爺酒店二十周年「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系列活動陸續開放報名中,歡迎持續鎖定關注!
撰文|汪倩妤
攝影|賴沛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