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你活下去的東西,其實會慢慢地殺死你。就像孩子對於父母,成功對於藝術家,太高的山脈對於登山者,寫作對於賈斯帕·格溫。他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但他的痛苦卻並沒有減少。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角色, …
編輯部
-
-
2022年春節,拜讀了莫言老師的《蛙》,當時是一口氣讀完的,那酣暢淋漓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深。2022年3月初疫情襲來,在書店購買了莫言老師的《生死疲勞》,至今仍覺得很慶倖,帶了這本書回家陪伴 …
-
每一部童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會隨著你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小王子》就是這麼一部老少皆宜的童話故事,使人百看不厭,書中細微的美好和哀傷仿佛紮入了心底,讓你去銘記,去思考。 …
-
3月以來,上海被疫情籠罩。面對每天攀升的感染者數量,聽到各種求助的聲音,每天忙於搶菜、團購……心中的無力感油然而生。此時,我打開《鼠疫》,試圖從閱讀中尋找力量。《鼠疫》是法國作家加繆的代表作 …
-
疫情封控期間,我聽了梭羅的《瓦爾登湖》,在樊登讀書聽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先聽再讀這本書,對我有著很大的觸動和釋放。 《瓦爾登湖》這本書不太好讀,文中大量細節描寫,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不 …
-
也許你不知道羅伯特·卡帕,但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要是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正是這句話,激勵了一代的戰地記者,他們手無寸鐵,卻以照相機為武器,沖在苦難的一線戰場,告訴 …
-
家喻戶曉的小熊維尼,可說是從經典童話故事原型發展出卡通人物的先驅。1925 年,英國作家米恩 (A. A. Milne, 1882-1956),觀察兒子和玩偶的互動,以親切、幽默的筆調將玩具 …
-
五月天瑪莎即將出版散文作品《昨天的孩子》,初次拿到的書稿,作者簡介欄只寫了六個字:五月天貝斯手。如此單純。葛大為稱他是音樂圈的福德正神。在書裡他倒是細細追索了自己的音樂起點。 本期專訪他談他 …
-
在 21 世紀閱讀莎翁名作:從一個「20 週年」說起法國《世界報》:「如果一生只看兩部莎士比亞戲劇,這絕對是其中之一!」2001 年改編自莎翁經典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法文音樂劇粉墨登場,至今 …
-
幸福世代牛奶糖,有別於以往獨立創作的形式,進行了大規模的數據採集及統計,與專業團隊皮爾森數據合作,讓數字分析的同時,也接觸到人群真實的樣貌,進而精準地捕捉到世代幸福感這般抽象的命題。究竟包裝 …
-
你的心中,是否一直有個地方,盤踞著令人無法割捨的情感?以傳遞閱讀熱情與開展創作航道的聯合新聞網子網站-「琅琅悅讀」,即日起至11月21日,最新發起主題徵文活動「舊地嶼遊」,以「旅行」和「老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