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旅日的作家張維中,久違返台除了盡情回味台灣鄉愁,是否也不小心懷念起東京味道呢?編輯部邀請張維中推薦,讓我們一同享用在台灣的東京味料理。 Q1:為什麼會推薦 Café&Meal M …
駐站作家
-
-
「你也喜歡嗎?」我問他。「⋯⋯嗯。」他仍把臉埋在史努比的身上繼續嗅聞。我的臉,緩緩地滑過史努比的身體,貼到他的右臉頰上,同時兩隻手游移到他的後頸,在他的髮梢和肩膀之間來回撫摸。 各位觀眾好, …
-
「這部小說把我過去想寫但沒寫的東西都寫了。包括我想要重回高中現場、寫青春的故事;再來我也想寫進入 40 歲以來的故事,因為 40 歲跟 20 歲在生活中在意的事完全不一樣。所以覺得好像完成一 …
-
借用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之名,寫作者心目中的孤獨美食,究竟是哪些料理呢?單元邀請馬欣開出孤獨美食菜單,如同日劇中主角井之頭五郎對食物的自言自語,請馬欣為每一道料理寫下誠實告白。 主餐:牛雜刀 …
-
《邊緣人手記》中寫著,馬欣每夜的日常是到小七卡位,打開筆電寫稿。便利商店對馬欣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在此寫作的求生法則又是什麼?編輯部將進行五題QA問答,一探作家窩著的不合時宜的洞穴。 Q1 …
-
電影收留了很多孤獨的人,各自坐在廳院的位置上,那麼喧囂那麼安靜,當下彼此無須覺察彼此的存在,卻能夠幾年以後聊起某部電影,心裡暗自驚呼:「啊,原來你也在那裡。」未必同個時地,然確也讓某種寂靜的 …
-
電影收留了很多孤獨的人,各自坐在廳院的位置上,那麼喧囂那麼安靜,當下彼此無須覺察彼此的存在,卻能夠幾年以後聊起某部電影,心裡暗自驚呼:「啊,原來你也在那裡。」未必同個時地,然確也讓某種寂靜的 …
-
從影中人到書寫自己2015 年,馬欣出版《反派的力量》,談影史中許多經典反派,如勾子般勾起她內心讀人的欲望。欲望的芽,卻種下得更早,早在小學三年級時,她便寫過一篇沒交出去的週記,以字為記也為 …
-
「我是一個喜歡把筆當作手術刀的人,我發現我在對我的人生做一個清創手術。」我們終究得面對自身的孤獨。就像是 David Bowie〈Space Oddity〉中的湯姆少校,漂浮漆黑無聲的宇宙, …
-
Q1 眾多甜點中為何置入千層蛋糕,有什麼特別意義嗎?張西(以下簡稱西):其實是隨機出現的。有次和學姊去咖啡廳,看到櫥窗裡有千層蛋糕,就隨口問她,小時候都怎麼吃千層蛋糕,會一片一片吃嗎?她說會 …
-
生活是碎片的集合,其中家的元素佔了絕大部分,甚至不可分割,家庭背景與我們的內在、情感等發展環環相扣。「家」應該要是什麼樣貌呢?在不同的環境因素下會培養出哪些生活習慣呢?這次,編輯部特別邀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