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當期聯文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無法改變,或許才是穿越的迷人之處:專訪小說家趙禮恩

【當月精選】無法改變,或許才是穿越的迷人之處:專訪小說家趙禮恩

by 李鴻駿

「反思過去的態度,才有可能真正改變未來。」小說家趙禮恩如是說。身為近年備受矚目的韓國新銳作家,她以奇幻、科幻、恐怖等類型元素為筆,書寫女性經驗、現實暴力與情感困局。本次專訪,她將談談對韓國SF(Science Fiction)風潮的觀察、寫作「類型小說」的彈性與突破,以及「穿越」題材裡,那份關於命運的深層吸引力。

趙禮恩

一九九三年生。以〈交疊的刀,刀〉榮獲第二屆金枝出版社「跳躍時空」徵文展優秀獎、〈Shift〉榮獲第四屆教保文庫故事徵文展大獎。連續四年入圍韓國YES 24網站「韓國文學未來的年輕作家」,被譽為韓國文學的瑰寶。二〇二〇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代表作《雞尾酒,愛,喪屍》,至今韓國銷量破十萬冊,另有短篇小說集《熱帶夜》;長篇小說《新首爾公園果凍商人大屠殺》、《水晶玻璃球兜風》。

小說〈交疊的刀,刀〉

收錄於《雞尾酒,愛情,喪屍》

趙禮恩✿聯經出版(2025.03)

SF只是開端,故事才是目的地

Q 二〇二一年首爾國際書展曾以「韓國SF時代到來了」為標語。作為身處其中的創作者,您怎麼看待這波SF文學風潮的興起?這是否改變了您對「文學」的定義或創作的可能?

A 我認為現在的狀況比較像是「才剛打開門」而已。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韓國的「SF」以及其他類型文學的創作環境幾乎就是一片荒漠。雖然也有一些知名作品,但感覺並沒有真正普及到大眾之中,創作者與讀者都不多。當時大家大多閱讀的是外國的翻譯作品。我那時也非常渴望能讀到更多帶有韓國情感、風格多元的韓國本土小說。

故事會隨著時代而變化。我認為是像我這樣渴望新鮮故事的讀者的願望匯聚在一起,於是在某個瞬間這道門就開啟了,從SF類型的流行開始,奇幻、恐怖、推理等各類型文學整體都有了更多的作品湧入。文學是一種用文字打破界線的工作。讀的人越多,能拆除的牆也就越多。可以說,現在的韓國文學確實比以前出現了更多元的作品。雖然是否能從中發掘出真正優秀的作品又是另一個問題,但這樣的發展確實更接近我心中所認為的「文學」的模樣。

Q 您是一九九三年出生的新世代作家,寫作至今其實已累積不少名作。我們很好奇,您是如何踏上寫作這條道路?有哪些作家或作品是您創作一路以來的重要養分?

A 我想寫出自己想看的作品。我開始創作的動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當我接觸到美麗的作品時,內心湧現出「我也想創作出這麼美的東西」的憧憬,另一個則是當我發現某些作品中有些不盡人意之處時,便產生了想補足這些遺憾的渴望。

以這兩種動機為創作燃料一路寫作下來,才有了今天的我。在韓國作家中,我喜歡具竝模、梁貴子、黄貞殷與片惠英的小說。學生時期我經常閱讀宮部美幸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也從馬丁・麥多納與朴贊郁導演的電影、萊恩・墨菲與麥可・弗拉納根的恐怖影集中獲得許多靈感。對我而言,無論是影像還是文字,只要是「故事」我都喜歡。

打破類型疆界,有機地連結題材

Q 您經常在科幻、奇幻、恐怖乃至愛情小說間自如切換。您如何看待「類型文學」這件事?是框架還是彈性、是故事的工具還是寫作的本體?這樣的寫作對您來說最大的挑戰與樂趣是什麼?

A 我認為類型絕對不是限制,而如何使用它,完全取決於作家本身。我們當然可以善用類型的公式與框架,但至於能否賦予作品嶄新的面貌,就取決於作家的手腕了。如果覺得類型變成了束縛,那就跳脫它。類型只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把龐大的故事世界進行分類的一種形式而已,身為創作者,我認為不該被類型框架困住。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寫出包含所有類型在內、澈底陌生又混亂的故事。我想打破類型的疆界,讓每個題材如同巨大山脈般有機地連結在一起。現在我也正以混合多種類型的方式創作小說,但未來,我想創造出更加「亂七八糟」的那種故事。

Q 您的作品經常從生活經驗出發,再導入奇幻或科幻等類型小說的元素。在處理現實與幻想的交界時,您是如何思考兩者的比例與界線?

A 為了讓讀者能沉浸在小說這個虛構時空中,建立共鳴感是很重要的。故事的背景與設定可以要多新奇就多新奇,但人物之間的衝突糾葛最好能對應至現實生活的情境。雖然也有些小說憑藉著完全陌生的世界觀吸引讀者,但對我來說,作品中的「類型元素」比較像是調味料,在描述現實與我們周遭人物故事時用來調味。我一直努力在作品中維持現實與幻想的平衡,如果人物設定讓人感到陌生,那故事背景就要給人熟悉感;如果背景太過新奇,那人物就必須讓人好理解,且能產生共鳴。透過這樣的方式先緊緊抓住讀者,再讓故事脫離他們原本預想的軌道,這正是我創作的樂趣所在。

穿越的迷人,在悲劇

Q 收錄於《雞尾酒,愛情,喪失》中的作品〈交疊的刀,刀〉,也是獲得「跳躍時空徵文展」優秀獎的作品。故事講述時空與命運輪迴,以及改變的不可能、不可為。請與讀者談談這篇小說的創作動機?

A 穿越題材是一種對結構要求很高的類型小說。短篇小說不像長篇那樣可以慢慢鋪陳,必須在有限篇幅內完成起承轉合。我當初是先構思出想寫的故事情節,接著思考要如何透過最精準有效的敘事結構,將這個故事帶來的衝擊力最大化,最後便誕生了〈交疊的刀,刀〉這部短篇作品。

在構思情節時,我思考著: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會讓人想回到過去去避免這件事?最後我找出了「失去」、「死亡」與「暴力」這三個關鍵字。當時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暴力與恐懼。於是我設計了幾位處於不同暴力情境下的主角,並以她們的迫切與絕望為燃料推動整部小說的進行。因為,想逃離暴力,是每一個人——只要是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情感。

Q 「改變過去」是許多穿越小說的核心,但對你來說,過去是能夠被改變的嗎?在〈交疊的刀,刀〉答案是否定的,但您是否有想過肯定的可能?

A 沒有呢,我認為「穿越」這個題材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它蘊藏著人類無法戰勝命運的悲劇性。即使傾盡全力,時間軸還是無法改變——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無力感反而帶來一絲慰藉。前陣子我在某本科普書中讀到一段內容,大意是說:現今世界依然接連發生重大災難與悲劇,或許說明了未來也尚未發明出時光機。如果未來的人真的掌握了「可以回到過去」的方法,那他們早該回來阻止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而且就算真的存在時光機、曾經阻止過幾場悲劇,我們身為「過去的人」也無從得知這些改變,結果就等於時間旅行根本不存在。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當下。我相信,不是什麼偉大的技術,而是我們現在反思過去的態度,才有可能真正改變未來。

Q 如果像小說中的角色一樣,您也遇到了一位神祇/惡魔,並被允許回到過去的某一時刻,您會選擇回去哪裡?

A 我其實沒有特別想回到過去(笑)。運氣不錯的是,至今為止還沒有讓我覺得「非得回到過去改變不可」的事。我信任自己過去做出的選擇,也相信現在,而且就算真的回到當時,我大概也不會做出多麼不同的選擇吧。不過,如果能再體驗一次學生時代那段回不去的青春,我倒是會很開心。不是為了「改變」,而是想好好重新品味當時那些錯過的快樂瞬間。

採訪|李鴻駿

想跟時空少女一樣跳躍的雜誌編輯

撰文|趙禮恩

翻譯|Yuki

圖像提供|聯經出版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