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驻站专题中,编辑部特别策划「朱天文的一小时散步」单元,由朱天文老师住家周边辛亥捷运站为起点,走向惯常工作的咖啡店。借着步行,一窥创作者日常,更仿佛是文学朱家不停歇的创作,代代相传。 捷运(阅读更多)
朱天文
-
-
相信不止我记得,2005 年二、三月间,卜洛克来访台北,出版社先邀集台湾文化界粉丝们共同撰写了一本特辑《两千三百万种死法》,以朱天文的〈巫徒〉为开篇。那时我刚到《诚品好读》当编辑,那期封面专(阅读更多)
-
对某种文学风格的喜好,应该归因于生命经历的共感?还是完全取决于性格禀赋?即使几乎读过朱天文的所有作品,我最爱的还是〈世纪末的华丽〉。 我的生命没有华丽过,并不向往(也没资质)模特儿生涯,难道(阅读更多)
-
苏辙挽其兄苏东坡的墓志铭,文末:「公心如玉,焚而不灰。」千年后仍然令我向往极了。 然则,现今,时间加速度进行——昆德拉的精悍短文,「加速前进的历史里的爱情」——几乎成了我近年嵌在头顶上的警铃(阅读更多)
-
-
《愿未央》是朱天文首次执导纪录片作品,以影像书写家族故事。 二月驻站专题中,联合文学杂志团队特别策划「朱天文的一小时散步」单元,借由作家的步行,一窥创作者日常,更仿佛是文学朱家不停歇的创作,(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