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日用寫作閱讀推薦 【閱讀推薦】他地在地—《我香港,我街道2》鄧小樺編者序

【閱讀推薦】他地在地—《我香港,我街道2》鄧小樺編者序

by 鄧小樺

「燈花自照還家夢,道路誰憐去國人;

浩蕩江湖容白髮,蹉跎舟楫待青春。」

——文徵明

香港文學館主編、木馬文化出版的《我香港,我街道》二○二○年初出版的第一集得到亮麗回響,現在要推出續篇,實離虛合,喜悅相遇,感慨萬千,我們畢竟交匯。

本文題目借自學者兼作家羅貴祥的一本評論集名字,「他地在地」,我們被時代賦予一種弔詭的位置,離散的狀態勾出我們的離散本質,到最後撞擊的是「何謂我/我們」的根源問題。外地人的香港書寫,離開了香港、剛剛離開或即將離開的,與根本沒想過要離開的香港人的香港書寫,其間的差異性如何在一種足夠廣闊的視野中被並置、透過差異與共同,讓其對話,滋生更多的可能性、創造力與連結點?本書,是一個在以上各種層面,尋找德勒茲意義上的「皺褶」之嘗試。

離散的本質、離散的現時

本書的文章內容,依然來自香港文學館由二○一六年至二○一九年的「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下稱「我街道」計劃);作為一本關於香港城巿的書,本書繼續發掘這個城巿的多樣性,埋在熟悉之下的陌生,或隱或現的紐結;而它與第一集的差別在於,為「香港本土」引入了更多的海外維度,在更多的對照與差異之中,想像連結與共同,面對我們離散的本質。

以上的策劃角度本來純粹生於一種擴展視野的自然衝動,覺得香港的本土不能只限於本地人來說,本土的其它維度乃待發掘,希冀以他者視角補全「本土」之觀念。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難民社會,一戰及二戰帶來香港人口的兩次大飛升;素來「本土意識」是與「過客心態」對照而生,而同時不能抹去殖民地統治歷史對本土意識的中介。而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以來,香港的政治不穩定、變化臨近時常引發連串移民潮,致令海外一直存在港僑群體;此亦香港人群體中無根漂泊的精神傳統。

西西寫於八十年代移民潮前後的短篇小說〈浮城誌異〉,借馬格列特〈治療師〉一畫,寫及浮城人因為生活於一座懸浮半空的城畢竟欠缺安全感,而時常希望生出翅膀外飛,尋找新巢。而當一個浮城人到大使館申請移民護照,大使問他選擇移居到哪裡,浮城人表示「無所謂。」大使便給他一個地球儀,讓他選擇地點;浮城人轉動地球儀看了又看,反問大使:「可以有另外一個嗎?」浮城人不以浮城為根,但世上亦似乎並不存在另一個他們所認同的地方,漂泊將是他們永遠的精神狀態,就如樹立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外,法國雕塑家凱撒的雕像作品《翱翔的法國人》(傳說又名《自由戰士》)的意旨一樣。

由《我香港,我街道》的第一集到第二集成書,我們經歷了歷史罕見的全球大疫之年。本書意在成就精神上的旅行移置,卻成於人們不能移動、跨境遇限的一年。邊界的劃定變得異常清晰、確鑿、難以跨越或模糊化。同時,香港再度湧現移民潮,可比擬為地震前大量逃離的動物群,單是一年內移居台灣的人口就有數萬,媒體上出現不少報導,飯桌上常聽到移民話題,學校課室中總有幾個消失的同學。這是離散的現時:海外港僑的故事,也許正在大幅萃長。

「我香港」的多重維度

於二○一八年,「我街道」計劃推出了一個新欄目,名為「街偶天成」,意念是邀請曾經或當時居於外地的十位作家,考察與香港一條實存街道同名的外國街道,以歷史考察加上個人經驗,進行比對式書寫。我們想像這是作者一次紙上的地圖比照,公共外在與個人歷史於焉浮現,乃有情感與地理的相互重疊。而讀者則應是透過作者,進行一次主觀鏡頭的紙上旅行,知道了作者個人的眼光與視野,知曉香港與外界的無形聯繫。這就是本書第一章「我的城裡有你的街」,其中房慧真、駱以軍、袁紹珊、黃愛華當時都非在香港,其餘作者廖偉棠、游靜、甄拔濤、楊彩杰、盧燕珊、李智良都有相當長的旅居外地經驗,鄒頌華更是《Lonely Planet》香港的撰稿者之一,他們的寫作都有非常個人的考察角度,揭出了香港和他地的另一面。我們也在這裡,發現香港作者真的很多都(曾)居於外地;而且香港街道命名的殖民地色彩濃厚,與外國大街名字符應較多,比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為多——就像描圖紙一對上,相合與相違是無從遮掩,你就是他者,你原是「另類」,你不得不是更多你所不知道的陌生人。與他地的對照,帶動牽引自我的認識,也包含對本土與自我的批判。情感的發現與批判,在書寫地方自帶游離。

第二章「那裡的香港人」,是二○一九年「街偶天成」欄目的作品,編選條件更為簡單:邀請當時已不住在香港的作家,以己居之異地為出發點,寫及香港一條實存街道上的一個人。好像遙遙地,投遞一封穿越時空、收信者不明的信件。作者均非住在香港,楊佳嫻、廖偉棠及寂然不約而同寫到香港的書店,彷彿香港的書店史拼圖碎片掉落此處,有好些事我們都不知道呢。而黃麗群寫到香港的海味,洪昊賢寫了蛇王,在文藝之外補一筆肉食性的港味。《大拇指》作家群之一的惟得,移民外國多年後回來皇后大道這樣重要的街道尋根,沐羽寫自家所居的亞公岩道之不見經傳,見出不同年代的迥異精神面貌,而都以「不得要領」見出自我與地方的相同曲折。這個選題本意是為了簡便而降低門檻,卻剛好遇上了十分複雜、湧動、悲喜波瀾壯闊的二○一九年,言叔夏文章恰恰映照出那個時候她穿過香港街道的姿影,楊天帥的文章最具香港地道趣味(且是十分地緣政治),希望台灣讀者也能領略政治時刻中港人的苦中作樂。而騷夏寫及一位離開香港移民台灣的朋友,亦正好補足了這個特殊歷史時刻中,香港人的處境,及與他地如台灣的緊密連繫。

第三章「我城漫遊」中收錄「我街道」計劃三年來的自由投稿,當時投稿之熱烈曾令我們十分欣喜,除了本身為作家與文藝青年的投稿常客外,亦有資深舞蹈家、政治人物、社區工作者與素人學生等等,不吝踐行了我們希望以街道來組成一個「寫作的共同體」之理念——對香港本土自然而然的愛,以及對於書寫/抒情/紀錄的熱情,是其中的關鍵。所謂漫遊,不過閒逛,茫茫無目的。本章作品更能呈現香港平素的生活,無財無勢的庶民視角,游離而多樣,樸素之情真。由於本書前章所收體裁以散文佔多,附以少量小說,考慮到呈現上的統一性,因此未及收錄「我街道」計劃中大量的詩歌,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讓它們成書。值得一說的是,其中部分作者,於今也都離開了香港,不少正於台灣求學及生活,忐忑於香港的安危,不捨於香港的情誼。而曾為區議員的袁嘉蔚,目前正身陷囹圄,失去自由。

離散共同體

回到香港(文學)的考掘,一種在其他地方發生的香港文學本土性,亦應被寫入香港文學史。也許也有其他有心人感覺到,是時候做這種工作了。

由於希望有別於抱持過客心態的「南來文人」、「北望神州」之懷鄉心態,著重香港本土性的作者,常希望趨避於刻板的懷鄉主題,寧可選擇漫遊、游離的姿態,像徐克早期電影《倩女幽魂》的結尾,「去那邊看看」,永遠在路上。漂泊者,回首有時並無故土可歸。再回到文首說的西西〈浮城誌異〉故事,其實香港人讀來會莞爾,據說我們群中時常存在這樣一種人:上餐館時你問他吃什麼總說無所謂,但再問到具體菜色時總是這個不好那個又不行,結果整本餐牌都看不上眼。小說寫的就是這種人,但同時觸及了「移民」的核心:移民或者是選擇,不得已的選擇,主體被衝擊搖晃動土編修,香港人最希望有選擇,而又時常覺得沒有選擇——因為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會永遠選擇「另一個」。因為,與「欲望」同構的,永遠追尋不到的那一個,或者,才可稱為,理想。理想,或者理想的故土,並不固於實地實存,而是牽於我們的精神追尋。一旦我們放棄或者腐敗,一切就真正陷落,等於不存在。我們的離散共同體,需要精神的高度作維繫。

本書之成就,須再次感謝各位作者的努力與信任,何鴻毅家族基金的寬容支持,歷年參與「我街道」計劃及本書製作的香港文學館同事,木馬文化蕙慧姐、瓊如等各位的工作,感謝台灣,感謝自由的空氣。節同時異,初衷不改,此處同樣以第一集的最後一句作結:願榮光歸香港。

《我香港我街道2》
香港文學館主編,木馬文化

《我香港,我街道》集合 54 位香港本地作家書寫香港街道,出版一年後,續作《我香港,我街道2》更引入外地視角,輯一「我的城裡有你的街」邀請曾經或當時居於外地的作家寫書寫與香港一條實存街道同名的外國街道,穿透名字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瞭解香港與外界的無形聯繫,例如台灣作家房慧真寫灣仔的太原街與台北的太原路,胡晴舫寫香港的第三街與紐約曼哈頓的第三街,澳門作家袁紹珊寫澳門天神巷與香港天后廟道。輯二「那裡的香港人」邀請居於外地的作家,寫香港一條實存街道上的一個人,包括台灣作家言叔夏、黃麗群、楊佳嫻、騷夏,與現居外地的香港作家廖偉棠、洪昊賢、沐羽、惟得等人。除了專業作家,輯三「我城漫遊」的作者群亦有香港舞蹈家、政治人物、社區工作者與素人學生,更能顯香港日常生活與庶民視角。

文|鄧小樺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碩士(主修文學)。大學時開始寫作,後於各大報章及雜誌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著有詩集《眾音的反面》、散文集《若無其事》、訪問集《問道於民》等。另編有文學合集及個人著作數種,包括《自由如綠》、《一般的黑夜一樣黎明——香港六四詩選》等。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