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轻时,当然会喜欢漂亮又有设计感的东西,但对现在的我而言,要去买一支昂贵的钢笔,反而是种负担——因为你还要照顾它。现在选用朴素的东西,已经不是刻意戒除物欲,而是自然而然地空出感官,希望花更多时间专注于阅读或人的交流,看见更多生活的样貌。」拆开张惠菁的大容量包包,大多是经典,甚至稍显平凡的单品,然而排除了累赘装饰、回到「少但更好」(Less, but Better)的择物信念,反而能让惠菁在使用的那刻,完整了柳宗悦所提的「生活之美」,更看见此刻的自己——
包包物件解析
登 山 背 包|
这两年回台湾后,惠菁因朋友介绍才开始爬山,故此买了经典的登山包。惠菁笑说,台湾的山「性价比很高」,只要花一点点的时间,就能看到云雾缭绕﹑有别城市的壮丽风景。
帽 子|
帽子为保暖、防晒的必备伙伴。
雨 衣|
雨衣建议选择颜色鲜艳的款式,以便同行伙伴在远处即掌握自己行踪。

铅笔们|
出门时一定随身携带 2B 铅笔,削地尖尖的,方便随时于书上做注记。
耳罩式耳机|
耳罩式耳机能在纷扰的日常里,隔绝周遭所有噪音。
笔记本|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仍然是纸本记录行事历派。笔记本易于翻阅的特性,让惠菁随时能记录灵感、更新行程。硬壳款的笔记本,更是万年不败、随时随地书写的经典选择。
最近在看的书|
由于惠菁两个舅舅都是受日本时代教育,看《殖民地台湾近代教育的镜像:一九三○年代台湾的教育与社会》这本书,能让她更能想像与理解长辈的思考历程与过去。

采访|编辑部
摄影|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