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读到这样的语气,好像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还是少年时代对文学的印象,是那些对文学文本中的地深、壁薄、回音与步伐等细节还找不到解读方式的迷茫。那时读到许多小说家谈诗论艺的著作(无论是讲稿或(阅读更多)
Tag:
哈金
-
-
从书架拿下哈金的几本小说集,原来我深读过。这感觉从来没年轻过但也不会老去的作家,也到写杂文的年纪?跟一般的小说家散文,有什么不同?关心的会是什么事物?令人好奇。 他的小说跟有些移民作家不同,(阅读更多)
-
《湖台夜话》是哈金第一本以华文写成的文集,由在《联合文学》上连载两年的专栏结集而成。台北书展邀来骆以军与哈金线上对谈,分享以华文创作的困难与优势,也谈到哈金过往用英文写作时的特殊性。在准备对(阅读更多)
-
本文选摘自《湖台夜话》中〈生活经验与小说创作〉一文。 文学评论家喜欢强调生活经验在小说创作中的功用,认为这是优秀作品的基础。近来常见到「二手经验」这个词,说的是小说中的细节多来自别人或文字,(阅读更多)
-
1990年起即于美国以英文写作的哈金,至今共出了四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集、八部长篇小说。哈金首次尝试非虚构写作,以李白生平写下一本《通天之路:李白》,以诗与历史为线索,带出李白一生追求仕途的(阅读更多)
-
汉语文学界喜欢用十年来分类作家:七○后、八○后、九○后等等。像我这样的五○后已经是恐龙级的了,四○后的就不必提了,已经属于另一个时代。不过,这种分类并没有实际意义,最多是强调一些人青春尚在,(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