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讀完了一本詩集 那天早上,從Joy Harjo寫查理帕克的〈Bird〉開始,跳著翻讀《爵士詩選/Warm n’ Cool: A Jazz Poetry Anthology》。 從這首詩開(閱讀更多)
Tag:
鴻鴻
-
-
我會帶和當地有關的書,一邊生活一邊讀。另外也會帶自己喜歡的詩集,因為平時讀詩常常讀幾首就擺著,旅行的時間正好可以把喜歡的詩集一首一首讀完。讀詩就有這種好處,讀小說可能就不能這樣了。 ①隨身包(閱讀更多)
-
近來 , 政府修改勞基法一事頗讓勞工大眾感到挫折沮喪 , 稱其為 1984 年以來勞基法最嚴酷的 「改惡」 , 此次修改內容更遭網友諷刺為使人「過勞死」的勞基法 , 這一切難免使人厭世灰心。(閱讀更多)
-
對比羅斯福路彼岸的師大商圈,夜晚的金門街微帶著倦意。晚上 8 點一過,食肆陸續打烊。街上居民穿著休閒,散步遛狗遛小孩,享受這個清閒時刻。我們來到小地方seams,和鴻鴻聊起與金門街的緣份。 (閱讀更多)
-
談起「詩作為文化干擾」,他說:「我把詩視為一種游擊戰。」我們如今已很熟悉街頭塗鴉、惡搞,通過旁敲側擊、嬉 笑 怒 罵 、小劇場和行為藝術的方式,跟社會現象或議題對話。 詩恰恰可以是一種武器。(閱讀更多)
-
-
孩子是天生哲學家,要求的供品都必須是象徵/以便點化我等過於務實的人生/比如小魚蛋糕、會跳舞唱歌的警車/一觸就破的泡泡//即令如此/孩子仍像神一般無法討好/我們只能坦然承受/命運賜予的震驚 孩(閱讀更多)
-
從《土製炸彈》以來,詩人鴻鴻將詩視為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頻頻介入台灣各場公民運動中,2015年出版的《暴民之歌》收錄了反美麗灣、反核四以及太陽花運動當時的詩作,同時聲援香港雨傘革命、紀念(閱讀更多)
-
二○一八年初,台灣爆發衛生紙之亂。二○一六年,出刊八年的《衛生紙+》宣布停刊,但它沒引起熱烈搶購潮,很奇怪,同樣都是紙漿做的,關注度差這麼多?這也許是文學在台灣的常態吧,何況新詩還作為文學的(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