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鹽分地帶文學】在地編輯培力─Wu Talk! 臺南在地誌

【鹽分地帶文學】在地編輯培力─Wu Talk! 臺南在地誌

by 蕭鈺

回顧這五、六年,臺灣的地方刊物可謂如雨後春筍般滋長,從北至南,自西到東,族繁不及備載。除了已在獨立刊物市場站穩腳步的《貢丸湯》(新竹),到近期迅速積累名氣的《苑裡掀海風》(苗栗)、《大雄誌》(高雄),地方刊物的生機與活力,在紙本式微的時代裡,逆勢地激起閱讀的浪潮。

為延續「挖客臺南」,整合相關資源所重新發行之線上雜誌,主要內容為介紹臺南在地的小店、旅行、人文、文化等相關的在地旅行誌。

嚴格來說,本期聚焦的地方團隊「Wu Talk!臺南在地誌」(以下稱作Wu Talk),在結構上與前述幾本刊物有不小的差異。首先,除了「校長兼撞鐘」(身兼創辦人與總編輯)的吳啟豪,「Wu Talk」歷來的團隊以成大學生為主力,並廣納其他學校學生一同合作,故流動性偏高,出刊頻率較不穩定;其次,「Wu Talk」前期在吳啟豪擔任總編輯時為線上發表形式,爾後交由學生當總編輯時,改以紙本刊物作為流通形式。最重要的一點:擅於籌辦活動的吳啟豪,透過不定期的「在地編採營」、「編輯人聚會」等形式,開發了一條獨樹一格的道路。「讓門檻降低,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怎麼製作屬於自己的刊物」吳啟豪率性地這麼說。

從大學時期創立「刊物編輯社」到創辦台南的地方誌與地方書店,年近不惑的吳啟豪累積近二十年的活動執行歷程。事實上,對吳啟豪而言,最初的刊物編輯經驗並不如想像中容易,一群人懵懵懂懂地編出一份刊物,卻沒有多久的延續;本來野心勃勃地想扮演學校監督者的角色,在「缺乏學權意識」的環境裡也顯得格格不入。出社會之後,吳啟豪嘗試製作「挖客臺南」的紙本刊物,本想藉著部落格的風潮,宣傳臺南的特色小店,並藉此取得關注,但卻早早休刊。這段商業取向的過程,令吳啟豪反思自身發展自媒體的目的以及對編輯地方刊物的初衷;「挖客臺南」的壽命不長,卻也成為催生「Wu Talk」的一個重要轉折。

「Wu Talk!」的在地實踐

二○一三年,「Wu Talk」順應而生,強調「文化、人文、老屋、旅行」等核心價值,盡可能地降低觀光淺碟化的思維,讓臺南的樣貌不流於走馬看花、拍照打卡的印象。除此之外,吳啟豪亦淺移默化地將刊物編輯化作在地培力的指標,期望參與這份出版品的所有人都可以有能力採集、書寫、編輯──甚至發行關於自己家鄉的故事。作為總編輯,吳啟豪並不太干涉執行編輯與美術編輯的工作,引導各期參與者們做自己想做的內容。「實際上,我比較像是站在『發行人』的角度;只要是以在地為出發點,我都盡可能讓他們自己想、自己做、自己完成一次編輯的流程,而我就適時地給一些務實的建議,能幫忙的盡量幫。」吳啟豪開放的作法,也讓編輯們勇於提出企劃,並積極地實踐。像是進入紙本時代後(二○一七至今),由學生擔任總編輯,並透過線上募資以完成紙本刊物的作法,便是過去未曾做過的行動。二○一七年,在彼時總編吳克威的規劃與帶領下,「Wu Talk」首本紙本刊物《六分之一個_工作天──青年路勞動日常》從而誕生。透過人類學式的觀察與踏查方法,《六分之一個_工作天──青年路勞動日常》輕巧地訴說臺南學子對於府城街坊文化的關懷與省思。

「Wu Talk」的內容與實作方式受到成大臺文系老師簡義明的關注,進而提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的合作邀約。簡義明老師是彼時成大USR計畫官田場域的主持人,期望「Wu Talk」團隊能協力完成社區書寫的工作;「Wu Talk」團隊走入官田,並由蔡慎祐接替總編輯,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中探索、調查、汲取新知並將之付諸文字。以水與水田作為企劃主軸,「Wu Talk」團隊聚焦於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的水力系統與灌溉文化。對於這段經歷,吳克威言道:「每週到官田報到的任務,對我來說這是一場開闢水道的過程,對自己的無知之處進行挖掘,重新通往並改變已知的流向。」經過約莫半年的行腳與書寫,「Wu Talk」的第二份紙本刊物《水生水田》誕生。相較於《六分之一個_工作天──青年路勞動日常》具速度感的都會寫生,《水生水田》系統性的田野調查多了一份歷史的重量與責任。談起這段編採的過程,「一開始像是『Wu Talk』編輯們的一趟戶外教學,彼此聯絡感情;後來分工越來越細,我們也對官田、隆田、大崎一帶開始產生了興趣,包括當地的水域、族群、建築與宮廟文化等等。在地的嚮導不吝嗇地描述過往的趣聞與軼事,為我們的書寫灌注了不少動能。」親身參與《水生水田》企劃的編輯吳溥樺這麼說。

完成《水生水田》的主筆任務之後,吳克威卸下「Wu Talk」的成員身份,開展屬於自己的編採之路。經過一番輪替,「Wu Talk」的編輯群以嶄新的面貌續寫臺南文化。二○一九年末,「Wu Talk」推出第三本實體刊物《尋.茶跡》,此時總編輯由饒聆瑄接任,帶著知性的味蕾探查古都臺南的品茶文化與相關知識。面對編輯群來來去去的現實狀況,吳啟豪苦笑回應:「提供刊物編輯的基礎,並且讓學生們有實作的經驗是我的初衷;至於他們要把這份技能帶向何處,我也不能掌控。從零到一,是我能給的部份,如果編輯們在這個領域想朝更深的層次發展,我也一定給予祝福。」

編輯人聚會到編輯學校

事實上,建立一個無圍牆的「編輯學校」一直是吳啟豪的願景。自二○一三年開始,「Wu Talk」便樹立起內部的「編採種子培育計畫」,有意識地將創刊理念以及編務大小事傳遞給有志投入刊物編輯工作的新血。二○一六年,「Wu Talk」將內部的編採種子計畫開展成外部的「在地編採營」,廣邀對文學、新聞、傳播、媒體、設計、刊物製作等面向有興趣的高中生共同參與。為期四天的「2016 WuTalk全國高中生在地編採營」,營隊學員除了踏查臺南鎮北坊、學習基礎編務,還得在結業以前共同完成一份刊物。此般密集的編採課程,為諸多懷著「文藝青年」情懷的高中生開啟了一道試驗的門戶,對於未來相關科系的各自選擇也顯得明朗不少。二○一七年,「Wu Talk」的在地編採營移師新營,並以「全國青年在地編採營」為號召,不僅針對高中生,亦將目光投向對此領域有熱忱的大學生。緊鑼密鼓般運作的在地編採營培力模式,為「Wu Talk」招來不少新成員;曾參與編採營培力的吳溥樺說道:「記得那一次營隊是三天兩夜的行程,以臺南的火車站為採訪主題。扣除基礎課程與探訪的活動,各個小組編輯刊物的時間其實大約不到兩天,非常趕,在第三天的發表之前,我們幾乎沒什麼休息;最後,昏沉沉地帶著檔案送印,在最後一刻交出成果。雖然疲累,但其實心理狀態滿亢奮的。」

除了前述的在地編採營,「編輯人聚會在臺南」(Editor Day in Tainan, EDT)是「Wu Talk」的另一項指標活動。自二○一四年開始,每一年約莫年末之際,作為召集人的吳啟豪集結臺灣各地的非主流、獨立刊物製作團隊,甚至是學生刊物至臺南進行交流,並邀請諸位出版產業從業人員、媒體工作者、平面設計師分享自身的經驗與創意發想,包含李取中、何榮幸、林達陽、黃威融、陳夏民、銀色快手等業界知名人士都曾是講座嘉賓。鑑於編輯產業的資源多半集中於臺北,吳啟豪以實際行動試圖讓地方的編採生態與業界接軌,除了期望看到業餘同好之間的密切互動,更盼能帶來專業與業餘之間的深度對話,甚至邁向國際的交流。

採訪的這段期間,吳啟豪正忙於手頭另一個計畫:實體書店。以「野冊」之名,吳啟豪承租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場域,預計在新化武德殿旁的日式宿舍區開設以地方編採教育為號召的店舖。對吳啟豪而言,這不僅代表「Wu Talk」的編輯團隊將有新的據點,對於自己理想中的「編輯學校」似乎也更進一步:對著木造的空間與空曠的草地,吳啟豪雙手比劃著店舖的書籍展陳方式與動線,並且胸有成竹地說著對未來的展望,包含業界的工作者講座、刊物市集、地方誌創作者分享,以及常態性的編輯採訪課程等等;乍聽像是社區大學的經營模式,卻更靈活,也更專注於編輯人才的養成。

聊起「Wu Talk」的歷史與多元發展,吳啟豪滔滔不絕地說得沒完,「整個『Wu Talk宇宙』看起來很複雜,其實核心就是『地方』而已──如何讓在地發聲,甚至與國際產生連結,是『Wu Talk』的長期目標。」

 

 

總編輯|吳啟豪

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臺南,成立「挖客臺南」、「Wu Talk! 臺南在地誌」、「編輯人聚會在臺南」、「舞智企畫」等地方文化事業群。「Wu Talk」除了諧仿自己的名字(吳說),也有「吾說」之意,盼能替在地發聲,與世界接軌。

 

 

編輯|吳溥樺

大學時期受校刊社學長姐引薦,進入「Wu Talk! 臺南在地誌」編輯群,參與不少線上及實體刊物的編撰過程。畢業之後曾參與「TEDxTainan」的推廣小組,近期受邀回鍋「Wu Talk」,帶領新血投入新一期的編務工作。

採訪撰稿|蕭鈺
全職貓奴兼獨立撰稿人兼翻譯者,現居府城。

攝影協力|駱筱筑

■ 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 91 期|沿海岸線徵友 ■

「沿海岸線徵友」,此為詩人鯨向海的詩作名字,在此作為文學象徵。海岸線可能是人出生、成長、居住,活動甚至經過的地方,本期由作家沿著海岸線走讀、徵友、生活,以及讀書。海的容納之於岸上人的眺望遠方,啟開了無限想像,那是誰的鋒芒?彼此之間又粉碎了什麼?讓我們沿著海岸線徵一個互相理解的朋友。
 
達姆/封面繪圖
 
【實體雜誌訂購】
 
✔️博客來
✔️聯經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