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手寫週記|八月】包冠涵

【手寫週記|八月】包冠涵

by 包冠涵

八月,我們邀請作家包冠涵,在手寫週記中展開一個月的日常書寫。剛出版首部長篇小說《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他以傾聽與追問編織故事,也將這份細膩延伸到生活裡,感受文字穿過心口時的溫度。本月,他將以每週一篇手寫字,記錄那些留在心底的餘音,在筆劃與留白之間,寫下屬於自己的步伐與節奏。

第一周

和公司的狗嘟嘟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停下來看了看人孔蓋。

第一次意識到地底下有一個無論濕度、氣息或規矩,都與地表世界大相徑庭的另個世界存在,是在讀了Robert Macfarlane的《大地之下》之後。書裡,作者對一同探勘的夥伴說:尚恩,我覺得這裡很像冥界。

「……但這裂谷中的石頭卻彷彿流動間暫停的液體……生命與非生命的界線在此不復清晰。」

記得讀完後目眩神迷,偶爾便在心裡幻想著某一天撬開人孔蓋(問題是連怎麼撬都不知道),背著背包(但其實對於在地底下生存應該準備些什麼毫無頭緒)沿著ㄇ字梯往下爬,就此從地表消失。

小時候對地底世界的認知,幾乎全是由電玩或卡通所建構。忍者龜和他們的老鼠師傅;他們聚在一起享用的美味比薩。以及自水管隱沒的超級瑪利。在童年的幻想中,地底允諾了友情、冒險和金幣。電玩裡的角色常常不只一條命。死了就能重來。也許正是這樣的設定,讓我錯過了理解地底世界的窄仄縫隙。

第二周

我家附近有很多塗鴉。

關於塗鴉,最讓我覺得神奇的往往是: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就像巷口那幢在全聯退租之後,就一直閒置著的鐵皮展間。那展間位於大馬路邊。某天我經過時赫然發現它的落地窗和玻璃門上,出現了好幾組巨幅的塗鴉。

那可是人來人往的大馬路呀。我忍不住想像這些(或「這位」)創作者,在進行他的作品的時候,整個世界是不是像凝結了一樣?在那魔幻的時間裡,沒有行人、沒有目擊民眾,也沒有巡邏警車迴旋的燈光。那像從時間的流裡憑空拉出一個立方體或抽屜,抽屜隔絕了一切可能的阻斷及打擾,讓創作者得以酣暢淋漓地完成他的tag或泡泡字。

但我想真實的情況是:並不存在那樣子的抽屜。

也許人們之所以願意踏上街頭、爬上高牆、潛入廢墟或防火巷,時時保持警覺,像對光與腳步聲都十分敏銳的貓科動物那樣於城市中穿行,仔細打量屬意的電線桿、鐵捲門、電箱,等待夜深後出沒進行塗鴉的突擊創作,就是因為他們討厭──又或者是──受夠了抽屜。

第三周

在黃昏時列車抵達台南,然後我看見燈光,以及它們隨身攜帶的影子。

城市的燈光實在有各種樣子。有的燈像朝你慢悠悠地扔來一顆棒球,帶著一種輕蔑或是不經意的意味,讓人心裡想著,如果我手邊剛好有球棍就好了,我會把那樣的燈光揮擊出去,讓光飛越全壘打牆,然後掉進某個人的爆米花桶裡。有的燈光像靜默的苔蘚,完全不知道它在那裡幹嘛,也不知道它到底想照亮什麼,唯一能做的是抱著一種戒慎的心情走過它,避免自己不小心滑跤。

有的燈光看起來像疲憊的人,它們把自身的光像毯子那樣反向裹住蜷縮的自己。看著那樣的燈光,令人聯想到冬天、寂寞以及一封始終沒有辦法真正寫完的長信。是的會想到冬天,儘管那一天的台南其實熱斃了。

有的燈光看起來像路,彷彿沿著光走,就能通往未曾想像過的他方,就能忘卻許多,並如一個新的人那樣重新在未知的境遇裡跌撞。只要有那樣的燈光存在,城市就顯得無比神秘也無比荒闊。

第四周

科博館裡頭有一片大草坪,是我很喜歡的地方。有段時間我常到那裡去,可能先到外頭博館路旁的水煎包攤子買潛艇堡、甜甜圈或彩頭酥,提著飲料,就到草坪上隨意找個地方席地坐著,然後就放空,或是看著草坪上零星散佈著的,各式各樣的人類。

這樣想起來,那片草坪似乎有點像是跳蚤市集上那一塊擺滿待售的舊物的毯子。我和其他的人們(或動物們)在那裡,在夕陽的光裡,看起來既柔軟又疲憊,好像一只已經被無數孩子撫摸過、懷抱過又接著厭棄過的熊布偶。

在那片草坪上,在覆蓋著那片草坪的奇異地靜謐而又乾淨的光裡,人們彷彿潛入了催眠般做出各種行為:他們極力伸展,扭轉身體,匍匐跪地,像在祈求誰的原諒;他們依偎,髮梢與髮梢,指尖與指尖觸碰在一起,像兩棵樹清涼的樹影;他們在輪椅上動也不動,穿著就這個季節來看簡直匪夷所思地過厚的衣物;他們凝望著孩子跑步、跌倒,折返。

沒有關係的,因為是一片柔軟的草坪吧,就算跌倒了也沒有關係。

我們就這樣在草坪上坐著,偶爾仰頭看看空無一物的藍天,好像期待著會憑空出現一隻手,將我們挑揀而去。又好像其實什麼都沒有在期待。

撰文、攝影|包冠涵

1982年生,東海中文系畢。出版短篇小說集《敲昏鯨魚》、中篇小說集《B1過刊室》,作品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九歌年度散文選》。喜歡寫字,也喜歡將字讀出聲音,著迷於文字穿過內在時的觸覺。《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為第一本長篇小說。透過命運中必然或是不期然的傾聽,織寫一段尋索容身之地的行旅。

聯絡信箱:baoguanhan@gmail.com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