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手寫週記|八月】包冠涵

【手寫週記|八月】包冠涵

by 包冠涵

八月,我們邀請作家包冠涵,在手寫週記中展開一個月的日常書寫。剛出版首部長篇小說《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他以傾聽與追問編織故事,也將這份細膩延伸到生活裡,感受文字穿過心口時的溫度。本月,他將以每週一篇手寫字,記錄那些留在心底的餘音,在筆劃與留白之間,寫下屬於自己的步伐與節奏。

第一周

和公司的狗嘟嘟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停下來看了看人孔蓋。

第一次意識到地底下有一個無論濕度、氣息或規矩,都與地表世界大相徑庭的另個世界存在,是在讀了Robert Macfarlane的《大地之下》之後。書裡,作者對一同探勘的夥伴說:尚恩,我覺得這裡很像冥界。

「……但這裂谷中的石頭卻彷彿流動間暫停的液體……生命與非生命的界線在此不復清晰。」

記得讀完後目眩神迷,偶爾便在心裡幻想著某一天撬開人孔蓋(問題是連怎麼撬都不知道),背著背包(但其實對於在地底下生存應該準備些什麼毫無頭緒)沿著ㄇ字梯往下爬,就此從地表消失。

小時候對地底世界的認知,幾乎全是由電玩或卡通所建構。忍者龜和他們的老鼠師傅;他們聚在一起享用的美味比薩。以及自水管隱沒的超級瑪利。在童年的幻想中,地底允諾了友情、冒險和金幣。電玩裡的角色常常不只一條命。死了就能重來。也許正是這樣的設定,讓我錯過了理解地底世界的窄仄縫隙。

撰文、攝影|包冠涵

1982年生,東海中文系畢。出版短篇小說集《敲昏鯨魚》、中篇小說集《B1過刊室》,作品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九歌年度散文選》。喜歡寫字,也喜歡將字讀出聲音,著迷於文字穿過內在時的觸覺。《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為第一本長篇小說。透過命運中必然或是不期然的傾聽,織寫一段尋索容身之地的行旅。

聯絡信箱:baoguanhan@gmail.com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