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桑青!桑青已經死了!」 「那麼,請問,你叫什麼名字?」美國移民局的人問。 「叫什麼都可以。乾脆叫我桃紅吧!」她穿著桃紅襯衫,肉色三角褲,光著腿,赤著腳。 這是《桑青與桃紅》的開場。光(閱讀更多)
Tag:
聶華苓
-
-
二月中旬。乍雨還晴。僅管武漢肺炎惘惘而具體的威脅如季節性灰雲低壓著人們心思,城市邊上紀州庵卻依然擠滿聽眾,殷殷期盼即將開場的對談。 由時報文化出版社推出絕版多年的聶華苓經典作品《桑青與桃紅》(閱讀更多)
-
「我寫,是因為我有話要講。我可以完全掌握作品的生命。我可以天馬行空任想像翱翔,利用各種新的舊的技巧,展開視野,寫出『人』的命運──不只是中國人的命運。」──聶華苓 李歐梵教授給予此部小說的評(閱讀更多)
-
二○一八年夏天,我到美國愛荷華參與「國際寫作計畫」(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IWP),這是一九六七年由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和聶華苓共同創(閱讀更多)
-
(一)一九五七年夏天 今晚屋頂沒有聲音。閣樓內外一團黑。只有對門三號房子有一盞燈。家綱在他的榻榻米上睡著了。枕頭旁邊放著仍在修理的鐘。鐘上的時間在黑暗中看不見了。桑娃在她的榻榻米上睡著了。我(閱讀更多)
-
(二)一九五八年夏天 閣樓的鐘仍然是十二點十三分。午夜也好。日正當中也好。沒有分別。同樣潮濕的熱。濕到人骨子裡。在骨子裡發霉。家綱不修鐘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時間了。桑娃的榻榻米靠近窗子。太陽(閱讀更多)
-
我通常會在以下場合提到《桑青與桃紅》:當有人問我,台灣最好的長篇小說是哪一本的時候。當有人想要了解現代主義小說,卻又不想看一些裝神弄鬼的作品的時候。有人想讀深刻談論性別議題的小說的時候。有人(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