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鹽分地帶文學】在變與不變的交叉口,以寫作記錄青春—— 南女青年社

【鹽分地帶文學】在變與不變的交叉口,以寫作記錄青春—— 南女青年社

by 林徹俐

最好的青春是勇敢追逐自己所熱愛的事物。有群黑色百褶裙女孩因熱情與理念凝聚,執筆銘刻自我、青春,以及不願被遺忘的片刻與事件。臺南女中青年社( 南女青年社 )在紙本退潮的世代中,堅持以紙本文字來看世界,努力站穩腳步,企圖用文字、以刊物來影響青年世代。

青春最有意義的事

Q:請為我們介紹目前南女青年社的發展狀況?

南女青年社是個小而溫馨的社團,也許不像其他熱門社團成員龐大,但身在這裡的每位社員都是秉持著對創作的熱情參與校刊製作,想透過文字傳達理念,藉由寫作描繪青春的輪廓,用書寫來增添更多色彩。歷屆南女青年會與南四校(臺南一中、家齊高中、臺南二中)舉辨迎新活動與全國編輯交流會,而目前社內正籌備「府城築墨文藝獎」與102期校刊《阡陌》,校刊預計於二○二○年六月出版。


過去時常聽聞學姊講述青年社過去的輝煌和盛況,但是在紙本刊物逐漸沒落,網路興起取代了紙本的時代,這個社團仍集結一群願意執筆紀錄青春與生活的人們,是件溫馨而可貴的事情。即使面臨資金困窘與人力資源匱乏等問題,依然秉持著熱情與衝勁,透過文字關心社會議題的現況、紀錄生活周遭的趣事,正是我們能為青春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Q:社課的運作狀況,例如社團進行方式、閱讀選書狀況、社團反饋是如何進行呢?

社課透過社團指導老師和幹部以輪流授課的方式進行,課程核心是為了培訓社員有足以成為獨立媒體所備的能力,舉凡報導文學、排版、採訪、攝影等都有涉獵,這些課程的訓練目的,都是期許能培養社員們有獨立製作校刊的能力。


寫作部分的課程包含社論、自傳撰寫⋯⋯等,藉由不同主題的撰寫技巧給予不同的寫作方法及訓練。同時聘請專業的老師教授排版技巧,學姊們也會分享採訪心得與如何擬定訪綱。此外,除了製作校刊的必備技能,也有議題討論的課程,希望社員們在撰寫文章時能夠善盡媒體責任,有獨立思考與媒體識讀的能力,讓青年社不僅是因校刊編輯而存在,更是因傳達理念凝聚而成的社團。

Q:在青年社,有什麼是屬於你們的獨特傳統嗎?

我們歷屆的傳統是會與南四校(臺南一中、臺南二中、家齊高中)舉辨全國編輯交流會與迎新,友社間相互扶持,透過交流提升編輯及思考能力,也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校刊議題與編輯刊物各種辛酸史,凝聚更大的前進動力。


另外,有項有趣的傳統是——「吃香蕉」,在招生宣傳片片尾會有幹部吃香蕉的比賽,在宣傳片中也不時能看到香蕉出來串場。因此香蕉像是社團代表物一樣的存在,一屆接續一屆,香蕉從不缺席。

Q:南女有文學獎嗎?同學們是否從事文學創作?以什麼類型居多?散文、新詩、小說或其他。

南女最主要的文學獎為和一中一起主辦的「府城築墨文藝獎」,徵稿分為小說、新詩、散文三類,由於字數限制與時間⋯⋯等原因,新詩組明顯更為受到學生的歡迎,成為投稿熱門文類。

生活中的變與不變

Q:南女校刊的內容風格設計、刊登哪些作品?最新一期雜誌主題為何?

南女校刊內容風格與設計大多是由當屆幹部為主討論出來,每屆皆會討論當期校刊想傳達的理念,並透過不同專題內容呼應校刊主題的精神,讓校刊的理念能藉由多重面向的專題討論而賦予新的詮釋。


最新一期的臺南女中102期校刊《阡陌》,藉由阡陌縱橫交錯的意象,表達身為高中生站在人生交叉口、身在課綱轉換過渡期、站在多變社會的夾縫,以及活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流中,我們如何以自身角度看待傳統文化轉變與制度革新⋯⋯等不同的潮流思辨與社會變遷,並藉此探討生活中各種「變」與「不變」,來反思自己的立足點。

Q:在編輯刊物時,有什麼期許,或是會希望朝向哪一本雜誌的風格走向呢?

編輯刊物遇到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如何在迎合大眾口味與深度探討較冷門社會議題間取得平衡。由於本校校刊採自由購買,作為編輯刊物的社團,也會有銷售的壓力,一方面需要撰寫高中生普遍喜愛的主題,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透過紙本媒體的影響力,讓其他重要卻鮮少人注意的議題獲得更多目光,增加曝光率。


關於校刊內容未來也希望能在兩者間取得共識,期許能在網路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增進紙本刊物的品質,並加深議題探討的廣泛與深度,讓刊物能夠從資訊傳遞者轉變為帶動議題討論的媒體。


校刊風格是各屆幹部的創意與共識集結。未來風格並沒有局限方向,反而期待每期刊物都能有不同發想,有更多精彩的思辨火花,並且讓校刊不侷限在校園事務,而是能成為獨立媒體,將生活、社會與校園連結,不被舊有框架限制。

Q:南女位於臺南,有特別推薦的臺南作家或文學作品嗎?認為臺南有什麼文學風氣是青年社所喜歡的呢?

「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葉石濤這句話,應該最能代表臺南的生活型態,也可以進一步延伸到文學創作的思考。提到臺南在地作家,絕對會被提起的無疑就是葉石濤,臺南更有專門為他所設立的文學紀念館,裡面常設展中有許多他的作品與生平簡介,甚至有手稿展出。


臺南的文學風氣是非常宜人且迷人的,這裡確實是適合喜愛文學、藝術的人適合居住的地方,臺灣文學館輪轉著各式文學相關的展覽,新建好的美術館兩館也各有不同風格的藝術展覽,適合不同領域藝術家和作家,一起在這個慵懶甜膩的城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隅。

南女青年社

透過文字書寫所處世代的多面相的社團,立志做一般青年不會做的事,年輕時做了不會後悔的事。

採訪整理|林徹俐

寫散文的人,生於臺南靠海小鎮—灣裡,喜歡五月天。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原文刊載於《鹽分地帶文學》86期

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86期|新宣言:我們這時代的風土寫作

‧3位風土文學引路人
楊富閔 我是感受臺南故事長大的孩子;柯裕棻 希望它能有一點點,是更接近自己的;洪愛珠  我的臺北,半鄉半城
 
‧10處地方風土書寫
臺南 田運良、彰化 楊錦郁、臺中 蔣亞妮、苗栗 蕭秀琴 、基隆 方梓、宜蘭 吳敏顯 吳緯婷、臺東 馬翊航,高雄 騷夏、金門 吳鈞堯、澎湖 陳淑瑤 
 
從一顆芒果開始的風土文學 謝仕淵;臺灣地方誌的翻騰與開展 黃銘彰 ;尋找臺灣文史寶可夢 鄭順聰
 
‧臺南漫步專門  吳比娜.陳含瑜.蘇子翔
 
楊牧紀念特輯
 
‧名家專欄 陳雪 王浩一 賴鈺婷 謝鑫佑 
‧風土散記 夏瑞紅
‧在地寫作隊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臺式職人 振利工具店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