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邊的房子,是阿公阿嬤的老家,叔叔、姑姑在這裡長大,依照傳統習俗,姑姑們在過年回娘家。阿公阿嬤不在,改由阿祿的爸爸作主,如今阿祿的爸爸也成仙好多年,家人們習慣在年節選一天團聚,在老家客廳架起三張紅圓桌共進午餐。
客廳有一張深褐色的三人座沙發,合成皮革,水氣重,皮面布滿裂痕。阿祿把沙發搬到騎樓空地,重量很輕,一個人就能搞定。牆邊角落堆積灰塵棉絮,他連打好幾個噴嚏,頭髮全部沾在掃把頭的鬃毛上,伸手一把一把扯下來丟進垃圾桶。
鐵路貼近山坡,一年會遇到兩百天下雨,平均年雨量超過三千五百毫米,庄裡的住戶全部在騎樓外搭建鐵棚,連棟的房子鐵棚由巷尾延伸到巷頭。停在騎樓的機車淋不到雨,卻也終年照不到光,窄巷昏昏暗暗,阿祿的運氣好一點,房子位在最後一間,最靠近鐵路最嘈雜,但能瓜分到白天的陽光。
打掃完客廳,阿祿一時想不到還能做什麼,獨自坐在騎樓底下的長凳,凳子用石墩疊起基座,上頭擱一塊狹長的木板。以往過年總是綿綿雨下不停,這天出了太陽,日光下亮晃晃的對號快車從屋子旁邊的鐵橋闖過去,長凳子激烈震了一下。
「會垮嗎?」
打從四十年前就不斷有人問,房子蓋得離鐵路那麼近,會不會哪天一覺醒來就突然被震垮了?
阿祿的阿公沒心思煩惱這個問題,也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一旦住下去就是為了安身立命。不時聽見鄰居埋怨,牆壁裂開一道像蜘蛛網的縫,更困擾的是,每當火車經過整條巷子塞滿噪音,頭一棟房子或許聽不到,但阿祿聽得一清二楚。
「有多吵?」
旁人好奇問起,阿祿試著把腦袋中的狀聲詞全部用上:
「就是一直咧咧叫,不是轟轟叫那種。」
對方聽見忍不住大笑。阿祿不懂是在笑什麼?以前他會追問,接著就被罵笨。後來他學乖了,只要看見有人笑,跟著笑就對了。
在長凳坐了好久,家門口連一副春聯也沒有,每年里長辦公室都會發送,領一副回來分不清上下聯。過年應該穿新衣服,爸爸從小叮嚀到大,阿祿走上二樓尾巴的房間,再度翻開被他塞在角落的袋子,找出一件緞面的藍色上衣,搭配腰圍合穿的西裝褲,打扮一身乾乾淨淨,站在騎樓外等待。等到太陽往上升高,照不進巷子,親愛的家人陸陸續續就要回來,阿祿盯著腳邊的光線又踹又踩,巴不得它能趕快不見。
得獎者介紹
作者|蔡昇融
作者簡介|新北市汐止人,三個孩子是社后與拔雅林混血,日常形影不離,持續從他們身上挖掘光怪陸離的故事,並維持每天手寫日記的習慣。
得獎感言|那天跟著阿粉去認識她成長的鄉土,鐵枝路、巷仔路、溪仔邊、國校,山坡對面的另一頭是海,濱海公路旁邊是火車站,想說的故事不斷湧出來,謝謝鄉土的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