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 2022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2022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 「一個職業要被嫌惡,非常簡單。」眼前這個肩膀厚實的男人,並不是在埋怨。「我的阿爸、阿公,雙手浮腫,一身腥味。每日久站魚攤,雙腿永遠痠麻;說話必定放大嗓門,因為市場裡人聲鼎沸。」以《偽魚販指南 …

  • 何玟珒以《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作為純文學出道作,玟珒的筆是魔杖,民俗、家庭、同志等題材成為小說的魔幻舞台,藉由玟珒的小說視野,讓我們看見存在於尋常社會中的黑色喜劇。 何玟珒一九九八 …

  • 書名強調「流氓」身分,與當時臺灣的戒嚴體制關係甚深。戒嚴下的行政命令、治安條例凌駕於司法審判,在藐視人權的前提下重新劃定了犯罪的定義,以管訓為由限縮人權,大量「製造流氓」,只為能「合法」調度 …

  • 作家賴香吟的最新力作《白色畫像》,藉三篇小說引領我們回望戰後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微小人物的心靈狀態。小說中的清治先生、文惠女士、凱西小姐,其實都是戒嚴體制中極其平凡的身影,但是他們也有內在的為難 …

  • 或許再沒有比地鐵更具小說感的空間了。它如此日常,明亮,卻又如此諱莫如深。何致和的長篇新作《地鐵站》,嘗試以虛構捕捉秩序感的裂縫,生命的脫逸和墜毀。他以小說展開漫長的提問:隧道盡頭迎來的,是希 …

  • 短短一個半小時,從漫遊者聊到集中營、從《惡之華》旁及布列松。意猶未盡,筆記字數已經遠超篇幅。摘一句房慧真隨口引用的,關於哲學家阿岡本:「零度的人,其赤貧代表一種悚然,對於統治形象的凌厲反諷。 …

  • 張亦絢的散文集《感情百物》裡所收藏的文字,是對依然存在、曾經存在,或當時有某一刻不在她身邊之一百項物件的描寫,重建了它們的來由,也重新締結了創作者與彼物件之間的關係。依照她的說法,這可以看作 …

  •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蛻化成一些短句、散文詩、組詩和開闊的行旅紀事,給語言更大的自由,給身體更多迂迴的深度,給詩裡的音樂性、空間調度更繁複的層次,還有掃描QR Code打開朗誦音頻的嘗試, …

  • 「你一直是聽得見看得見的不是嗎?」「不,通靈者看到的只是表象或幻影,而不能進入事物的內在。」「那只有神。」「只有神。」──周芬伶《花東婦好》周芬伶的學生,堪稱一個比一個有戲,也一個比一個身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