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普通生活作家生活 【作家生活】家計簿:文學與理財之間的迷人平衡

【作家生活】家計簿:文學與理財之間的迷人平衡

by 編輯部

家計簿/本期作家

王昀燕是記者,作家也是電影研究者,出版過導演楊德昌專書。近期在 OKAPI 撰寫「文青理財的 50 道陰影」專欄,試圖在文學與投資之間尋找平衡點。成為作家,真的可以養活自己嗎?大概是所有文學人的心頭大哉問。跟著王昀燕一窺理想之外的現實,更走進她的文青家計簿。

Q 只靠寫作,活得下去嗎?

   寫作僅是收入來源的一小部分。我過去會接編輯的案子、同時也從事媒體公關、行銷工作,近期則投身金融保險業。就我的觀察,全職作家不太可能單靠版稅過活,主要還是來自創作補助或演講等活動收入。年輕時的存錢方式就是省吃儉用,住在月租四千五百塊的頂樓加蓋小套房,坐大眾運輸工具、騎 Ubike,一天只吃兩餐,且餐費總計控制在一百五十塊以內。

Q 平時存錢的方法是什麼?

王    我會先計算每個月的固定支出,譬如房租/房貸、幼兒園月費、保險費等。其餘的浮動支出,好比伙食費、治裝費、娛樂費,就以預算的方式做規劃,如訂下每月花費不超過一萬塊的原則。我的收入是浮動的,所以收入減去基本支出,剩餘的錢就全部存下來,不會因為賺得多,就花得比較多。錢存愈多愈好,存下收入百分之十是基本,有本金才能投資。在投資初期,努力增加工作收入、提高儲蓄率是最關鍵的,就像理財專家施昇輝所說:「好好工作、傻傻存錢。」另外,設定儲蓄目標非常重要,譬如:年存十萬、三十五歲前存下第一桶金,我是一個目標意識很強的人,一旦設定目標,就會設法達成。

Q 什麼樣的原因開始接觸投資?

王   我起步的算晚,三十五歲才開始投資股票。對我來說,有沒有生孩子蠻關鍵的,有了小孩、萌生買房的念頭,自然就想賺錢。當時戶頭也累積了一筆不少的錢,眼看定存利率太低,才想轉進股市。我身邊並沒有家人朋友會談到投資的話題,就自己鑽研財經媒體、大量閱讀理財書,搞懂那些術語、操作手法。簡單來說,股票操作是違逆人性的。像是去年三月因為疫情導致的股災,要想作是百貨公司大打折扣,鼓起勇氣進場、耐心等待市場反彈。

(投資股票工具使用的是券商 app,看盤和下單都很方便。)

Q 給投資小白的忠告?

王   最重要的仍是起身行動,不能一直在場邊觀望,這樣永遠無法累積經驗值。投資並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實現理想生活的手段,終極目標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能建立一套創造穩定被動收入的方法,然後把時間挪去做自己喜愛的事,像是閱讀和寫作。

最後推薦三本入門書給《聯合文學》雜誌網站的讀者們:《金錢心理學》/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跟錢好好相處》/薇琪.魯賓,喬.杜明桂;《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本期作家、照片提供|王昀燕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求知若渴之人。當過記者、公關、業務。從前是個文青,著迷於文學、電影、旅行。著有《再見楊德昌》、另主編《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等書。二○一八年開始投資,並且進入金融保險業,意外發現財經世界宏觀、具體、現實得很迷人。理想人生是可以在理性與感性、理想與現實之間求取平衡。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