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一九七四年出生於加拿大溫一九五七年生,是美台人二代,在哈佛大學獲得文學學位後,轉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醫學,行醫幾年後專心在她的寫作事業與育兒生活。《三郎》是她的第一本著作,二○一三年出版英文版後,二○一五年在台灣發行中文版。吳茗秀根據父母經歷過的時代改寫的作品(註),故事背景起字日治尾聲,隨著主角三郎的生命故事緩緩道出台灣戰後的政治歷史與移民美國的經驗。她對於歷史事實的考察十分精確,同時也細心梳理一九五○年代美國航太科技與電機設備的技術氛圍。故事橫跨許多重要的時間節點:包含一九四三的美軍空襲、一九四五的二二八與之後的白色恐怖、再到之後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人類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等。台灣的歷史與世界發展在三郎的生命中構連在一起,呈現在讀者面前。
註:吳茗秀在訪問中提到,父母在很小的時候經歷過二二八,但是只有粗淺的記憶,對於整體事件只有寬泛的認識,許多的歷史事件都是她在寫作過程中研究、考證後,說給父母聽,他們才對自己經歷過的時代有深刻的理解。詳細內容參見吳茗秀的訪談。
三郎學習獨立,渴望從東方威權父母的傳統桎梏下解脫,具有機電專長的三郎在台灣只能擔任修繕收音機的電工。在家族的交換條件下,三郎在自己有興趣的大氣科學與藥學之間抉擇,過程中學位取得的艱難、黨國專制權力的阻撓以及家族的負擔不斷消耗三郎的意志。
圖片來源: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
與此同時,也刻劃台灣與美國技術層級的差異與對比。三郎在一九五七年踏上美國大陸,那一年蘇聯衛星升空,是美蘇太空競賽的冷戰結構中的重要事件。(P.285)兩大國都在衝刺科學與技術,這個歷史時間點在小說中不斷被強調,也說明了技術視野的重要性。
透過赴美的台灣移民的視野看到一九五○年代的美國與台灣顯著的基礎建設的差異,從生活細節如冰箱與冰櫃的差異等,到美國作為航太技術的核心國,作者巧妙地鋪排三郎幼時研讀的日文書籍《地球》與青年時期鑽研的英文書籍《現代無線電》,大氣科學與無線技術的結合,在三郎心裡深根,在美國自由的學術氛圍下結果。
另一方面,三郎不斷強調游離的電子以及跨越海洋的電纜重新成為了新時代溝通的基礎與前提。在溝通聯絡不順暢時,三郎時常會想像電子在穿梭在大氣中的電離層,無線電波穿透其中,再次回到電纜,使他聽到太平洋上台灣島的妻子的聲音,他將自己想像為電子,飛越太平洋,展現出相比傳統耗時的書信傳送,此時的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冷戰軍備競賽的延伸──技術革命擴延到日常生活──軍用的通訊設備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分,人類的視野不只在巨觀的革新航太科學中,備有從太空俯瞰地球的眼界;同時也有微觀如電子居中傳遞的技術眼光。
貫穿《三郎》的台灣歌謠〈補破網〉作於二二八事件後,過去因為歌詞太過灰暗,國民政府認為影射戰爭殘敗的社會景象與政府失能導致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環境,所以遭列禁歌名單。破網難補,面對家庭陰影,三郎不選擇承擔,也沒有放棄,他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努力照顧自己的妻兒。三郎是一九五○、一九六○年代台美學人的寫照,在家族間不受重視,卻堅負家族的責任,如同台灣人在東亞歷史中受到的輕視與壓力,這位台灣三子經歷時代的動盪,想在美國闖出一片天,經歷生活與學業兩方的壓力後終於獲得公允的肯定與收穫。歌詞最後唱道:「今日團圓心花香,從今免補破網」,也暗示這場橫跨戰爭的家族與亞美歷史的心結能夠終告一個段落。
採訪撰文│蔡旻螢
一九九二年生,畢業於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近日確信的人生指引是「歡天喜地,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