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在東京經營著一家二手書、咖啡店和展覽空間並存的book cafe店長中村邦夫,將喜愛村上春樹的讀者匯集在此地,時常舉辦村上讀書會,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大量關於閱讀村上春樹的情報,並將這些情報整理出版了《村上春樹詞典》,深深傳達了對村上春樹的敬愛。
Q:首先想請教關於《村上春樹詞典:一本書讀懂村上春樹世界》的製作過程。如此龐大的資訊量,是如何收集整理的呢?
A:由於在荻窪的閱讀咖啡「6次元」持續舉辦了將近十年的村上讀書會,從世界各地的書迷那邊,得到了相當多樣的情報。
我曾擔任過NHK的節目導播,除了製作過第一個以「村上春樹」為主題的節目外,也到過海外,採訪村上先生所引起的風潮(村上現象),包括台大附近的「海邊的卡夫卡」、「(原)挪威森林」的老闆,以及淡江大學,都為了採訪而前去拜訪過。
種種機緣下,與法國Strasbourg 大學的Bechler教授,以及丹麥的翻譯家Mette Holm女士保持著交流,而哈佛大學的Jay Rubin教授的活動,也是在6次元舉辦。此外,到了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發表前夕,代表村上先生受媒體採訪的機會也增加,自然對於村上先生,越來越了解。
(來自於海外與村上相關的採訪請求,一年大約有一百多次,最近大部分都拒絕了)
至於圖書部分,關於村上春樹的所有書籍、雜誌,以及外文翻譯本,走訪過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的書店採買搜集,加起來收藏了數千冊,大概在日本,僅次於村上春樹先生本人了。
Q:正如本書的宣傳文案一樣,「加深對於村上作品以及作家本人瞭解的一冊」,對於此書的完成度之高,感到十分欽佩。中村先生自己,是如何期待讀者的反應呢?而實際上,又得了什麼樣的回饋?
A:感到有趣的是,村上迷真的遍佈世界各地,然後這些喜歡文學的人們,(在疫情之前)特別飛來日本,來6次元朝聖。
由於出版過《從散步感受村上春樹》、《村上春樹語詞典》,以及去年的《從村上春樹,學習「動人文章」的47樣法則》等書,村上作品的研究者與翻譯者,包括捷克語、土耳其語的翻譯,都經常來6次元光顧,在我們之間,形成很有意思的共鳴現象。
Q:村上食堂、BAR、動物館、圖書館等等,這些在章節之間加入的小專欄,用不同的切入點,構築村上春樹的世界觀,對此感到格外有意思,越讀,就越想要知道更多有關村上的事物。您曾說過,「村上春樹的小說,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對於中村先生來說,「村上春樹 life style」具體而言是怎麼樣的概念呢?而中村先生自己,又是如何實踐村上春樹的美學?
A:蠻多的人,會過著所謂的「文青」式生活。而就我的觀察,受影響而開始寫起詩歌與小說的人也不少,甚至,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在集英社出版過《貓思考》這本小說,文風,或多或少受到了魔幻主義的影響。
此外,由於村上春樹的書,「讀完之後,想跟誰一起討論」是一大特徵,連帶地讓讀書會的文化,在全國各地開始普及,並形成新的文學生活場景,這可說是村上春樹現象中,特別有趣的部分。
一般的讀書會,通常在兩到三個小時結束,可是村上春樹的讀書會,大概得花十二個小時。甚至還有結束不了的時候,就會變成兩天一夜合宿的形式。此外,為了更加理解村上春樹的美學,也會舉辦「村上文學散步」「音樂聆賞會」或者是「登場的食物品嚐餐會」等等。
Q:「6次元」這個空間,對於村上春樹的書迷來說,有怎麼樣特別的意義呢?在裝潢設計上,有什麼靈感是來自村上春樹的小說嗎?
A:荻窪的「6次元」,其前身,是與村上在國分寺經營爵士酒吧同時期開幕的「梵天」,一樣是爵士酒吧。五十年前的爵士吧,現在幾乎都不存在了,所以如果要追尋當初孕育出村上文學的中央線與爵士文化的話,這裡的空間,算是一個源頭。
無論是彷彿被樹材包圍的內部裝潢也好,或者是選書,都意在作為村上文學世界觀的體現。而由於夾在道路與鐵路(中央線)之間的三角地帶,店體呈起司蛋糕的形狀,讓它更增添了一些不可思議的圖書館之色彩。
Q:假設能夠在村上的小說裡登場,想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或者是想要跟書中的什麼角色,進行怎麼樣的互動?
A:如果能在新作品中登場,希望能扮演「書店的店主」這樣的角色,談論「書本,是什麼」之類的話題。上個月在NHK出版發行了「尋書冒險記(譯註:本の世界をめぐる冒険,標題致敬《尋羊冒險記》」這本書,所以,想要更徹底地討論「漫遊書海」這件事,也想聊聊書以及書店的未來。
Q:如果要以「村上春樹」為主題設計菜單,那我們可以期待看到什麼樣的菜色呢?
A:(雖然不是新設計,)實際上已經做過「在鬆餅上淋上可口可樂」這道料理,在舉辦「《聽風的歌》讀書會」時,必定會端出來讓大家一起享用。
Q:下次如果遇到村上春樹本人時,想跟他說什麼呢?
A:想要跟他聊聊,村上文學在台灣引起的風潮與討論呢。比如說賴明珠的翻譯很受歡迎啦,有賓館叫做「挪威的森林」啦之類的。
Q:最後,請跟台灣的讀者打聲招呼吧。
A:時常去台灣,也一直深受台灣影響,特別是從台北中山「田園城市」的 Vincent(陳炳槮)、台中「佔空間 Artqpie」的AJ(張宗舜),或是好樣VVG 的Grace 等人身上,得到很多刺激,十分尊敬他們。此外,「朋丁pon ding」與「Boven雜誌圖書館」,也是我喜歡去的場所。
採訪|編輯部
撰文、圖片提供|中村邦夫 Kunio Nakamura
一九七一年生於東京。為影像導演、book cafe「6次元」店長。著有《打造人們集結的「連結場所」方法》(CCC Media House)、《用散步感受村上春樹》(鑽石社)、《Parallel Career》(晶文社)、《金繕手帖》(玄光社)、《貓思考》(Home社)等著作。
翻譯|施清元
台大醫學系畢,卻因為一首歌,以及一張專輯封面的感召,現在在東京從事設計業,並掛著自由撰稿、攝影以及饕客的頭銜,流連於日本各地大眾酒場。
中村邦夫
【實體雜誌訂購】
【本期雜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