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文學與美術縱情共舞的漂亮舞台|臺南市美術館的跨界或火花

文學與美術縱情共舞的漂亮舞台|臺南市美術館的跨界或火花

by 林昀熹

在這個跨領域連結趨勢當道的時代, 美術館裡除了平常印象中的「美術」,還將發現什麼可能? 剛滿五週年的臺南市美術館極盡所能地「玩」給你看!

單是由甫開展的《 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四百年》這個展覽名稱來看, 雖然從副標題還可以猜得出應與今年台南傾全市之力以各種形式紀念與回溯的「臺南四百」有關, 但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縮寫VOC直接稱為「沃克」,乍看之下很像電玩名稱的展覽名, 卻也透露出這座美術館活潑的思路。

以全民美術館為定位的臺南市美術館,追求縱深也開拓寬度,有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聯袂合作、展出世界級文物的《千載南逢——故宮國寶佇臺南》(二〇二三年底),也有與東海大學合作策劃的建築主題《陳其寬:雙曲・交響》大展,有以品牌經營的角度出發,探究臺南知名廟宇畫師家族創作足跡的《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承繼者》,更有呈現臺、日二國心智障礙者高度創作力的《藝術是自由的力量》。除了策展,臺南市美術館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合辦國際年會,同時也規劃各種文化美感輕旅行、藝術開門、宮廟集章活動、桌遊開發、Cosplay、質感市集等各類豐富面向的活動,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體驗臺南藝術的魅力。

南美館三月底開展的《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四百年》,是首次同時於南美館一、二館展出的大展。

林館長希望館內的每位營運團隊同仁,都能當自己是館長,建立起對南美館的認同與共識,集中火力打出一支漂亮的臺南藝術品牌。 (攝影/吳雪燕) 

臺南市美術館今年一月歡慶五周年,邀請屢獲殊榮的設計師聶永真(左)以臺南巷弄意象創作主視覺,右至左為館長林秋芳、南美館董事長趙卿惠。

緊接著今(二〇二四)年六月,臺南市美術館更將出現文學作家對談盛會:聯合文學基金會與勇源基金會將在臺南市美術館舉辦一場由作家郝譽翔教授主持,邀請兩位同為新生代作家兼劇作家的楊富閔(臺南人)與他的大學同窗周紘立(臺北人),以「夢、女力與文青——我們的臺南/臺北家族書寫」為主題進行二城對談。

美術館中出現文學對話很跳躍嗎?甫就任滿一年的南美館館長林秋芳表示,美術與文學皆屬藝術的範疇,精神上具有相同性,更同樣是塑造生活美學的重要元素,自然是相通的。「其實我跟文學界已經有三十年的因緣了。」原來她在國家藝術基金會任職期間,主管的就是全國文學、美術的獎助業務,舉凡藝術家、文學家及當年熟識的評審,如今皆為大老,彼時受補助的對象,現在也都已浮上檯面,成為藝術或文學一方之霸;因此美術界與文學界的連結,對於林秋芳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況且「書畫同源!」林秋芳以藝術家的身份說。

多數人只知林秋芳藝術文化行政資歷豐富: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宜蘭美術館開館館長、跨國藝術公司臺灣暨亞洲區總經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從東西方傳統到當代藝術,從純藝術到文化產業的投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策劃國際與臺灣文化文創展覽、博覽會、舘所和園區營運行銷,活力豐沛地推動臺灣藝文與跨域進展。

然而林秋芳也是一位在澳洲、法國、越南等國家都舉辦過個展的藝術家,並且與夫婿陳永模先生同為水墨畫家。她說:「過去傳統水墨畫繪畢一定會落款,也一定會寫一首詩,或是書寫一段創作故事,這就呈現了文學。尤其在古代若沒有文學底氣,就稱不上懂得水墨畫,因為『書畫同源』!」林秋芳補充說,畫得好之外,詩文對於畫作的描述力同等重要,而書法功力也需相當,否則單是落款署名就可看出筆下功夫,她笑說:「更不用說用印影響到畫面的張力與平衡⋯⋯,可說處處都是學問」;林秋芳也不斷追求突破,近年以版畫的型態與材質呈現水墨畫,在藝術行政領域,不論是民間或官方、傳統到當代前衛,將各種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官方或第三部門連結,同樣不斷碰撞出各種創新模式,因此文學出現在美術館,一點都不違和。

由聶永真親自操刀設計的南美館五週年主視覺,「5」字擷取臺南巷弄意象,結合美術館與城市文化。

林秋芳進一步表示,在鋒鋒火火的「臺南四百」之後,臺南市美術館展現早期榮光,也將視角拉向臺南北部與臨海偏鄉的離散藝術家。

南美館正積極籌畫臺南鹽份地帶美術之異鄉藝術家迴游返鄉計畫,結合鹽分地帶文學進行在地連結,動態活動與靜態展示並行。尤其除了企業家之外,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許多對於臺灣藝術文化至關重要的人物,其實都是出身於臺南鹽分地帶。例如身兼藝術家、人類學家與我國文化政策奠基者的陳奇祿,就是臺南將軍人;而受其影響至深的藝術家黃才郎,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對於臺灣美術政策與教育有卓著貢獻,也是出身臺南佳里。

從美術的角度看鹽分地帶文化,可以從日治時期談到當代,也可以從藝術創作談到美術政策。無論如何連結,臺南市美術館要做的都是藉由瞭解過去與過程,帶動當代人繼續創作,不斷啟發未來。

採訪撰文|林昀熹

天主教基督徒。在融合著來自廣東沿海、曾文溪畔舊聚落與眷村文化中長大的臺南人。自由撰稿、企劃者與平面出版品製作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告組畢業。常接觸的領域包含藝術策展、文化休閒、城市情報、劇場等。家住臺南。

圖片提供|臺南市美術館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