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榕幫,由 Leerix(李瑞)、士賢與 WarrenK(華辰)的三人饒舌組合,以臺南為養分,醞釀出獨具風味的南方嘻哈。
本次專訪,選在隱身巷弄的老宅咖啡「聶樓」,是他們製作第二張專輯視覺的所在地。春日時節,重返這片熟悉的場域,點上熟悉的蛋蜜汁,攪拌回憶片段,如同他們的歌詞所述:「無法克制衝動的甜頭/無來過臺南/莫講你食過甜」他們即將分享眼中的臺南──一座飽含故事與甜蜜滋味的城市。
榕幫與臺南的淵源,起自成功大學嘻哈研究社。團員三人,分別是士賢、Leerix(李瑞)與WarrenK(華辰)。三人組的誕生,則與士賢擔任社長時期密不可分。
在臺灣,許多大學設有嘻哈研究社,但成大嘻哈研究社的處境卻有些特殊——儘管臺南是南部嘻哈的發源地之一,資源卻相對匱乏。最初,為了尋找合適的講師來開課,士賢和夥伴們四處碰壁;最後,他決定改變策略,將重心放在「交友」與「交流」上。儘管偶爾還會邀請專家分享DJ知識與技術,但最核心的活動,是每週三晚上在系館的頂樓,一群人圍聚在一起,播放音樂、暢談創作。「當時覺得這一切都很自然,沒什麼特別的。」李瑞回憶道,「但回頭看,這些日子,其實支撐著我們一路走到現在。」
1.江川肉燥飯
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 60 巷 3 號
11:00–19:00 (週二公休)
這家店位於國華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臺南的一級排隊戰區。但因為不在街內,我們車子可以停好、下車,直接外帶。最推薦滷排便當!一定要加肉燥!
2.阿棠牛肉湯
臺南市中西區尊王路 93 號
11:30–22:00 (週一公休)
華辰是臺南人,臺南總覺得家裡附近的食物最好吃。但有次姪女帶他來吃(當時還沒有大排長龍)覺得驚為天人。最推薦蒜頭牛肉湯,非常濃郁好喝。
榕幫的名字,同樣源自嘻哈研究社。大約十年前,全臺各地的新興嘻哈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成大嘻研社若要在其中脫穎而出,就不能僅僅以「成大嘻研社」自稱。於是,士賢靈機一動,想到蛋堡當年組成的「竹幫」,其名稱起源於南一中。
既然成大就在南一中對面,校園內又有一座榕園——於是,「榕幫」便順理成章地誕生了。
「其實,一開始『榕幫』只是我們這群人的別稱,並非團名。」士賢說。「直到演出半年、一年後,我們三個人的想法逐漸明確──社團總有一天要交棒,但我們還想繼續走下去。於是,我們決定把榕幫當成真正的音樂團體來經營。」
3.聶樓
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 60 巷 3 號
11:00–19:00 (週二公休)
進門就有一個很cozy的氣氛,有一點家的感覺。我們第二張專輯的視覺設計就是在這邊製作的。首推蛋蜜汁加香蕉蛋糕,有外面吃不到的風味。
4.大勇街無名鹹粥
臺南市中西區大勇街 85 號
04:00–13:30
有一次,華辰感冒時來這裡吃了一碗鹹粥,滿身大汗後,身體竟然好了大半。推薦「招牌鹹粥」,一碗七十五元,裡頭有蚵仔、虱目魚肉,料多實在,湯頭鮮美,價格也親民。
5.老泰羊肉
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 206 號
17:00–01:00
如果你人在市區突然想吃羊肉,這裡是個可以輕易到達的地方。最具代表性的餐點是羊肉意麵,還有推薦豆乳雞和藥膳羊肉湯,這是我們必點 set。
榕幫至今正式發行的專輯共有三張:《甜蜜城市》(2017)、《春化作用》(2020)與《根》(2023)。前兩張專輯比較強調個人的生活與成長,而到了《根》,則轉向國族認同與集體記憶。問及為何出現如此轉變,士賢笑說:「與其說是轉變,不如說是『終於準備好了!』」他們解釋,《根》的概念先於《春化作用》,甚至比《甜蜜城市》更早成形。
榕幫常聽美國東岸九○年代的饒舌,比較多抗議性、議題性強的主題,對他們而言,嘻哈就是在反映種族、族群會遇到的、需要對抗的權力不平等。「嘻哈對我們來說,從來不是單純的娛樂,而是一種回應現實的方式。」不過,榕幫也坦言,一路走來,並未正式拜師學藝,三人說他們在《根》以前的作品,從編曲、創作、錄音、寫詞、後製,每一步都是「自己來」;因此,《根》之前的作品,更像是自學階段的成長記錄──練功、試錯、摸索如何把音樂做得更完整。
直到《根》,三人才感覺「準備好了」。
「我們終於覺得自己可以做出更完整的突破,終於有能力,把當初最想說的話,說出來。」士賢解釋,「這裡的『能力夠了』,指的不只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對音樂創作流程的掌握。如何怎麼編曲?怎麼寫詞才更有趣?怎麼配器、錄製、製作?這些經驗累積起來,讓我們終於有自信去完成一張從零到有的專輯,並且用最理想的狀態來實現它。」
6.城邊真味鱔魚意麵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 235 號
11:30–14:00;16:30–22:00 (週一公休)
隔壁就是東門城圓環,是華辰從小吃到大的老字號。這家料理鑊氣十足,當然也是有甜──如果不甜,華辰應該會不習慣。不過,我們很想問老闆,鱔魚為什麼都會跟麻油豬內臟一起販售?但他們太忙了,不敢問。
談及如何將春日的臺南化為創作靈感,榕幫三人表示,二○二○年發行的《春化作用》是最貼近自身感受的作品,也是最「向內看」的一張專輯。「春化作用」這個關鍵詞,則源於一次偶然的靈感。二○一九年的冬天,士賢因感到有些無聊,便開始每天編一首歌,累積幾首後,他突然想到:「或許可以把它做成一張專輯?」尤其是其中一首〈冬天〉,是他特別喜歡的作品,而當時正值冬季,是以興起了「以此發想一整張作品」的念頭。
某天深夜,士賢突然想起自己高中讀三類組時學過的生物概念:某些特定植物(通常是多年生植物),需要經歷冬天的低溫處理,冷過之後才能會開花結果──這個過程,正是「春化作用」。「當下我就覺得,這跟我們創作時的心態很像。」士賢回憶道,「從冬天開始,到春天結束。大多數作品裡,春天是象徵開始,但對我們來說,它代表結束,一個過程的完成。」
7.光明街肉燥飯
臺南市東區東興路 193 號
05:30–12:00(賣完為止,每兩週隨機店休兩天)
以前士賢有陣子因為常忙畢製,總是快清晨才能回家。半路經過去吃,菜單上都是澱粉炸彈,最喜歡的 combo 就是肉燥飯和麵羹。
8.日曜日オムライス
臺南市東區育樂街 158 巷 24 號
17:30–23:30(週二公休)
很好吃,老闆是臺中人來臺南追尋自己的夢想,是一家很有風格、個性的日式蛋包飯料理專賣店,首推肉醬蛋包飯。
而《甜蜜城市》,則是以味覺作為切入點,描繪對臺南的感受。「美國的饒舌歌手很喜歡幫自己的家鄉取綽號,」士賢說,「我們也想幫臺南取一個。但老實說,臺南好像沒有什麼很酷的綽號⋯⋯後來直覺想到,大家對臺南的印象就是『食物很甜』,於是『甜蜜城市』這個主題就這樣出現了。」
說到甜味臺南,榕幫成員們的感受相當深刻。士賢表示,像他這種外地到臺南的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被某個食物敲醒。李瑞大笑同意,說:「我第一個被衝擊到的是鱔魚意麵!以為是鹹的,結果一入口直接來一個爆擊!」
9.老丘茶鋪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 105 號
10:30–21:00
茶鋪的命名邏輯都滿智障的,有一些直男式的黃腔。例如甘蔗檸檬青茶取名叫甘檸涼青,蕎麥奶茶取名叫蕎奶。推薦漁光島衝浪手、橙綠。不過我們都點「特調」──也就是甘蔗加溫熱水,非常開嗓、護嗓。(菜單上沒有)
「應該發展一個詞叫做 sugar gank,甜蜜爆擊!」李瑞笑說。
這份「甜蜜爆擊」,貫穿整張專輯。《甜蜜城市》中〈甜的〉描寫甜蜜的回憶與感情,〈鹹的〉則刻畫城市的陰暗面與失落的情感。榕幫透過「味覺」來建構這張專輯的敘事。「本來還想再寫一首叫做『苦的』,」李瑞說。「但沒有『酸的』,」士賢補充,「因為臺南根本吃不到什麼酸的東西吧?可能是我個人討厭酸,所以潛意識裡就把它刪掉了。」
「另外,〈不甜的〉那首歌算是小抱怨啦,」李瑞補充,「畢竟臺南也不是完美無瑕,總有一些我們不習慣的地方——但因為愛,所以會嫌。」看來,這座甜蜜的古城,未來仍將源源不絕地為榕幫提供創作靈感,讓我們拭目以待。
10.赤崁中藥行
臺南市中西區赤嵌街 45 巷 3 號
20:00–02:00(週一公休)
中藥行改建的酒吧,復古情懷的裝潢。他們賣的酒也和中藥有關係,有枸杞、當歸加上茶、藥材之類的。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11.永福邸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 197 巷 3 號
20:00–02:00(週一公休)
跟「赤崁中藥行」是同一個老闆,這裡的調酒比較符合一般年輕人會喜歡的口味,酸酸甜甜的居多,是夜生活的好選擇。
Q1 對臺南春天的第一印象?
士賢:像是落日的時候,很chill。
李瑞:第三張專輯《春化作用》。
華辰: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吧!
Q2 最常在臺南吃的店?
士賢:開元路無名虱目魚的肉燥飯。
李瑞:東門路的新鮮牛肉湯、府前路的阿龍意麵!
華辰:我是臺南人,最常吃阿義碗粿。
Q3 在臺南很想做但尚未/未能做的事情?
士賢:結婚、生活。
李瑞: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臺南吃到很好吃、很感動的牛肉麵。
華辰:地點還不確定,但我希望能在臺南辦超大的榕幫戶外專場!
採訪撰文|林巧棠
臺大外文系學士,臺大臺文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二〇二〇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譯作《年少友人》、《好女人的心意》、《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
攝影|Rafael Wu
場地協力|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