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之年,與書相伴,心靈的旅讀隨時出發。由聯經書房‧上海書店策辦的「旅讀書城」活動,邀請上海各書店達人分享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無論它是疫情期間的居家良伴,是心靈安定的慰藉,還是引領想像的一扇窗,隨著愛書人的文字一起見證「閱讀的力量」。
疫情當下,居家隔離,對於生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對志願者的付出感恩於心,對醫護人員的敬意又多了幾分。為網路上溫暖人心的事情所感動,也為那些令人沮喪的事情感到焦慮。於是再度翻開《獅子之家的點心日(閱讀更多)
大疫之年,與書相伴,心靈的旅讀隨時出發。由聯經書房‧上海書店策辦的「旅讀書城」活動,邀請上海各書店達人分享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無論它是疫情期間的居家良伴,是心靈安定的慰藉,還是引領想像的一扇窗,隨著愛書人的文字一起見證「閱讀的力量」。
疫情當下,居家隔離,對於生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對志願者的付出感恩於心,對醫護人員的敬意又多了幾分。為網路上溫暖人心的事情所感動,也為那些令人沮喪的事情感到焦慮。於是再度翻開《獅子之家的點心日(閱讀更多)
阿爾貝·加繆是20世紀法國作家,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總以人道主義和人的尊嚴問題為核心,作品中呈現了他直面慘澹人生的勇氣和他(閱讀更多)
唯一讓你活下去的東西,其實會慢慢地殺死你。就像孩子對於父母,成功對於藝術家,太高的山脈對於登山者,寫作對於賈斯帕·格溫。他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但他的痛苦卻並沒有減少。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角色(閱讀更多)
2022年春節,拜讀了莫言老師的《蛙》,當時是一口氣讀完的,那酣暢淋漓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深。 2022年3月初疫情襲來,在書店購買了莫言老師的《生死疲勞》,至今仍覺得很慶倖,帶了這本書回家陪(閱讀更多)
每一部童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會隨著你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小王子》就是這麼一部老少皆宜的童話故事,使人百看不厭,書中細微的美好和哀傷仿佛紮入了心底,讓你去銘記,去思考。 (閱讀更多)
3月以來,上海被疫情籠罩。面對每天攀升的感染者數量,聽到各種求助的聲音,每天忙於搶菜、團購……心中的無力感油然而生。此時,我打開《鼠疫》,試圖從閱讀中尋找力量。 《鼠疫》是法國作家加繆的代表(閱讀更多)
疫情封控期間,我聽了梭羅的《瓦爾登湖》,在樊登讀書聽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先聽再讀這本書,對我有著很大的觸動和釋放。 《瓦爾登湖》這本書不太好讀,文中大量細節描寫,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閱讀更多)
也許你不知道羅伯特·卡帕,但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要是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正是這句話,激勵了一代的戰地記者,他們手無寸鐵,卻以照相機為武器,沖在苦難的一線戰場,告訴(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