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新鮮推薦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太空人〉教學記

【當月精選】〈太空人〉教學記

by 何致和

「詩選及習作」第一堂課,我走進教室,滿堂學生抬起頭,視線跟著我移動。新學期剛開始,在彼此還不熟的情況下,教室異常安靜,他們似乎在等待我先開口介紹自己和這學期的課程。我花了點時間操作資訊講桌設備,然後走到講台中央。此時,投影布幕出現一架紙飛機,教室響起一段鋼琴和吉他前奏,接著是一名男子溫柔的歌聲。

寂寞的太空人,

當你回到陸地,

回到平凡而不凡的生活裡;

原本面無表情的學生,好多人剎時睜大眼睛。「吳青峰欸!」有人叫出聲來。我面露微笑,一語不發,跟全班同學一起聆聽這首歌。

某一刻,或許,

你會在漆黑的夜裡,看清,

我曾在那,為你兀自亮起。

每個中文系都有詩選課,研究的多半是古典詩詞。文藝創作組的詩選課不同,重點在現代詩的欣賞和習作。根據過往對學生的調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學覺得現代詩很深奧、晦澀、看不懂。不過也有相同比例的同學,認為現代詩很簡單、很自由,高興怎麼寫都可以。到底什麼是現代詩?現代詩該怎麼讀怎麼寫?一直是這堂課必須面對的問題。

而你看見的星,

已是數千年前死亡的

和你一起的我,

和我一起的你;

和我們曾經明滅的愛情。

歌曲結束,同學目光滿是好奇,不知道為什麼詩選第一堂課要聽這首歌。我不慌不忙問:「這首歌好聽嗎?」

「好聽。」

「如果你們覺得一首歌好聽,會不會只聽一遍就不聽了?」

同學紛紛搖頭。

「很好,詩也是一樣。」我說:「讀詩和看網文不同,不能只讀一遍就過去了,必須反覆閱讀,同時也要像唱歌一樣唸出每個字的聲音。」

已故美國教授 Laurence Perrine 在他那本著名的文學教科書 Literature: Structure, Sound and Sense 中,揭櫫了幾點讀詩的基本方法:反覆閱讀一首詩,理解詩中的每一個字,用可聽見聲音的方式讀詩,留意詩人說了什麼,以及試著大聲朗讀。我先和同學分享了這些概念,再按 Perrine 教授書中的提示,請同學想一想這首歌是誰在說話?在什麼情境下說話?還有這首歌的中心意旨為何?

同學很快就回答出上述問題,但對說話者是誰有一些爭論。

「說話的人是月球。」

「是宇宙中的一顆星星。」

「應該是某顆恆星,因為它會發光。」

「作者不一定等同於說話者,你們都很清楚這點,非常好。」我提出我的想法。「這首歌的說話者應該不是月亮,而是距離我們相當遙遠的某顆星球,對一位曾搭太空船前來造訪的人類說話,時間點則是在這位太空人離開後……」

「老師,這是不可能的。」有同學舉手。「歌詞說這顆星球的光在數千年後才抵達,表示它和地球的距離有數千光年,太空人根本不可能去到這麼遠的地方。」

「你說的沒錯,很有科學邏輯概念,」我說:「只是我們欣賞文學作品,尤其是讀詩,就不能把科學和現實放在太前面的位置。否則認真追究起來,星星也不可能開口說話,這樣就不會有擬人法的修辭了。」

詩歌欣賞的初步是找出說話人,判斷這首詩的意旨,然後就要看作者用了什麼手法來達成。這首歌的題旨不難分析,因為有「我們曾經明滅的愛情」這句,讓同學一致同意主題與愛情有關,更精確的說,是已逝去的愛情。

曾經那麼靠近,你的舞蹈,無重力,

在對談如絮、彼此牽引的日子裡。

無重力下舞蹈之輕盈,戀人的絮語,宛如萬有引力的牽掛和吸引,吳青峰把戀愛中的感覺寫得極好,但我不急著說這些,打算慢慢引導讓同學自己發現。於是我問剛才發言的學生:「你說這首歌說的是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因為現實環境迫使其中一方放棄。請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這很明顯呀,應該沒人看不懂吧?」

「有證據嗎?」

「裡面有提到『愛情』,還有『離去』。」

「除此之外呢?」

這位同學可能太緊張,一時回答不出,我便再問他:「你看懂了這首歌詞,那能不能告訴我這首歌寫得好或不好?」

「我覺得寫得非常好。」

「理由是?」

「因為這是吳青峰寫的,我從蘇打綠時期就喜歡他的歌。」

全班哄堂大笑。我等笑聲停下,才對大家說:「除了品牌和忠誠度,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讀懂一首詩,藉以判斷詩的好壞?並且是現代詩最有趣也最值得細細玩味的地方?」

「意象。」有個同學怯生生說。

「非常好,」我說:「這正是給各位聽這首歌的主要原因。」

詩人蕭蕭說,意象是詩的第一個面貌,而美國詩人 Mary Oliver 則解釋意象是以此物來表現彼物。很多人之所以覺得現代詩晦澀難解,往往就是卡在意象這關。在〈太空人〉這首歌裡,吳青峰並沒有直接講述愛情,而是以一系列相關意象間接呈現。我花了點時間介紹意象基本的製作方式,然後請同學找出這首歌裡面的意象。

只是可惜,我的環境無水、無氧氣;

我的重聽,以為你說「繼續」,原來你說的……

是「離去」。

「無重力」、「環境無水」、「無氧氣」……同學很快挑出了幾個意象,都和宇宙太空有關。「很好,這些意象表面是外太空環境描述,卻間接表現出說話者自卑、哀怨與被拋棄後的孤獨狀態。」我開始對同學解析吳青峰如何運用這些意象呈現這首歌的主題,例如以星光「明滅」形容愛情的開始與結束,以引力有無訴說出情人在愛中輕盈自在又彼此牽掛的感覺。我特別喜歡「而你看見的星/已是數千年前死亡的」這兩句,吳青峰利用宇宙中星球的距離,完美結合了前三句「某一刻或許/你會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我曾在那為你兀自亮起」。因為距離遙遠,所以訊息遲緩接到,加深事過境遷才恍然發覺錯過真愛的感傷。吳青峰善用意象的相似性,把分手的戀人比做星球和太空人的關係,用一連串相關的意象,寫出錯過愛的唏噓。

聽我長篇大論談起現代詩的意象,有些同學一臉專注地聽著,但也有不少同學目光渙散,心中可能在嘀咕這個老師說的又是「藍色窗簾」。所以我再播放一次〈太空人〉,與同學一起靜靜聆聽。

在吳青峰的歌聲中,我沒說出口的是,詩是一種言少意廣的藝術,這首歌除了愛情,也寫出了訊息發送與期待被接收的心情,而這正是我在教學現場的感受。我不知道這堂課能給他們多少即時的收穫,或許我談的這些東西,他們會覺得虛無漂渺。或許他們會和當年的我一樣,要等到離開校園多年,一切人事境遷全非之後,才會想起曾有這麼一堂詩選課的老師和他們談過現代詩的意象與讀法。

但這又何妨?正如吳青峰歌中所言,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展開飛行,重新與詩和文學親近。

或許我們會再相遇

當你鼓起勇氣飛行

文|何致和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寶島小說獎、聯合報文學獎等。曾任出版社編輯、專職譯者,現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專任助理教授。著有長篇小說《白色城市的憂鬱》、《外島書》、《花街樹屋》。譯有《戰爭魔術師》、《時間箭》、《白噪音》等多部英文小說。

■ 2020十一月號|433期  ■

「放一顆星球/在你的眉頭/等你開口/再長出宇宙」從第一首作品〈窺〉到蘇打綠樂團,再到個人專輯《太空人》與《冊葉一:一與一》,同時也為多位歌手作詞譜曲。歌手青峰創作詩歌的時間已超過二十年,其詩意之鍛造,歌詞之嶄新,無疑是當今台灣樂壇最獨特的聲腔。
 
本期重啟兩天一夜訪問形式,邀請青峰的大學教授,現任教清大台文所的詩評家李癸雲,與青峰靜心做最深入的文學談話。以及由十二位當代青年詩人自選青峰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歌詞分析。說著「寫出每首歌的當下,我已經死了」,將內心詩意幻化為歌的青峰。或許連他本人也不知道,那些他細心接枝結果,人們熱愛著,歌頌著的詩詞裡究竟藏匿了什麼。
 
【本期雜誌介紹】

《聯合文學雜誌》NO.433:青峰兩萬字長訪談

You may also like

2 comments

CHOUHSIAOPING 2020-11-05 - 20:53:44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為我了解青峰作品打開一扇窗,但不知道為什麼這篇文,沒有收到433期雜誌裡呢? 這篇文章才是我最期待解析青峰作品的版本。

Reply
編輯 網路中心 2020-11-06 - 14:23:24

謝謝!這篇是網路限定的小彩蛋喔!

Reply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