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文化桃園】多元族群的發聲練習 以數位賦權,追求社會平等的一種嘗試:專訪楊禮琳

【文化桃園】多元族群的發聲練習 以數位賦權,追求社會平等的一種嘗試:專訪楊禮琳

by 吳孟倫

以科技為媒介,弭平數位資源的不對等,讓個體成為自己生命故事的敘事者,重構自我認同感。楊禮琳希望創造的數位平權是,「透過科技創新與由下而上的社造參與降低社會上相對不公平的門檻,進而提升社會公平性和公民參與性,用最小的成本提升公共利益。」藉由 Podcast 節目讓大眾從聆聽、理解多元族群開始,緩慢但堅定地消弭偏見,實踐她始終相信「不一樣,都一樣」的平權願景。

2020年,楊禮琳結束在國外旅居十五年的生活,回到臺灣。熟悉又陌生的家鄉讓她徬徨,自己宛若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住民,很用力地想要融入社群。因為想找到在地歸屬感,她在青埔社區創了Line社群,認識新朋友的同時也辦社區活動。 

純粹的起心動念,卻讓她誤打誤撞走上了社區營造的路途。「第一年做社造因為價值觀與共識不夠,做得很痛苦。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不同的社造伙伴,在社造夥伴、家人與鄰居的陪伴下,支持我繼續做下去。」 

今年是楊禮琳投入社區營造的第三年,她在社造夥伴們無私的舉動與執行計畫的過程裡明白社區營造之於自己的意義,在做社造時,我實際地跟有溫度的人互動,看見他們真實的生命故事。我發現其實感動無所不在,這會讓我覺得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有價值的。但若要能堅持,需要結伴前行。」

留下自己的聲音,長出自己的樣子

2021年桃園社造家族展開協力行動方案,同為多元平權家族夥伴的楊禮琳與「桃園市築夢家族社區兒童發展協會」串連,透過數位媒介和共學培力,共同錄製「雁行之旅」 Podcast 節目,訴說慢飛兒們的生命故事。

楊禮琳回憶,錄製過程中被一位寄養家庭的十一歲孩子深深感動。「我沒有想過一個孩子這麼小,在面對電腦進行剪輯工作時這麼認真,我感受到他渴望把這個技術學起來的急迫性。」為了保障寄養家庭的權利與安全,政府規定寄養家庭的孩子在一定期限內若無法被下一個家庭收養,就得回到統一的機構裡安置。若孩子未滿十八歲,依法規定不得與原先的寄養家庭交換聯繫方式。

小小的孩子,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好不容易與每一位新家人們建立起的情感,隨時都可能在說出再見以後,便再也不見。秀雪老師談起這件事,語氣裡滿是心疼與感慨,「他那麼急著想學會,是因為他想要透過這個技術,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永遠與曾經的人們保持聯繫。他害怕我們遺忘他。」

那一刻楊禮琳被孩子的信念感動,也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長出了力量,「孩子曾擔心自己成為一個孤島,可是透過數位介入,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他能自由地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留下自己的聲音,讓曾經的連結不再被輕易抹掉。」

楊禮琳與「桃園市築夢家族社區兒童發展協會」串聯,共同錄製「雁行之旅」podcast節目。(楊禮琳/圖片提供)

以數位為媒介,找回為他者服務的力量

「雁行之旅」Podcast 的培力共學課程,就像帶領慢飛兒們緩慢展翅、持續飛行的過程。築夢家族社區兒童發展協會總幹事呂萱屏的弟弟黃翔聖是腦性麻痺重度肢體障礙,因為參與錄製節目,他封閉的內心有花開出來。像野雁發出啼叫,透過錄製 Podcast 激發出他的熱情,形成了另類的語言治療。翔聖渴望持續地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成為一位身障勇士演說家,藉此鼓舞與自己相同的身障者們。

作為姊姊,呂萱屏內心的感動溢於言表,弟弟為自己發聲的舉動也同樣觸動了家人,彼此有了更深厚的連結。「我把翔聖的錄音檔分享給家人們聽。我的爺爺在去年去世了,還好在他離開以前,他有看到我們做的事情和翔聖未來的可能性,看到我們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化成一股力量。我們錄製 Podsact 的初衷是想影響、鼓勵他人,沒想到在過程中也幫助我們自己。」

以數位為媒介,不管是錄製 Podcast節目「青合力創聲機」、「雁行之旅」或是與青埔社造夥伴特兒媽咪阿比、媽媽賴靖惠為教育平權發聲。她秉持多元平權的精神,以數位內容創新的方式來推廣不同的議題。楊禮琳與社造夥伴們渴望透過教學、工作坊,將力量歸還於生命的主體。

AI 共創時代來臨, 開啟數位平權的未來

因緣巧合楊禮琳結識了「桃園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的楊慧青榮譽理事長和吳秉蓉理事長,深受她們的行動啟發,在2021年時協助協會製作「桃園新住民 掏新話」Podcast 節目,將新住民與臺灣文化的同與異「播」出來,同時也分享新住民朋友的多元文化與在臺生活的酸甜苦辣。節目播出後,深受好評,她們計畫今年繼續進行下去。 

從事婦女組織工作多年的楊慧青理事長,觀察到新移民女性們來臺面對的困境,本著同理與關懷的精神,於2008年創辦桃園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協會位於桃園市中華路旁的一處民宅,走上鋪滿臺灣花磚的樓梯,印入眼簾的是笑聲交雜、熱騰的廚房。平時新住民姐妹們來這裡聚會,總會帶上自己家鄉的菜餚在廚房忙活,招呼著沒有血緣關係卻比家人還親密的夥伴們吃飯。日子久了,這裏,成了新住民姐妹們心有寄託,感覺歸屬的娘家。 

隨著 AI 時代來臨,想持續以科技推動社造的楊禮琳,接下來想嘗試創新科技,教導新住民姐妹用 AI 工具製作節目企劃、訪談大綱,「寫腳本、列訪綱這件事都需要大量的資料收集、研究。多數新住民姐妹在家中擔任主要照顧者,要她們再花時間去查資料、看書實在是不太實際,推動起來也困難。學會利用新科技,我們能改善原先資源缺乏的現況,試著達到數位平權的未來。」與科技共創,降低因語言障礙而進入Podcast節目的門檻,讓新移民女性們做自己人生的敘事者,在異地找到認同感,成為多元文化的推動者。

楊禮琳運用podcast,讓少數社群從只能被動成為受訪者,變成有機會論述自己的敘事者。(楊禮琳/圖片提供)

「不一樣,都一樣」的平權精神

在不同社群之間教導運用數位工具發聲,是否就能帶來真正的平權?究竟平權社會在她心目中是什麼樣的面貌?楊禮琳說自己曾在非常尊重多元價值的法國求學、生活了將近九年。她曾經在那裡結交過一位很好的法國朋友,他是一位中度肢體障礙者,身體裡只有一個肺,肢體也不健全,每晚都可能在睡眠中離開人世。但他並沒有因為身體障礙而限制了他自我實現的可能,因為法國社會也給予他許多政策與機會的支持─他不是個案,社會的支持力量可以讓他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因此她想追求的平權精神是「不一樣,都一樣。每個人都能夠在不受性別、種族、階級、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限制的情況下,享有相同的權利、機會與尊重,並擁有自我實現的自由及可能。」數位科技讓少數社群從只能被動地成為受訪者,變成有機會論述自己的敘事者。這在她看來就是一種運用最小成本提升公共利益的可能。

在這些行動中,她秉持平等、不排他的精神,選擇的議題通常小至自己的社群,大至整個社會都影響性;在地域上,她鎖定「桃園」以維持自己的在地性,因此無論是青埔社造、桃園築夢家族、新住民社造計畫,她都能以協力者的身份協助在地群體、針對他們的需求發聲;追求平等的精神、持續保持在地性,長期累積下來就會看到一些擾動成果:有更多特殊兒童的家長願意了解及投入社造,且開始有青埔人及青埔社團為社區提案,影響會不斷蔓延並產生改變。

社區營造是啟迪公民意識的一個過程,楊禮琳投入社造後也有感而發,「進入這個領域以後發現,其實有一群由下而上很認真的人,他總想要為他的社區、群體和這塊土地做些什麼。必須要真實地走入社群,接觸到這些溫暖熱忱的人們,就會覺得臺灣並不是鬼島,許多行動需要時間去沈澱與累積。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回饋社群的公共性而集結起來的力量,很美。」

採訪撰文|吳孟倫
一九九四年生,桃園人,喜歡觀察人類,熱愛寫字與旅行,迷戀大汗淋漓後,等來的一陣風。曾任內容編輯兩年,現為自由工作者。在一趟美西公路旅行裡明白,啟程是為尋根。落下的字,都只為與陌生的你一同慶祝人的脆弱性,因為有些生命的火焰,只有悲傷的眼睛才能看見。更多私作品:joscenario.com

攝影|林昶志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