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文學什光紀 什光紀行】大地的聲音
previous post
2023年嘉義市首次打造文學品牌,以「和文學度過豐富多彩的時光」為核心精神,定名「桃城文學什光紀:靈感生活的一期一會」,自8至11月展開沙龍、旅行、展覽、野餐及市集等系列活動。由《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和小說家郝譽翔共同擔任策展人,號召大家從嘉義出發,重視在地經驗、挹注在地聲音,寫桃城四季晨昏的美麗,紀念每一次獨有的靈感誕生。
猶記得四十歲那一年,我轉往中正大學的台灣文學研究所任教,從此就展開了長達五年的嘉義民雄鄉居歲月。我總覺得那是冥冥之中上帝的巧妙安排,就在人到中年之際,忽然離開從小到大住慣了的台北城市,轉而落腳在南方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而生命也彷彿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讓我既興奮,又期待。
果然每天早上,我從中正大學的教授宿舍散步到研究室,道路的兩旁種滿了渾圓挺直的小葉欖仁以及美麗的豔紫荊,四周美麗得就像是不經意步入了偶像劇的場景,也讓剛入中年的我不禁恍惚,竟有了一種重返青春的浪漫錯覺。
不只如此,民雄的土壤也似乎特別肥沃,整座校園據說種滿了超過十萬多棵的樹木,無一不是枝幹壯碩,綠葉婆娑,在風中嘩啦拉地擺動著。而每當我踏過草地上濕潤的朝露時,更彷彿可以聽到生命正從土壤的深處一點一滴抽長出來,在這片大自然豐富又慷慨的懷抱之中。
這竟是我過去穿梭在台北的水泥建築叢林時,從未有過的感受,我聽得見土地的呼吸和心跳,也聞得到它所散發出來的飽滿芬芳。我甚至更喜歡在夜中的校園漫步,樹林深邃濃密,黑暗中彷彿有靈,充滿了神秘的魅力而誘人遐想。
就在沒課的日子裡,我也喜歡開車四處閒晃,嘉義平原地廣,道路筆直又寬敞,頗有一股天蒼野茫的氣勢。我因為愛海,手握方向盤,總下意識就會朝著西部的海岸線方向駛去,沿著濱海的省道台61線來到了東石與布袋,在夕陽西下之時,一片金黃燦爛的光暉灑滿了水塘、潟湖、沼澤和溼地,朝向天際連綿不斷漫衍開來,直到與大海連成了一氣。
這一帶都是鹽鹼的海埔地,不利於稻作,卻仍是生機蓬勃的沃土,最適合魚蝦和貝類的生長,尤其有了外傘頂州作為天然的屏障,便成為當前台灣牡蠣最大宗的產地。養蚵業也深入到海濱小鎮的街道巷弄裡,一簍簍等待著處理和加工的蚵,早已成為民家門口處處可見的尋常風景。
我尤其喜歡海濱大片的木麻黃樹,在黃昏中迎風搖曳著,枝影撲朔迷離,彷彿有猿猴在樹枝上跳躍戲耍著,故有了「猿樹港」之名。不知怎麼的,這總讓我油然感到一份蒼涼的古意,依稀可見數百年前先民渡海來台時,從海面上遙望著這座婆娑之島,林野粗獷荒涼,卻隱隱湧動出一股澎湃的生命力。
我總以為嘉義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的所在,即使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時代,卻依然瀰漫著一股古老的魔幻氛圍,不論是步在桃城的小巷弄間,或是民雄的鳳梨田,中正大學門口枝葉茂密的百年芒果老樹、乃至濱海的港口,甚至終年雲霧繚繞的阿里山,只要靜下心來仔細地傾聽,都仍能聽到大地脈搏的鼓動之聲,低沈而有力的,從遠古悠悠傳來,一直綿延到如今。
郝譽翔老師於嘉義市渺渺書店以「人生中途:我的桃城歲月與書寫」為題和大家分享任職於嘉義中正大學的經歷與私心推薦嘉義入題的文學作品。
▸▸▸ 桃城文學什光紀_2023紀行限定!光影x飲食x小店
郝譽翔x一頁華爾滋x毛奇x黃銘彰,收錄11月《聯合文學》雜誌
立即購買收藏!
撰文|策展人 郝譽翔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教授。著有《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逆旅》、《初戀安妮》、《回來以後》等。曾獲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華航旅行文學獎、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