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64 年3 月的笠詩社,同年6 月發行《笠》詩刊創刊號,至今屹立於臺灣詩壇超過一甲子。不同於商業雜誌的生產模式,詩刊沒有可平衡的收入作為支撐,往往需要集社員之力才能夠長久維持。詩社平時是如何運作?詩刊又是如何編輯分工? 以下,就讓我們揭開笠詩人的神秘面紗,探訪他們和詩的第一現場。
新型態的詩刊編輯模式
因為笠詩社沒有辦公室,當聽說要採訪時,主編《笠》詩刊已經25年的詩人李昌憲開玩笑地說:「我共社長講『啊無去𪜶兜食羊肉好矣』!」
回憶起自己是如何加入笠詩社的,現任社長利玉芳以前是寫散文居多,後來讀到《笠》詩刊才開始寫詩投稿;社員張信吉一開始也是《笠》詩刊的投稿者,後來被邀請加入;李昌憲則是獲得「笠詩獎」而加入。或許正是這樣的制度,讓詩社和詩刊自創立開始,就維持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在電子工程背景的李昌憲接任主編後,各種社群和編輯的程序就朝電子化邁進:只接受Email來稿、在Facebook開設「笠詩刊」粉絲專頁、以Line群組作為社員的聯繫管道等。在審稿的部分,李昌憲會將每期的來稿建立成一個Excel檔案,由7位編委打圈、打叉或打三角形;若沒有超過半數編委同意,即使是再有名的詩人來稿也不採用。值得注意的是,李昌憲接編《笠》詩刊以來,篩掉了中國的來稿:「太多太可怕了,都是簡體字,而且有的還寫什麼兵團。我如果不仔細看的話,被統戰怎麼辦?我們笠詩社根植本土,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這些。」
在《笠》詩刊的投稿電子化以前,讓李昌憲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稿件遭竊」。當時他將岩上的詩稿寄回確認,郵差看沒人在家,竟然自己簽收了事,後來還被亂翻信箱的小偷拿走。不知情的兩人,都傻傻地等著對方的信──
「昌憲你哪會攏無寄轉來?」
「我當時就寄去矣–neh!」
後來因為沒有原稿,兩人只能對照美編檔案,憑著記憶一字一字校對出原本的詩作:「你說不延宕有可能嗎?連原稿都沒有了,那是最慘的一次。」
笠詩社50 周年時,曾舉辦紀念特展並出版《笠之風華: 創社50 週年笠特展》,詳實記錄笠詩社50 年來的發展。
今年4 月出刊的《笠》 詩刊360 期六十年紀念特輯。
為紀念笠詩社60周年,笠詩社精選詩社社員作品,集結成《笠新世紀詩選2000-2023》。
根植本土,同時接軌國際
「社長跟社務是有連貫關係,跟編輯也是有連貫關係。」正如利玉芳所說,儘管詩社與詩刊關聯緊密,但因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彼此之間不太會產生衝突;對詩刊的編輯有任何意見,也可以在每年的年會提出討論。
《笠》詩刊每期都設定不同主題的「專輯」,有時也會因應時事而臨時增加,比如香港反送中、Covid-19的疫病、花蓮地震等。擔任詩社經理的謝碧修說,笠詩社的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有時出去旅遊,主編就會規定大家要交詩,有一種相互砥礪、刺激創作的功能。
這樣的社群模式其來有自。從1981年開始,陳千武就定期帶領笠詩社和日本、韓國每年輪流舉辦「亞州詩人會議」,譯介並出版《亞洲現代詩集》,如此傳統延續到現在每年舉辦的「淡水福爾摩沙國際詩歌節」。綜覽笠詩社社員的背景:莫渝留學法國、林盛彬留學西班牙、李魁賢熟悉德文,英語更是難不倒大家。在李魁賢和「世界詩人運動組織」的推動之下,笠詩社在重視本土的同時,更積極接軌國際。
近年《笠》詩刊光是社員的稿件就已經非常豐沛,加上還有外稿和鼓勵學生的「青春詩園」,版面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有時只能一頁排兩欄──畢竟社員的年費和公部門的補助經費有限,詩刊印刷的頁數也要有所控制。
「大家『攏是愛食頭路的』,所以也是盡己所能。」本身在銀行工作、負責管理財務的謝碧修說:「為什麼大家願意這樣做?因為有一些共同的使命感,覺得這份詩刊一定要堅持我們臺灣本土的立場,一定要延續下去。」
笠詩社社員常常聚在一起,相互砥礪、刺激創作。
史料保存與未來展望
笠詩社的社員和其他文學社群關係良好,比如李昌憲和《創世紀詩雜誌》的汪啟疆、《野薑花詩集季刊》的江明樹、《臺文戰線》的林央敏都是好朋友,利玉芳也說自己的詩作除了《笠》詩刊,有時也會投稿到《文學臺灣》、《臺灣現代詩》、《鹽分地帶》等刊物。
「說實在的壓力非常大,蒐集那些書目不太好玩啦!」面對《笠》詩刊60周年,李昌憲坦言這些編輯工作是他做過最累的一次:「尤其有些前輩都不在了,家屬也都沒有聯絡,網路有些年代資訊又是錯的,我還請臺文館幫忙看。」回憶起《陽光小集》當時許多資料都被回收掉,李昌憲對《笠》詩刊存在一份史料保存的使命感,展現出笠詩人的文學精神。
隨著時代變化,許多詩刊也更緊密的和網路結合,《笠》詩刊是否有考慮將目前的紙本詩刊「電子化」?李昌憲表示,現在印刷、紙張、郵寄的費用都越來越高,以後的發展還在思考,畢竟電子檔案也不一定比較安全,保存起來也有檔案格式和硬碟壞掉的問題。對此,利玉芳傾向紙本甚於電子──「因為我們都有年紀了,眼科醫師也都贊成看紙本。」
相較於積極推行文學運動的其他詩社,利玉芳說笠詩社很自由,而李昌憲也主張「讓詩自由、不要去限制」。在《笠》詩刊邁入60年的今天,可以看到笠詩人對詩的精神仍然持續著,期許未來也像李昌憲的詩〈笠一甲子〉所寫的一樣:
根在臺灣
我們自創刊至今
堅守本土本色
我們一直都在
臺灣詩壇
「六十而笠.笠詩社六十周年特展」在全臺共有4 個展場、14 場活動,並於臺文基地舉辦開幕儀式。(臺文館/照片提供)
臺文基地齊東舍茶之間展場一隅掛有作家詩句。(臺文館/照片提供)
文|林宇軒
1999 年生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教系與國文系畢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臺文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所。著有詩集《心術》、訪談集《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等。
圖|林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