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文化桃園】走向實踐的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界說

【文化桃園】走向實踐的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界說

by 溫宗翰

無形文化資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依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藉由國家與政府體制所推動的當代民俗/文化實踐,21世紀後,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蔚為全球風潮,使民俗學躍升為顯學。

老鷹之歌的省思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起源」,早期許多專家認為是在1973年,因玻利維亞政府外交與宗教部部長向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寫了封求援信,才引起全球對非遺的重視;促成教科文組織成立民俗保護委員會,設立非物質遺產部門,也牽連出日後保護民俗、議定代表作且立定非遺公約的契機。

該信據傳是封請議書,宣稱玻利維亞傳統音樂,乃至舞蹈和手工藝等,正遭受商業輸出,被挪用為個人創作,甚至遭到鄰國竊取為傳統。因此,玻利維亞不得不立法將傳統民俗列為國家所有權,且聲張地域使用。該信進一步呼籲聯合國採取緊急措施,賦予該國法令的國際法地位,讓民俗獲得國際保護。

這一切,都歸咎於知名民謠歌手保羅‧賽門(Paul Frederic Simon)與亞特‧葛芬柯 ( Art  Garfunkel ),兩人於1970年最後專輯《憂愁河上的金橋》中,收錄一首名為〈老鷹之歌〉(El Cóndor Pasa)的民謠,紅遍全世界;且該歌曲不斷被大量翻唱、改編,即連在臺灣,鄧麗君都曾唱過中文曲〈舊夢何處尋〉。玻利維亞宣稱這首流行歌旋律是其國家傳統,只是在專輯上標註著祕魯民謠;此外,此曲也曾於1933年為祕魯人羅夫萊斯(Daniel Alomía Robles)譜曲,並在美國紐約註冊,是以在走紅後,引起智慧財產權爭訟,祕魯更於2004年宣稱此曲為祕魯國家文化遺產。

冰島大學民俗學教授哈福斯坦(Valdimar Hafstein)為此事件寫了深入分析,並在2018年出品紀錄片《山鷹之行》(The Flight of the Condor),這才揭開這起爭論背後的脈絡。原來1971年,當玻利維亞新總理透過政變取得政權後,立即在國內施行戒嚴、控制言論並打壓異己,使安第斯克丘亞人的民俗,在當時被挪用為玻利維亞國家文化,藉以鼓吹國族一體的文化霸權思維。歌曲與雄鷹原有的堅韌抵抗意象,為國家機器轉移為威權象徵,故玻利維亞對民俗的聲張,其實隱含著以保護之名剝奪人民文化權的問題;因而哈福斯坦提醒面對遺產思考時,應該先探問:「何時,保護不再是一種剝奪?」。

全球化下文化多樣性如何護衛?

以現代之眼來看,保護民俗、申遺的理念,似是為了文化傳承發展,藉此建立民俗主體與尊嚴;然則非遺觀念的養成,卻是數十年來,經歷不同國家對話後,才逐漸建構起來。如今,教科文組織每年擇期擇地展開年會,公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良好保護實務案例登錄」等項目,揭示幾個重要關懷面向:

其一,透過公告代表性名錄,能帶動全球對各國家文化傳統與欲保護對象的目光,協助建立地方社會與國家榮譽,提供民俗文化不受歧見與脅迫的對待;其次,對於瀕臨滅絕之民俗事項,適時提出省思與救援,協助落實具體文化傳承的護衛措施;其三,定時盤點表彰各國保護民俗實務策略與理論的優秀案例,以供取經,共同思考建構護衛文化的方法,便於進一步從事國際合作與文化救援行動。

保護民俗於21世紀以後獲得普遍關注,且成為各國文化治理的實踐策略,一方面是受到前世紀民族主義思潮影響,二方面則是在全球在地化文化思潮進展腳步底下,重新產生對話機制與治理實踐。其關懷面向,主要在全球各社區、群體或個人,進行「世代相傳」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各相關的工具、物品、工藝、文化場域等。

過去民俗學在面對此些文化事項,大抵上環繞在建構詮釋或形成知識論的基礎,比如透過研究與知識講述,協助民眾去認識民俗。但因應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文化變遷,傳統文化難以在現代社會並存,則開始走向如何保存、維護與傳承的文化治理之中,且在實踐民俗學過程中,仍得進一步去深思民俗/文化受到的脅迫、擠壓、變遷影響等課題,藉此彰顯人類文化多樣性、尊重人類創造力,護衛非物質文化遺產。

臺灣的非遺回應

臺灣雖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仍積極回應世界文化實踐的脈動,最早於1982年即首創文化資產保存法,因應非遺公約,於2005年進行文資法全文修正,增加無形文化資產項目,展開民俗及有關文物、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等項目的登錄、指定與保存實務。其後,又於2016年公告修正新法,調整無形文化資產的護衛類項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風俗、儀式、祭典及節慶)、傳統知識與實踐等,以及文資法第八章,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與保存者。

在文化治理策略上,參考教科文組織與各國間的分層關係,以及日韓無形文化財的施政措施,由中央法規帶動地方政府實踐;藉由地方政府登錄建立無形文化資產名錄、認定保存者,中央再行審查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重要傳統工藝、重要口述傳統、重要民俗、重要傳統知識與實踐。除落實登錄、認定基準作業,授予證書與輔助行政準則外,每年中央主要透過競爭型補助案,鼓勵民間主動辦理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實踐;並再因應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範,由不同層級主管機關進行保存維護計畫、教育推廣措施。

也就是說,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的實踐策略,秉持「政府參與但不干預」原則,在取得登錄認定部分,是「由下而上」,經由文資法「公告、授証」;在實務工作上,如何進行傳承、傳習、活化、教育、推廣等,則依法要求地方政府研擬保維計畫,鼓吹保存者與地方基層「由下而上」主動提案落實。

桃園的在地實踐

桃園市的無形文化資產實踐,於2010年展開,最早啟動傳統表演藝術與傳統工藝兩大類項。傳統表演藝術方面,依序迄今登錄有客家山歌賴碧霞(歿)、客家戲黃秀滿、客家八音有范姜文賢(歿)、謝旺龍、和成八音團等,歌仔戲演員洪明秀(歿)、泰雅說唱藝術黃榮泉(歿)①;與之相應的,另有原住民族口述傳統的登錄,有泰雅史詩吟唱林明福。傳統表演藝術或口述傳統,是語言、音樂、戲劇、舞蹈、肢體等多元文化表現形式的集合體,頗能彰顯出桃園不同族群的特色;其中雖有些藝師已然離世,卻也因為無形文化資產的護衛措施,個別留下著作與知識財,仍可讓我們一賞其風華。

在傳統工藝方面,以大溪工藝最早被發揚,登錄有陳力維、游禮海、藍偉文、林天生、協大木器行 ② 等木藝保存者,另有與寺廟藝術相關,如剪粘、交趾陶藝師徐明河(歿),獅頭製作葉佳水等。傳統工藝結合有生活美學、族群圖騰、傳說故事、雕刻、建築、器物製作等多元文化表現,藝術思維層次複雜,以上的護衛工作,除了建立藝師個人檔案以外,桃園市亦積極推動大溪木藝傳習文化環境,建立教學資源,以拓展相關藝能知識。

民俗方面,主要登錄有「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與「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另有新北市登錄的「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此些民俗文資屬於儀式與祭典,呈現人們在桃園落地生根過程中,對於生活與信仰的文化表現形式,另也涉及社會實踐、民俗知識等細節,尤為可貴是,不限於行政區劃的地域限制,呈現桃園市文化場域的多元性。

晚近,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在文化節慶活化下,以「大溪大禧」之名有了嶄新風貌;竹圍福海宮則因應航空城計畫實施,文化場域出現變遷更迭,竹林山寺的觀音媽活動則也在民俗社會變遷下,越發顯著。未來如何,仍端看在地實踐者、保存者們如何進行文化實踐,值得矚目以待。

自己的民俗自己救

以上種種,係屬於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現階段護衛措施的登錄要項,大多是基於研究者普查或有識者提報登錄,然則,日常生活中仍有許多值得提報登錄的要項。一般民眾若對家鄉民俗或相關無形文資保存者,有保存護衛的積極熱情,欲意協助傳承、傳習的文化理念,其實也能主動向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進行提報,經過訪視、審議通過後,即能藉由文資實踐落實保存維護工作。

從世界思潮願景到臺灣在地實踐,欲維持無形文化資產運行,仰賴的永遠是世代相承的文化活水;然則未來如何,其實也需要回應到如今我們如何實踐與傳遞思想火種,自己的民俗自己救。

註 ① 泰雅族口述傳統(保存者黃榮泉)於2015年登錄時,尚未有口述傳統類別,因而以傳統表演藝術-說唱類登錄,目前普遍認定其為口述傳統。
  ② 傳統工藝、表藝通常認定「個人」為保存者,登錄「木器行」屬「登錄錯誤」,目前尚作為文資法教學之錯誤案例。

撰文|溫宗翰

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東華大學中文博士。

圖片提供|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