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日趨嚴重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文學能做些什麼。雜誌本身做了相關專輯,網站則跟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合作「WFH平安通訊」徵文活動,但我跟同事花了最長時間的,是製作一副叫做「心事欲言心語對白卡 …
王聰威
王聰威
小說家,一九七二年生,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人,現任聯經出版創意總監暨《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在其主導的改版後,於二○一六年首次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與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二○一七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 著有長篇小說《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
-
濱口竜介的《在車上》於台灣正式上映前,舉辦了一場試映會,電影公司邀請各大媒體和許多作家,朋友 k 也去了。他大我幾歲,出版過兩本自費詩集,在這個圈子裡算不上有名氣。 散場後,他打電話約我出來 …
-
「因為有點喜歡文學,所以生活變得有點不一樣。」這句口號,一直是過去近十年來《聯合文學》雜誌的品牌精神,為了讓文學以一種更符合當下設計美學與閱讀傾向的方式與讀者接觸,於是將「生活風格」的概念與 …
-
到目前為止,習慣您所見到的二○二二年全新改版的《聯合文學》嗎?我指的不是以林依晨為封面人物,而是拿在手中,發現有點微妙的重量不同,尺寸也略略地改變了,像是往什麼地方傾斜似地,重心悄悄移動了, …
-
雖然還遠遠不到可以倚老賣老的年紀,但我居然是經歷昭和、平成、令和三世代的人了,聽起來真是久遠得不得了,大概是在昭和晚期到平成中期,(大概吧)這世界還習慣以十年一階段的方式,觀察各種社經狀況, …
-
今年初,一家據說頗具規模的影視公司來找我,說是對我的《編輯樣》有興趣,希望有機會能改編成劇集。這讓我有些驚訝,雖然《編輯樣》算得上雜誌編輯領域的暢銷書,不過畢竟裡頭內容,是以《聯合文學》編輯 …
-
今年是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誕生一百五十周年,像我這種「裝飾型」文青,書架上自然早就擺了厚重的一套,不過,這樣程度的書要讀完,不是開玩笑的事,除了年輕時把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 …
-
偶爾還是說說《紅豬》吧。(BGM:《紅豬》片尾曲〈時には昔の話を〉by加藤登紀子)和宮崎駿其它知名的動畫電影不同,在這部充滿中年大叔的《紅豬》裡,首先就沒有長得好看的主角。Porco Ros …
-
去年三月初,我應邀去了柏林文學學會當駐村作家,因為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大爆發,原本預定是一整個月的計畫,所有官方活動都取消,只待了三分之二便被迫返國,我和一起去的作家們,成了最早回國後得強制居 …
-
那段期間,他同時和兩個筆友通信。那是遙遠的大學時代,既沒有網路也沒有手機,女性雜誌的後半部有厚厚的「誠徵筆友」單元,他和宿舍寢室室友合出了一百元在上面刊登一則比一塊指甲大不了多少的徵友訊息, …
-
大學二年級的暑假,我從高雄騎機車展開環島。那時候的我,長得非常瘦弱矮小,(現在只是變胖而已,並沒有長高)總是穿著一件爛爛髒髒的半截式達新牌藍紅雨衣當夾克,背個黑色背包塞了些內衣褲、拖鞋和牙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