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設想自己是資深文學創作者,同時也是文學雜誌的資深總編輯,請用最悲觀的角度看待AI可能取代作家的情況,二百字以內。 ChatGPT:我深感無力與悲觀。AI在文學創作領域崛起,對人類作家來說(閱讀更多)
王聰威

王聰威
小說家,一九七二年生,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人,現任聯經出版創意總監暨《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在其主導的改版後,於二○一六年首次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與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二○一七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 著有長篇小說《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
-
想寫一件清淡如水的往事,大約四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學生。 小學裡有一家麵店,說是麵店也有點不太對勁,並沒有店面也沒有名字,而是在通往校舍二樓的樓梯下,一個像是洞穴的儲存空間開了間小小的麵店,有(閱讀更多)
-
一九九七年的電影《愛在心裡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傑克.尼克遜在裡面演一個孤僻又有強迫症,總之非常難搞的大牌小說家,但作品卻既迷人又暢銷,跟本人非常不像。 其中有一(閱讀更多)
-
好幾年前,我曾去過鎌倉。在那街上晃來晃去,觀光客去的地方和該吃的東西,都行禮如儀,和許多人一樣熱熱鬧鬧地做了。不過,雖然知道《灌籃高手》的平交道,知道《海街日記》,小津安二郎的場景,知道太宰(閱讀更多)
-
我是個運動白痴。舉凡足球、籃球、棒球、排球,只要您說得出來的任何一種熱門球類,我都曾經被球直接打到頭,也從來沒有一次在體育課裡通過測驗,和同學組隊比賽,總是最後才被挑選到的那一個,別種孤獨我(閱讀更多)
-
我上次參與跟五月天相關的雜誌專輯,是二〇〇八年在一家周刊媒體時,那年《後青春期的詩》發表,我跟公司同事去了中山足球場辦的演唱會,一位年輕嬌小的女同事是死忠歌迷,她高大的男友把她高高舉起,一直(閱讀更多)
-
雖然有點奇怪,不過想先談談另一本文學刊物《文訊》前一期的專輯「舉重若輕的類型宇宙──21 世紀台灣大眾文學代表作家」。這個專輯是本期也幫我們寫了文章的陳國偉老師,擔任客座主編執行的,專輯裡所(閱讀更多)
-
我第一次讀到 T.S.艾略特的詩,是一九八九年,十七歲那年。為什麼我會記得這麼確實呢?那是因為現在我的面前放著一本《英美現代詩選》(余光中譯,大林出版社,1984),書裡收錄了四首艾略特的詩(閱讀更多)
-
葬禮結束後,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要不要找個地方喝一杯?」一群人在焦熱的馬路邊討論半天沒有結論,才近中午而已,附近沒有這麼早營業的酒吧,大伙逐漸散去,最後留下來的也就我們幾個。 「你想一下啦(閱讀更多)
-
不知道現在一般情況是怎麼樣,我念國小的時候是男女合班,有時和女生坐,有時和男生一起坐,有時老師會將四組桌椅併在一個大區塊,八個人圍繞著坐,有種野餐的歡樂感覺。個別桌子中間,就像一般人一樣,會(閱讀更多)
-
我不太有很小的時候讀繪本的記憶,實在想不起父母曾經一邊翻著書,一邊指著書裡的圖畫為我說故事。我們是個很少讀課外書的家庭,以我個人來說,只要讀好學校功課就足夠當個好孩子了,所以我對讀繪本這件事(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