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這本書,不可迴避的,必得從「台灣文學」這個關鍵字談起。有一則在台灣文學研究者之間耳熟能詳的軼事是這樣的:一九七〇年代,日本學者岡崎郁子就讀於台大中文系。她之所以來 …
喜歡讀書
-
-
等 待 格 的 藝 術帕達.雲首次在台結集出版的小說集《(p)》,不僅單篇來看結構嚴謹,十二篇作品整體讀來亦得以發現它的內在連結十分自然流暢,尤其可貴的是,此一連結並非只是主題內容的後前呼應 …
-
作家顧德莎,於2019年4月15日凌晨病逝。她六十歲才出版第一部小說,跌宕起伏的人生閱歷飽含許多戲劇性的故事與激情,但是她卻能夠以淡薄的情緒和包容的體貼娓娓道出。世界很晚才認識顧德莎,但誰說 …
-
我是從一則娛樂新聞,才開始了解人生的。彼當年起,狗仔文化入侵媒體,受眾群開始熟稔於文字上活色生香的各種可能性,休怪張愛玲說她閒暇時都讀八卦小報,勞倫斯卜洛克從社會事件裡面尋找靈感,人類自始至 …
-
同樣漁工口中的「爸爸桑」,遠洋漁船上是「顧船的」,吃喝拉撒睡都在靠港漁船上的台灣老人,二十四小時日薪一千元的臨時工。在近沿海漁船上,卻是「船長」的尊稱,百噸以下的小漁船,通常只有三至四位外籍 …
-
《應物兄》是大陸近幾年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沒有之一。這部出版於二○一八年底的鴻篇巨制姍姍來遲,讓作者李洱長期處在善意或調侃的詢問當中,當然也不乏幸災樂禍的質疑。但李洱忍受住了這些尷尬。十三年 …
-
在春寒的縫隙間稍稍回溫的週末午後,因將臨的人潮,而逐漸變得擁擠溫暖的燦爛時光書店二樓。精神抖擻的廖雲章與丈夫張正一同,張羅著座墊、木椅與影音器材的擺置,不時東張西望地點點頭,表示一切安妥。不 …
-
「如果你不想起我們,我們就無法和你在一起。」——東山彰良《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這部小說,是寒冬中的盛夏烈陽。小說開頭,身為律師的敘事者,頂著底特律的寒風,前往探視他的當事人。對方是他的兒時 …
-
「相愛的日子」是一個很尋常又有趣的指稱,它尋常的部分是通俗明瞭還帶著點羅曼史的味道,充分展現世俗以「愛」療心救世的無上尊寵。它有趣的部分則是「日子」不是一分鐘不是一天而是連續的、一模一樣沒有 …
-
有一年冬天,在台北,等待地鐵進站的某個月台,我發楞地想起了一個掛心的人。不一會列車駛進的警示燈亮起,地上的嵌燈閃啊閃地。車廂緩慢而魚貫地從我眼前掠過,像吃角子老虎。有許多人臉從翻掠的車窗裡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