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然而,翻開台灣的 History 可以發現,從戒嚴到解嚴,女性平權運動其實不滿百年:1985 年前,台灣民法規定妻冠夫姓、妻之婚後所有財產均歸夫所有,父母對子女親權之行 …
喜歡讀書
-
-
前年,中國網路音樂節目《中國有嘻哈》在台灣掀起一波熱潮,除了更多本地饒舌歌手被看見,網路新生代的嘻哈樂評/寫手也冒出頭來。我們知道「台灣有饒舌」,但是,相關介紹多半散見於網站、Faceboo …
-
陳凱歌導演、張豐毅及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二十五週年,修復版在台北放映大旺;另一邊八十多歲的章詒和老人,推出小說《伸出蘭花指》(下稱《伸》),借一個男旦袁秋華的故事,寫戲曲伶人與時代碰撞的 …
-
持續朝向一種追索的路途。吳明益的書寫在自然與人世兩者共享的苦難之間,嘗試追索出一套無法排遣的憂鬱:包含憂鬱的形貌、源頭、未來,以及它存在的意義。在當代的台灣,書寫自然要寫得好的第一道門檻,是 …
-
只讀書名的第一眼,想到劇作家尤金.歐尼爾寫的台詞: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只有積累的過去不斷在當下重現。復沓嗎?但反覆注目著什麼,何嘗不可能釀出另一種凝視? 例如讀著《永無止境的現在》期間,翻 …
-
中國導演胡波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在今年的金馬獎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改編劇本」獎項之後,在藝文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就在金馬獎頒布的十一月,時報出版社出版了他以「胡遷」為筆名的中短 …
-
-
我誤解了話語的超越性;在解釋話語時,我拒絕把它和一主體性相連結。我對它在時間上延伸的特性也沒有給予相當的考慮,好像把這一性質視為當然。 ——傅柯,《知識的考掘》 朱嘉漢的《禮物》,借題自牟斯 …
-
-
這本書談了很多「時間」。 一寸灰,在李商隱原句,本是愛情的痕跡;但最終,又必然是時間的痕跡。火燒過而留灰,灰,是剩下的東西,暗示著曾經存在,這本書,收了好多這樣的文章。像是「樹葉枝頭動/那是 …
-
二○一八年末,總檢討的時間到了。《聯合文學》雜誌過去一年,每期都為重度的文學讀者做了一本「書評別冊」。年關將近,我們邀請其中四位書評作家楊佳嫻、潘怡帆、陳國偉、朱宥勳齊聚大同區巷間的浮光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