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主題特輯

  • 老一輩人談起戲院,難免會憶起撿戲尾、買黃牛票等往事,甚至想起騎車到戲院寄車拿著木牌子,買好戲票,先到販賣部買一包花生、水果或爆米花,然後開場前入座,螢幕旁邊出現「× × × 外找」尋人啟事字 …

  • 【詩是永恆的歸屬,楊牧紀念特輯】二○二○年三月十三日,詩人楊牧於臺北逝世,這不僅震撼了文學界,更感受到一個黃金時代確實過去了。本刊由詩人利文祺擔任特輯主編。邀請詩人向陽為我們展示七○年代的文 …

  • 楊富閔的文字飽含陽光烘曬與泥土潤澤的鮮香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許是臺南鄉土的孕育,使之有了此般造化。自短篇小說集《花甲男孩》之後,推出《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 …

  • 苦瓜 時常落在不吃的黑名單上,與A菜茄子青椒紅蘿蔔為伴。菜與人也像,個性太明顯者既容易被厭棄,也容易被欣賞。 然夏天是最好吃瓜的時候。菜類的瓜,或果類的瓜,都是。在日頭大大方方放送能量曬死所 …

  • 最好的青春是勇敢追逐自己所熱愛的事物。有群黑色百褶裙女孩因熱情與理念凝聚,執筆銘刻自我、青春,以及不願被遺忘的片刻與事件。臺南女中青年社( 南女青年社 )在紙本退潮的世代中,堅持以紙本文字來 …

  • 原以為《返校》是一以改編熱門電玩嫁接類型片的台灣白色恐怖入門電影(確實不少人由此認識了這段歷史),但若細究追問,將發現它更像多年以後大眾對白色恐怖擁有基礎知識與共識之後,一部批判反思、複雜化 …

  • 以小說家為人所知的張耀升,與鍾孟宏共同編劇的《陽光普照》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身兼編劇與作家的創作者並不罕見,「文學圈有很多人會想要投入影視產業,所以這幾年我好像就變成那些人的某種指標,覺 …

  • 以《爸媽不在家》奪下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之後,陳哲藝新作《熱帶雨》在各環節、各部門、各層次都均勻穩定地進步抬升(同時也地毯式往下深掘與佈雷了),無疑通過了「導演第二部片之考驗」──第一部 …

  • 《叔.叔》講述一對香港老年男同志(「柏」與「海」)的黃昏戀,以及黃昏後的餘燼或暗夜。太保重操粵語,恍如《運轉手之戀》多年以後的番外篇,只是這回計程車駛往觀眾所不熟悉甚或不理解的方向。 三張餐 …

  • 台北街頭帶著秋天涼意,專訪這天恰巧也是今年入圍十一項金馬獎大獎《陽光普照》首映會,身為電影配樂製作人,因應電影宣傳行程北上的生祥隻身出現,一派輕鬆的他穿著《Unknown Pleasures …

  • 近年在台發展的馬來西亞導演已隱然形成系譜,台灣影迷大概不會對蔡明亮、何蔚庭、陳勝吉、廖克發這些名字感到陌生。但反過來以台灣身份拍馬來西亞電影的導演,林書宇和他的新作《夕霧花園》絕對是特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