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老一輩人談起戲院,難免會憶起撿戲尾、買黃牛票等往事,甚至想起騎車到戲院寄車拿著木牌子,買好戲票,先到販賣部買一包花生、水果或爆米花,然後開場前入座,螢幕旁邊出現「× × × 外找」尋人啟事字樣,沒多久正片要播放了,必須全體肅立脫帽,合唱國歌,緊接著一連串的預告片、廣告片、宣導片,終於開始欣賞了,沒想到看到一半突然斷片,不然就是警察臨檢,都屬於戲院的老故事了。
有多久?
會進到戲院好好坐下來欣賞一齣好戲呢?
戲院可以是時尚新潮夯去處,也可以是古早味十足的所在。
推溯臺灣戲院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是在屋外臨時搭建「舞臺」,甚至以牛車作為演戲的臺子,當時大多是本土的歌仔戲表演,稱為「大戲」;爾後日本人將電影引進臺灣,觀戲所在轉移到房屋室內,規劃固定確切的空間提供表演之用,衍生出「戲院」的模式。
葉龍彥在《臺灣老戲院》第七章中闡述:
在臺灣則不但戲劇與電影兼演的叫戲院,即使經常放映電影的也稱作戲院,甚至標明劇場的 ( 如臺北第一劇場 ),經常演出的也是電影,所以,臺灣的戲院是包括所有供演電影、京劇、話劇及各種地方戲劇作營業演出的地點之總稱,一般老百姓則稱為「戲園」。①
說明臺灣戲院的面向──戲劇與電影兼演的叫「戲院」,另可稱為「戲園」或「電影院」。
早期戲院分為室內戲院與露天戲院,僅是屋頂天花板之差,其實同是讓戲劇電影有表演空間,招攬觀眾收取門票營業;再則,曾有糖廠、礦場、營區、中山堂等場所,出現戲劇表演,以電影居多,大部分是免費娛樂欣賞,廣義的亦可視之為「戲院」。
以臺南地區而言,在《臺南縣志》曾有記載:
戲院之發達,始於日據,初自都市興起,漸次普及至鄉村。……初建之鹽水、麻豆兩所戲院,年久失修已廢。而今鹽水鎮之永成、東文社兩戲院,及麻豆鎮之電姬、乃繼後所建者。惟建於日據初期,至今尚未翻新者,計有東山鄉東山戲院,新化鎮之新化戲院,佳里鎮之明新戲院,歸仁鄉之歸仁戲院等,均係為戲院中之古老組也。在光復以後新建或翻修,而擁有座席千位以上者,計有玉井鄉之大觀戲院,白河鎮之白河、大眾兩戲院、麻豆鎮之麻豆戲院,西港鄉之西港戲院等。②
話說日治時代,臺灣的戲院多是日本人經營,逐漸才出現臺灣人經營的戲院,由人口較稠密的都市型態的庄街發跡,對戲院稱為「座」或「館」,其意涵是公共場所。
當時戲院屬於「興行」組織,當時配合戲院成立「臺灣興行場組合」與「臺灣巡業興行組合」,便於日本人管理掌控;二次大戰戰火影響,許多戲院在戰時暫時歇業;直到終戰後,基於娛樂市場需求,戲院數量因而激增。
大約五○年代,戲院生意興隆,一家接著一家開幕,其誘因是電影文化蓬勃發展,日本片、上海片、臺語片、西洋片等接連好戲上演,體裁有武俠、文藝愛情,除了電影,歌仔戲、布袋戲、話劇、新劇等人戲也豐富了戲院風采,大型歌舞團進駐戲院更是錦上添花,當時戲院成了庶民娛樂的最佳去處,扶老攜幼去看戲是生活中愉悅的調劑!六○、七○年代全盛時期,露天戲院更是如雨後春筍般開設。
好景不常,當臺灣娛樂生態轉變,電視普及錄影視聽硬軟體充斥,甚至 3C 科技媒體加入競爭,因此觀眾進戲院的意願趨降,導致電影片數量銳減,戲團戲班亦慘澹經營,終讓戲院生存出現危機。於是,大部分老字號戲院在八○年代熄燈歇業,苦撐終究也拖不過九○年代,紛紛結束營運,走入歷史。
還記得看電影前要先起立唱國歌嗎?
還記得影視紅星隨片登臺的盛況空前嗎?
還記得戲院門口懸掛著手繪的電影看版嗎?
關於戲院的所知,其實就如同一部精彩絕倫的好戲,經過時間淬鍊,儘管有些已然煙消雲散,不復見之餘,反而轉成美好回憶,伴隨你我!
「萬國戲院」的內部空間,充滿各種與戲院相關的老式播映器及聲音過程器具,用來呈現老戲院的過往。
戲院主通常被稱為「老闆」或「經理」,對外負責洽談表演節目事宜,往昔能擁有戲院主權的角色,大多是地方上的鄉賢士紳或富商,一方面基於文化素養性喜藝文,一方面財力雄厚足以撐起戲院營運。
辯士在電影黑白默片的年代,必須從旁解說,為觀眾傳達劇中內容,雷同古代的說書人,畢竟當時民智未開,鄉間叟嫗文盲居多,根本聽不懂電影的臺詞,還是得藉由辯士說明劇情來「看戲」。通常電影上檔的第一場,辯士必須根據電影公司准影證與本事的故事大意來說明劇情,爾後電影週而復始的播放,劇情一再重複,辯士熟悉劇情內容後,加油添醋,自由盡情發揮,更為電影注入活潑新生命。在日治時代辯士需考試認證,通常筆試加上臨場講解合格,才能取得執照營業,其專業程度可見一般。
辯士要反應靈敏,不但要即刻口譯臺詞對白,往昔多要將非臺語片轉換成臺語發音,同時要合理解釋劇情邏輯,清楚說明銀幕上角色之間的關係,還需隨著劇情變換聲音音調,甚至會弄玩花俏口技,猶如聲音表演,一下子偽裝男生音頻,一下子偽裝女生音頻,忽老忽幼,可高亢可低沉,或細膩或粗獷,時而話鋒一轉緊張急促,時而輕聲一嘆風花雪月,彷彿化身為劇中的角色,舌燦蓮花地詮釋電影,引導觀眾如癡如醉融入劇情。
戲院還依存許多專業人士,尤其播放電影就必須有排片人、放映師……等助力,售票人、顧票口人……則負責著戲院的運作,招牌繪畫師則根據電影公司所發送的電影海報,以油漆畫筆將原圖文放大繪製到六尺四方的木製看板上,一檔電影必須運用六片,同時間戲院會掛上三個檔期的電影看板:今日放映、下期放映、近期放映,吸引人來人往的過路客。
戲院最需要的就是觀眾,如何吸引觀眾相當重要,所以大多位在戲院等候入場位置或購票口旁的牆面,設立「見本櫥」,用來張貼陳列近期所要放映的電影海報與劇照,基本上就如同商品展示櫥窗,具有廣告效果。
事實上戲院必備的廣告,分為實體活動廣告與平面廣告,早期最立即的廣告就是撿戲尾,在散戲之前預留下齣戲劇的伏筆,達到廣告效果;另曾有戲院自行僱用鐵牛車上街廣告,後來轉變成小發財車裝上廣告看板,沿街喇叭放送;平面的廣告則較為多樣化,除了電影看板之外,還會透過報紙或影視媒體宣傳,以及電影公司都會為即將上映的片子準備海報(posters) 以及劇照(stagephotos)宣傳;至於「本事」,可以說是節目簡介單,可以幫助觀眾了解將上映的電影劇情。
當電影公司拍攝好電影,必須將影片送交行政院新聞局審查,合格之後核發「電影片准演執照」,一般稱為「准影證」,代表該電影片能夠在戲院上映的證明。准影證隨著電影拷貝片,寄送到各戲院,戲院則根據准影證的資料,到該鄉鎮警察機關申請報備,才能登上銀幕。
早期傳統戲劇團隊洽談檔期表演的契約行為,通稱為「綁戲」。綁戲的模式通常有戲園綁戲團與戲團綁場地,前者由戲園主向戲團洽商前來表演,後者透過戲團外務「拍戲路」,安排表演場地,進行公演。
「巡業團」是電影放映模式以巡迴方式所組成的團體,包括電影技師、辯士、司機、雜役等工作人員,載運電影放映機與發電機等工具,到各地巡迴演出,租借戲院放映電影,默契的檔期以十日一期,十天一到就換地方。
原臺南縣最為盛行的是周天素的清水百代巡業團,一共三條路線在輪流,意即有三個巡業團子團同時在運作,所到之處佳評如潮。
老一輩人談起戲院,難免會憶起撿戲尾、買黃牛票等往事,甚至想起騎車到戲院寄車拿著木牌子,買好戲票,先到販賣部買一包花生、水果或爆米花,然後開場前入座,螢幕旁邊出現「× × × 外找」尋人啟事字樣,沒多久正片要播放了,必須全體肅立脫帽,合唱國歌,緊接著一連串的預告片、廣告片、宣導片,終於開始欣賞了,沒想到看到一半突然斷片,不然就是警察臨檢,都屬於戲院的老故事了。
註:
① 葉龍彥,《臺灣老戲院》遠足文化出版社,2004 年,頁 147。
②《臺南縣志》臺南縣政府,1980 年,頁55。
文|陳桂蘭
六年級生,臺南囡仔,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執教為職,研究觸角聚焦南瀛辟邪物、戲院、市場、祭孔釋奠等面向,著寫《南瀛戲院誌》、《南瀛市場誌》等。
攝影|蘇霸個
圖片提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原文刊載於《鹽分地帶文學》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