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鬥書評 【鬥書評】紀錄片觀點 vs. 媒體觀點 ——《我的青春,在台灣》

【鬥書評】紀錄片觀點 vs. 媒體觀點 ——《我的青春,在台灣》

by 編輯部
設計|安比

觀眾、導演與攝影機的交纏凝視

傅榆的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可說是我這代人的青春備忘錄,但這部片大概怎麼看都不會滿意,尤其近年國內外的各種暴力是如此赤裸真實,步步逼近,亡國感一直催促我們往前走,同時我們卻還沒有準備好回望青春時期、所謂的革命現場(還有一些無疾而終、不知怎麼面對的各種愛恨情仇懸掛在那)。

而在傅榆《我的青春,在台灣》這本書中,則記錄了我們從啟蒙到長成,一路上對民主與政治參與的辯證,更重要的,也展示了拍片的人永遠不會因為拿起攝影機,就成為鏡頭裡勇敢的人;因此,觀眾更無需站在高處審視作者勇敢與否。關於這點,拍攝者與觀眾是平等的──拍攝者用剪接呈現觀點,此後作品已死,觀看者可以有各自的解讀,我們都毋須將個人的想望寄託在他人身上尤其是牽涉政治立場意識形態的時候

對於觀看電影時為何不滿足,在此也可以延伸──那些未經剪接過的、攝影機幫我們記錄下的影像,其實更接近時間的本質,尤其那是一場「集體記憶」的運動,即便拍攝的人帶有觀點,攝影機卻沒有意識,它純粹記錄當下的影音,具象的、抽象的,可能在記憶裡以為鮮明不忘的、早已模糊不清的許多片段。也許我們認為看到的剪接版本即是導演的觀點呈現,但參與過那段時光的人,觀看時很難不去拆解結構,把一段一段吉光片羽的影像,私自接上了記憶裡的錯綜複雜──甚至是記錯的或不願想起的,加以放大凝視。

攝影機自身是不帶情緒與憐憫的一種眼光。在這本書中有機會發現,即便你同導演經歷了共同的敘事,彼此內心所想的卻大大不同。

如果晚幾年出生,沒經驗過三一八運動,也不用把這本書當成三一八運動的歷史課本,人名搞混記錯沒有關係,這是我們在最純粹的階段,投身與思考的辯證路徑,希望你們可以少走這麼一點;而早我們出生不少的人們,想請你們看看對經濟或許沒有貢獻的草莓族一代,如何在功利發展至上的餵養中,重新面對自身與社會,因為我們被迫知道,視而不見並沒有讓這個世界的痛苦變得更少。至於我的同代人,只願十年、二十年後,我們成為社會中堅份子的時候,能安然無愧地讀著這本書、看著這部電影──如果上天與國家暴力願意給我們機會,成為社會或世界的中堅份子。

紀錄片觀點|廖建華
畢業於清大化工所,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著有詩集《十八禁夢》,紀錄片作品包括《末代叛亂犯》、《 狂飆一夢  》。《狂飆一夢》獲二○一九香港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長片組競賽入圍、南方影展人權關懷獎。

貼標籤vs.撕標籤

關於這本書,出版社如此呼籲:不要只從金馬獎發言來看傅榆這個人。這項請求用心良苦,也頗為合理,但現實上完全做不到。如果足夠誠實,讀者恐怕都會承認:在翻開本書之前,我們對於傅榆這個人已經早有定見了。

不僅如此,去年金馬獎風波的後遺症持續延燒,中國、香港影人因而退出今年金馬獎。兩岸對峙僵局更讓傅榆的社會形象固著化:愛之者盛讚其台灣主體意識堅定鮮明,恨之者怪罪其魯莽發言讓兩岸關係持續倒退。

然而,正因為傅榆已經被貼上如此清楚的社會標籤,我們才更應該看看這本書。你會驚訝發現,這本書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在「貼標籤」,相反的是,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努力「撕標籤」。傅榆的意識型態從來就不是一以貫之,而是始終充滿迷惘與探索。

事實上,如果你抱著既定標籤去看金馬獎最佳記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結果很可能會大失所望。原來,傅榆根本不是你想像中的基本教義派,而是一個只想促成社會對話的年輕導演。由於找不到答案這位無技可施的導演乾脆以自己的迷惘做為此片結尾誠實面對自己的沮喪與挫敗

這本書亦復如是。如果你只是想來同溫層取暖,你會發現書中許多「政治不正確」的地方。傅榆依舊誠實地告訴你,身為華僑子女,她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太多的認同困惑與轉折。而她拒絕讓自己成為鐵板一塊,勇於迎向各種啟蒙與撞擊,並且認清金馬獎發言一夕成名之後的各種虛幻期待。

也就是說,當外界以為傅榆的金馬獎發言是在「貼標籤」時,傅榆的內心世界卻剛好相反,她一路走來都在為了「撕標籤」而努力不懈。從這樣的角度,我們才能重新看見傅榆這個人,並且在藍綠兩極撕裂的社會氛圍中反思:如果我們能夠不急於選邊,而能多一些對話與溝通,台灣的民主體質就不會這麼脆弱,而會有更多民主深化的可能。

媒體觀點|何榮幸
記者生涯即將進入三十年,四年多前離開傳統媒體舒適圈,闖入新媒體叢林。現為《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並在母系台大社會系兼任副教授。

《我的青春,在台灣》, 傅榆/陳令洋 ,衛城出版

我的青春,在台灣
傅榆/陳令洋 ,衛城出版

台灣的民主化之路,走得風起雲湧。但當國家的發展,反映在個人的生命史上,成長於民主台灣的世代,我們的青春經歷是甚麼?

傅榆出生在一九八二年。五歲那一年,台灣解嚴,民主進入幼兒期。十四歲,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民主很青澀,但已經有它獨立的生命。然而,和台灣的民主一起長大,並不是一條平順的路。整個社會在後威權時代浮現的衝突、誤解,也發生在她的生活裡。傅榆的回憶細膩敏感,彷彿將她紀錄片的鏡頭反轉觀察自己。她反思自己如何從一個不假思索、自動複製原生家庭政治觀的女孩,如何開始反省,乃至於為自己發聲。

這是台灣去威權的歷史之中,一段個人的生命史。一個曾經受傷,迷失,而重新找回主體性的故事。挺傅榆,挺自己,挺走在台灣民主路上的青春

傅榆的故事,獻給所有曾在政治中孤單,在理想中受傷的人。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