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鬥書評 【鬥書評】歷史觀點 VS. 編劇觀點 —— 讀《南十字星》

【鬥書評】歷史觀點 VS. 編劇觀點 —— 讀《南十字星》

by 編輯部

《南十字星》一書,歷史觀點切入的陳柏棕評:「難能可貴的是,本書雖屬文學創作,內容卻非憑空杜撰,更有別於坊間多數相關題材的文學作品僅擷取既有素材的作法。」編劇觀點的魏于嘉則說:「極簡的舞台最善用譬喻技巧,《南十字星》中最大的象徵物是那條所有亡靈們要搭上的船。」

尚未開始的「戰後」

從日本厚生省援護局業務課的統計資料可知,二戰期間出身殖民地臺灣的軍人、軍屬共計有二○七一八三人投入戰場,若根據當時的臺灣人口數來計算,等同平均約五戶人家就有一人出役,可說是非常高的國民軍事參與度。最後在這場戰爭中,戰死或病故的臺籍日本兵人數多達三○三○四人,可謂犧牲慘重。

戰後隨著政權轉移,受到日本政府的卸責,和中華民國官方對日情結的影響,長期以來臺籍日本兵的歷史被掩飾、片面化、淡化或任其湮滅,造成戰後處理一直沒能徹底地執行。所謂的「戰後處理」,就是指完結因戰爭帶來的後續問題,包含了在經濟層面上對參戰士兵、犧牲者遺族的補償或賠償,以及精神層次上對戰死者的追悼、戰爭經驗如何被記憶/理解等諸多課題。時至今日,臺籍日本兵與其親屬的「戰後」始終未能真正開始。

本書作者李璐使用劇本的書寫形式,著重以對話來呈現此段歷史;主角林思螢為了找尋阿公林進六在戰地病歿的好友陳樹桐,而落入冥界時空,同時召喚了吉村清二、陳乞食、照美、張春榮、黃阿水這些戰歿者,以及終享天年的金枝,由祂們彼此交互傾訴,道出臺籍日本兵的遺憾與執念。藉著代表「現在」的思螢,和代表「過去」的亡者們之間的對話,探索這塊被旁置、不受重視的歷史。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雖屬文學創作,內容卻非憑空杜撰,更有別於坊間多數相關題材的文學作品僅擷取既有素材的作法。作者務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如她曾拜會高雄市關懷臺籍老兵文化協會,在那裡翻閱了載有臺籍日本兵戰歿者資訊的《祭神簿》,更實際訪談從軍人士郭振純、江耀輝及魏秋金,巧妙地將自身所得的口述材料,結合其他已出版的訪談資料,挪用於劇本裡亡者的話語,使創作回歸真實面。

不過,在豐富且立體的敘事內容之外,似乎也存有塞入過多資訊的疑慮。例如劇中登場的亡靈在軍隊內存在著軍夫、軍屬、軍人的身分區別;被動員的組織類型包括了從軍看護婦、特別志願兵、俘虜監視員、軍醫等;部分人尚有特別經歷,如神靖丸事故、護國丸事故、戰後戰犯審判等,交織混用這些複雜且特殊稱謂、用語、地名及事件,若對不具備基礎知識的讀者而言,勢必難以消化各個角色所反映的特殊境遇。

誠如作者所云,她不可能還原歷史真實的樣態,但求在情感上盡量寫實,在她「尋找」過往的歷程,確實達到了新舊世代間的傾聽、溝通和理解的效果。而這本劇本創作,便是她試著運用自己的方式,竭力為臺籍日本兵和他們的家屬揭開「戰後」的一道途徑。

歷史觀點|陳柏棕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員。著有《軍艦旗下: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1943-1945)》、《護國丸:被遺忘的二戰臺籍日本海軍史》、《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臺灣史 17世紀-20世紀》(共同作者),另有學術論著數篇。

擺渡歷史洪流中沉落的乘客

大約是十年前左右,書市開始大量出現以日治時期研究為主的歷史普及書籍,看起來台灣人似乎突然注意起那段離現在不遠,又影響至深的日治時期。累積至今能出現一本作者還是解嚴後才出生,以台籍日本兵為主題的舞台劇本,成冊且附上台文翻譯,台灣歷史兜兜轉轉至今,歷史的斷代成了當今年輕人探索過往的黑洞。

那個黑洞裡有自己的祖輩,如劇中主角思螢,《南十字星》幾乎是以她為主視角去探究的祖輩故事。她對阿公總是陷入過往夢靨的不解,在阿公久病離世後想要探究而說出:「如果我對他有任何了解,都是遲來的」。遲到不是不到,台灣人對這段歷史的失憶,不如說是幾番政權輪轉下不得不然的磨損,而今被一個解嚴後出生的創作者撿拾起來。自知歷史之不可還原,又同時寄望同代的年輕人能了解那段歷史,《南十字星》是作者用盡自己對歷史的解讀和人生的體悟,試圖去理解當時的台灣人,竭盡全力不論也無法論所謂還原度,都是對台灣的濃烈情感。

極簡的舞台最善用譬喻技巧,《南十字星》中最大的象徵物是那條所有亡靈們要搭上的船。那條船可能是當初載著少女去東京修業旅行的船,也可能是台籍日本兵要搭下南洋參戰的船,也可能是結束戰爭後醫生終於要歸鄉的船。只是戰爭結束時的故鄉已非原本的故鄉,那些曾經參與過戰爭的台灣人回到故里面對政權移轉的困惑與不安,無法訴說只能是存活下來的結果。他們深知活下去不僅是選擇,更多的是僥倖,面對巨大的命運只能謙卑的沉默下去。《南十字星》以少女思螢對阿公掛懷的心,招來這些過往的亡魂,讓他們得以傾訴活著的時候,不論是多殘破或是美好的事,對他們都是無法抹滅及覆蓋的刻痕。

可想見搬演時,觀眾將一同搭上這座不知要從過往駛向何方的船,如劇中醫生一角提到的,若是戰爭結束後搭船返鄉,在漫長的航行中,士兵比較能接受事實返回日常。在舞台上搬演這個故事,不也是一樣嗎?對不甚理解這段歷史的年輕人們,到場和賦予角色靈魂的現場演員們一同呼吸,在劇場的當下慢慢消化這些歷史,低頭發現這也是自己的長成之一。劇場或許無法療癒歷史的傷口或抹平傷疤,但故事讓生命及生命的歷史得以延續。

編劇觀點|魏于嘉

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畢,寫過幾本舞台劇劇本。

《南十字星》,李璐/著,王薈雯/譯,前衛出版

日本時期,以日軍身分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台灣人,在戰爭結束之後,從戰敗的殖民地人轉變為戰勝國的國民。然而,那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以及不能回來的、不願回來的魂魄,都被新的國家與史觀覆蓋、埋葬,遊蕩於歷史與認同的迷霧之中。他們失去語言、被迫消音,他們是「台籍日本兵」。

本劇以真人真事口述歷史進行改編,主人翁「思螢」為了實現幫阿公尋找好友「樹桐」的遺言,開啟一段探索「台籍日本兵」歷史始末的旅程。透過如同「招魂」般的戲劇展演,思螢與陸續回到港口的魂魄──士兵、軍醫、看護婦等,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透過不同性別、立場、階層的言說,重新認識阿公所經歷過的戰爭,以及那一段被隱蔽的台灣史……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