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新鮮推薦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閱讀Flow留有呼吸的空間 編輯帶路,打開台灣藝術地圖:PAR表演藝術

【當月精選】閱讀Flow留有呼吸的空間 編輯帶路,打開台灣藝術地圖:PAR表演藝術

by 郝妮爾

《PAR 表演藝術》(以下簡稱 PAR)作為台灣藝文的指標性雜誌,其責任不僅在於記錄產業的當下,更是集合了來日的顧盼,與過往的整理。二○二一年開始,自月刊改版為雙月刊發行以後,這份使命便站得更深,若用主編張慧慧的話來說,PAR 是從「過去是以節目專題製作,轉為趨勢的分析,我們花更大的篇幅去畫一張地圖,而這張地圖便是從各線編輯的好奇心去出發。」

 

「各線編輯」、「出發」——張慧慧使用的詞句,頗有幾分交通指揮的興味。事實上也是如此,她在都築響一的《圈外編輯》讀到這個比喻:「編輯就是指揮的角色,確認目標在哪以後,我們就是要讓作者、受訪者、插畫家、攝影師的路順利通往我們要去的地方。」

 

順著這個概念,我們一起認識二○二二年 PAR 的編輯團隊(a.k.a 交通指揮部):主編與舞蹈企劃編輯張慧慧、音樂企劃編輯李秋玫、戲劇企劃及評論特約編輯吳岳霖,以及改版後加入團隊的客座總編輯江家華。

(左起) 吳岳霖,現任戲劇企劃與評論特約編輯。/李秋玫,現任音樂企劃編輯。/江家華,現任雜誌客座總編輯。/張慧慧,現任主編與舞蹈企畫編輯。

PAR 編輯工作術之一:編輯的工作是造橋

有別於多數雜誌的工作流程,雖然各編輯都有豐厚的專業知識,然而其所負責的領域多是既深且廣,因此在主題策劃上,鎖定焦點以後,還必須諮詢各領域的專家,以便更快找到方向。

李秋玫說,PAR 的編輯正因為專長各異,所以合作上得更緊密,「同樣的一個主題,從音樂、舞蹈或者戲劇看出去的視角完全不一樣,最後形成的架構也會天差地遠,透過業界人士的討論,最後才慢慢收成我們能夠負擔的位置。」

她舉例,二○二一年七月號,PAR 的封面主題給了一個大哉問:「什麼是台味爵士?」隱藏在那個巨大問號背後的是:「什麼是『台灣的』爵士樂?」李秋玫說她在線上觀察這麼多年,雖累積許多想法,亦須知識性的確立以及文化脈絡的梳理,「就這點來看,學者專家以及台上的表演者,都會有各自的想法,我們在他們的觀點上立足,嘗試去推敲台灣爵士樂的模樣。」

每次專題都開啟一個尋寶似的疑問,答案則始終保有開放的空間。「因為雜誌應該扮演一個橋樑的角色,引起讀者好奇,讓他們去尋找答案。」江家華補充,除了專業類型,PAR 也經常以各種有意思的綜合性主題,去透析不同表演的面向,「像是二○二一年做過《40 難料》,乍看談的是中生代的面貌,背後想講的是表演藝術生態的探訪。」

PAR 編輯工作術之二:隨時準備殺出突圍的技能

既然是以表演藝術為主體,那麼因疫情影響,位於「海嘯第一排」的藝文產業鍊,PAR 當初的企劃內容當然也受到強烈衝擊。除了鎖定的節目一一取消之外,在三級警戒之下也不能外出採訪或者攝影。「但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導致有很多過去沒想過的題目誕生。」江家華說,突圍的本領,是編輯的必備技能。

其中,《幕後團隊的進擊 跨域攻勢大揭密》之專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出。江家華說:「一直以來的觀察是,年輕世代的幕後團隊善於展現自我,常在臉書分享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然而選此題目,還有另層考量:「也是因為年輕世代比較不介意在疫情的狀況下讓我們進去拍照啦。」張慧慧補充說,眾人大笑,他們於是趁著疫情順勢深入研究,結果收穫豐富。

「其實就算沒有疫情,各種狀況還是一直在發生啦。」江家華說,她形容編輯的工作完全就是拆彈小隊,總是如履薄冰,努力推陳出新。

——當然,在戰戰兢兢解決困難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李秋玫分享,當初做爵士樂專題時,正是台灣疫情最不穩定的一段時間,「當時安排要採訪爵士鼓演奏家黃瑞豐,老師年紀很大,家人不建議他外出受訪,他過去也沒用過線上會議軟體,我就一步步教,經過練習,來回測試了好多次,最後順利完成。我覺得這就是作為編輯的應變能力,任何丟過來的球,你都要能夠接住。」

PAR 編輯工作術之三:重點欄目的去留抉擇

回到雜誌改版的話題。江家華當初在設定雜誌架構時決定,讓讀者翻開雜誌時宛如觀看一場戲,因此巧妙在欄目上有了「上半場」與「下半場」的重點企劃,並在中間夾著「紙上策展」的專題,邀請長年拍攝表演藝術領域的攝影師,以純圖像的方式呈現他們的觀察。她說:「圖像本身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但過去很多時候,雜誌中的照片都像是輔佐的功能,攝影師在劇場也常常位居配角的位置。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單元讓他們成為主角。」

李秋玫同意,她說這觀點與她喜歡的那一句話相近: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她說:「在語言停止的時候,很多事情就會發生,音樂也是。」李秋玫聊起音樂評論家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的美》,提到作品之所以能夠觸動人心「不是說哪首曲子很感人,受到感動的是人的心。沒有語言的樂音仍有其運動的形式,你能夠感受那樣的運動,所以它美;照片也是,都是一種美的感受。」

有些事情需要語言的消彌才能創生,然而有些創生的事物,則需要文字才能夠久留。PAR 的重要欄目「深度評論」即是其一。

江家華說她最初曾經掙扎過是否該刪掉這個欄目,因為「我認為現在閱讀評論的趨勢,主要是以互動性高的網路為媒介。」但最終仍是留下,原因即如開頭所言,PAR 是見證藝術變遷的指標性雜誌,必須以文字凝結這個時代對作品的詮釋。另一方面,也因為雙月刊失去了即時記錄的功能,他們更看重如何連結多齣作品,或者整理藝術家的風格脈絡,表現更大方向的觀察紀錄。

負責評論項目的吳岳霖解釋:「劇評一直以來都有兩種論述形式,一個很即時,即時到也許會影響演出本身或票房,另外就是經過長時間沈澱,完成一個建構完整的論述。」改版後的 PAR 顯然致力於後者的表現,雖然深度評論勢必在撰寫上難度更高,「即便如此,我們尊重評論人的自由與專業。這個部分和其它報導不一樣,書寫權力幾乎都集中在評論人手上,無論是要從整體環境生態、創作脈絡去進行都可以。我們唯一的大原則就是:這不再只是單一節目的評析。」

最後的結果證明,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江家華說:「針對讀者調查的問卷,大家閱讀最多的欄目,深度評論排名前三。」

旁觀的位置,有助於新觀點的生成

PAR 的編輯,與藝術家的羈絆很深,「假如我是一個觀眾,看完演出後的問題可能無從查起,但作為編輯就有機會親自去問,甚至和他們變成好朋友。」李秋玫笑談,這是從事這行業的意外收穫,他們的桌子常見世界各國的明信片,來自藝術家的暖心問候。

至於吳岳霖,他在加入團隊前已是名藝術評論者,「我一直在處理劇評人與編輯間可能的衝突,畢竟評論人講究獨立性,編輯卻要更靠近創作者。」然而,在身份關係區隔清楚以後,他慢慢享受以編輯而非評論人的身份看待一場演出,「可以用更純粹、自在的眼光,而非評論視角,期待有機會產生全新的觀點。」

不過話說到底,無論是與藝術家的羈絆,或者立場的轉換,編輯終究得堅守「旁觀者」的本分。「這是我覺得做編輯最有趣的事情。」張慧慧說:「站在旁觀的角度,去看很多人正在看見的世界,從背後聽見他們的對話、整理彼此的想法和關心的事物,好像同時能看到多重的世界在眼前誕生,從而再回頭整理自己的觀點,就會發現有很多嶄新的回饋。」

這份因旁觀而獲得的「新」,正是一本即將滿三十歲的雜誌努力的目標。「台灣這麼小,要找哪些東西從來沒有做過?其實很難。但我們更在意的是,即便推出一個舊有的主題,如何再以不同的角度詮釋,讓現代的讀者感到有趣?」江家華這個問句,說得很肯定——這將會是PAR今後都不會停止探問的方向。

採訪撰文|郝妮爾
宜蘭人,東華華文所創作組藝術碩士。「向予書苑」負責人。出版散文集《我家,或隔壁》、長篇小說《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創作範疇橫跨散文、小說、劇本、童話;同時耕耘評論與採訪寫作。

攝影|郝御翔

■ 2022 六月號|452 期  ■

本期專輯探訪六家不同型態的雜誌媒體,實際走入編輯團隊的工作場域,蒐羅他們的經驗與技術,從選題、企畫、邀稿、採訪、截稿、校對到排版,以及其他瑣碎事務,統整成一條條令人驚異的工作守則。這些守則並不僅是成就一本美好的雜誌,而是提醒我們面對世界與工作應有的重要視角。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