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 我們說書,是為了言愛——書評專欄作家2018年度總回顧

我們說書,是為了言愛——書評專欄作家2018年度總回顧

by 曹 栩

二○一八年末,總檢討的時間到了。《聯合文學》雜誌過去一年,每期都為重度的文學讀者做了一本「書評別冊」。年關將近,我們邀請其中四位書評作家楊佳嫻、潘怡帆、陳國偉、朱宥勳齊聚大同區巷間的浮光書店,在酒意與咖啡因的醒覺中,為我們回顧一整年來的書評狀況與他們的私人觀察。

Q 請談談聯文這本「書評別冊」吧,各位在這裡寫書評時如何拿捏,是否遭遇困難?以及對於在台灣進行書評一事的看法。

朱宥勳(以下簡稱朱) 對我而言,兩個月一次寫書評是蠻有趣的。台灣出版的書,節奏上較跟不上社會,造成的奇怪結果是,書評依附書而生,一旦書得不到讀者注意力,書評作為再製品其實更困難。我寫書評會想去連結現況,讓讀者有感,我們常會安慰自己,只要把書評放上紙本,刊出後就會有人看到。只是這痕跡無法追蹤。所以後來我試著把我的書評放在像部落格形式的Medium,發現在上頭的文學讀者不多,但書評的長尾效應很明顯,是我雜七雜八的文章裡面,唯一在數月後還會有人浮出按讚的文類。我覺得這時間性很有趣。另外整體的問題是,今年華文創作的亮點較少,有不錯的,但沒有那種一本跳出來讓大家很興奮的書,過去兩年我至少能找到一本讓人興奮的書,但今年還好,這導致選書困難。像我選擇的六本書,是我有點興趣或覺得讀者可能會感興趣的,這或許顯示了創作的周期性──規劃案子是以年為單位,但非每年都能找到差不多水準的東西,所以書評要做長,不夠長期,可能意義就不大。

潘怡帆(以下簡稱潘) 這也是我想談的,一般而言我們談作品好或不好時,可以是件輕鬆的事,唯有當你真正決定為這作品寫一點什麼時,你才會真正意識到這作品的重量與價值,開始深入了解。對我來說,書評是對作品的支援,書評人同樣用創作的方式在回應書。我覺得書評最重要的,倒不是真的去介紹了哪個作品有多有趣,或複述內容是什麼。比較重要的是,究竟這作品裡頭是什麼觸動你,跟你發生了怎麼樣的關係,你又再生、創造出了什麼新觀點。

陳國偉(以下簡稱陳) 我同時關懷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作品,但當我知道這書評專欄的撰稿者多是純文學作者以後,我就給自己一個任務,我想其他評委可能更聚焦純文學作品,所以我把自己設定是談大眾文學,我也刻意思考,是否要在不同類型內做取捨,然而中間就會遇到技術性問題如出書時間等。聯文是以純文學讀者為導向的雜誌,讀者已具備相當理解力,談純文學作品比較不需太長的導入過程,讀者對作者也熟悉,所以可以直接閱讀書評意見。對於大眾文學,我傾向突顯出它的專業性,會去做這類型專業知識與歷史脈絡的鋪陳,讓作品有更清楚的位置,所以我在提出問題外,會花較多時間推薦它們。像十一月號,剛好我跟宥勳都選了洪茲盈的《墟行者》,讀者能從不同角度來看這作品,看見不同觸發點,這對讀者是很好的經驗。因此我覺得像書評別冊的「鬥書評」是蠻必要的。

楊佳嫻(以下簡稱楊) 我覺得寫書評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我這次選的一些小說家──包括章緣跟葛亮,我是他們的長期讀者。但我覺得所謂愛某個作家,並非覺得他寫什麼都超棒,而是你會很想知道他接下來拿出來的東西是什麼,你看了之後,因為有期待,所以一定有失望。同一位作者的作品裡有強處有弱處,基於我對他們的愛,我要把那弱的部分──即使那不是我書評的重點,也應將它指出來。我覺得我有做到,但沒很嚴厲就是了。另一方面我是裡面唯一寫詩的,我自己會比較重視這部分,並且會想選對台灣讀者來說比較非主流的作品,比如張繼琳或鄭聖勳,還有袁紹珊,《愛的進化史》是我這次書評裡最滿意的書,而且是袁紹珊個人創作史上目前為止最好、最淋漓盡致的一本,所以我寫評時有種強烈的快樂感覺。談到在台灣寫書評這件事,以前我跟李渝老師最後見面的時候,她曾提到,在台灣要坦白表達你對一個人作品的意見非常難,譬如你在上午剛發行的書評雜誌上批評了某人作品,下午就會在永康街遇到了。她覺得文學圈太過集中了,沒有空間。這個空間確實也代表地理上舒緩的空間,或許距離感能使人大膽些。

Q 在台灣,今年有沒有哪些文學事件較有趣或重要的?

 雖然大家說出版的大環境很嚴峻,我自己是挺樂觀的,因為我確實讀到有趣的東西,隨著時代變遷,文學也長出新樣貌和新的觀點,比如說同樣的老鼠,有卡夫卡、卡繆、葛拉斯,有李奕樵的〈兩棲作戰太空鼠〉,同樣在談形狀的,有莫泊桑、巴代伊,有陳柏言的〈球形祖母〉,普魯斯特說過文學不是要搜奇,而是換一雙眼睛,重新審視跟世界的關係,透過陌生化,重新爬梳與建立跟現實的親密性。今年我讀到的華文文學多多少少都嘗試表達他們怎麼在想文學這回事,過去我們可能沉迷於講好故事,現在年輕作者慢慢透過作品表現他們內心思考的文學是什麼,這是本質改變,非題材變化。你沒有辦法通過快速瀏覽就發現新作者的用心,需要細看才知道他們做的努力。所以出版的生態變壞,我仍樂觀。

 宥勳提到今年好像沒有特別厲害的書籍出版,前不久我在一個好書獎裡也聽到有人表達同樣感覺。今年水準之上的東西蠻多的,但一回顧,首先浮現腦在海裡的作品好像沒有。我同意怡帆,即便沒看所有作品,仍可以見到大家在努力嘗試,會使得我覺得華文文學還是很有生命力。在我看來今年重要的文學事件,有一些跟詩有關,例如說遠見雜誌竟然報導了有關晚安詩的事情,這是一本跟文學比較沒關係的雜誌,讓我們重新思考這個現象:詩似乎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

 就像剛剛宥勳講的,今年沒有太驚奇的事件。感覺上有越來越多作者,試著去結合類型來寫。這現象在六、 七年級的作家很普遍,可能跟他們的養成有關,比較自由沒限制。如陳又津《跨界通訊》裡人跟鬼魂交流,又例如我今年評審過的某個創作計劃,發現熱衷於結合科幻來講故事的作者是蠻多的,但這個類型也可能帶來負債,尤其是科幻和推理,特別講求新意。

 當我在說今年比較平淡的時候,主要指的是沒有太多新面孔讓我驚喜。今年新人大概只有洪明道是讓我比較喜歡的,他在既有的典範下做了突破,不過不會讓我感覺是某個新品種跑出來了。舉例,二○一五年《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就讓我覺得有新品種跑出來。今年大概就是平穩。但我覺得有個趨勢,我覺得特別是七年級以降的作家,開始收割九○年代台灣文學系所的學術成果,轉化為創作。不論是在資料上或者觀點與美學上。比如近期的日治熱,那種日本氛圍是需要大量研究做為基礎的,若我們要尋找一個浪漫的時代,台灣作家們直接連結的就是日治時代,這是相當奇特的跳接;或者是談到洪明道以台語融合作品的方式,包括黃崇凱的文藝春秋等等,雖然這些人不是出身自台文系所,可是台文系所產生與整理的資料文獻顯然有助於他們完成作品。我會有些期待,日治時代已經有作者在開發,那麼戰後初期呢?

Q 今年最推薦的書?

 鯨向海的《每天都在膨脹》,他的詩作一直在水準以上,鯨向海很在意當代詞語,思考這些詞語如何轉化、活用,產生深刻的效果。詩人的前衛性也因此會展現在這些作品裡。這本詩集滿特別的是有一大部分是用「某某者」,如失眠者、爆料者、饕餮者等等,來思考我們怎麼辨識世界上的他者呢?作者希望提出比較詩意、接近靈魂的方式去認識他者;另外他的詩展示了想歪的價值,特別希望你想歪,如詩集的名稱。性,向來是很好的突破口,群眾對性的想像過窄,往往諱莫如深,鯨向海想擴展這些想像的邊界。

 推薦楊双子的《花開少女華麗島》。這本書有其發展脈絡,可是我覺得它算是新物種,意外打開了日治時期的書寫空間。以往正統歷史小說很難擺脫父權歷史觀點,試圖還原歷史反而常會壓縮文學空間與對人的想像,變得太刻板,太講物質和功能性,時代小說並不能完全擺脫陽剛的歷史觀點,但它能恢復時代的彈性,談人的日常情感。這本書相對於前作花開時節沒有穿越的成分,和前作有關卻又獨立,是時代小說同時也是少女小說。它恰到好處地選擇了日治時期,討論現代的愛情觀念從何時開始,這個觀念的基礎其實跟身體自主有關——書裡頭會看到很多關於身體的描述,身體的界線、自主與禁忌。很適合在我們這時代閱讀。

 首推《盧麒之死》,黃碧雲創作出檔案式的敘述方式,利用引號隔開的句子,不斷創造出各式各樣的裂隙,拼湊出盧麒的某一個形象,但實際上這些裂隙同時也為讀者創造出上百種盧麒的樣子,而把人物與事件的可能性都擴展到極致。書裡文句的上下文,不再是真實關係,因為都是被節錄的,每一句都可以被重新解構,重讀,依你的想像長出一個新的盧麒和世界,敘述不是線型的時間流,而是共時性,透過言說,使得所有事情和言外之意同時在場,這反映腦袋裡碎裂的思考方式,讓我們重新注意思考其實存在很多裂隙。事實的真相往往不在單一的敘述,而在各種敘述間的裂隙中。

 洪明道的《等路》,最顯而易見的有趣點是怎麼融合台語文,洪明道的風格與前人不同,走較輕靈的路線。過去本土語言被消滅得太過徹底,一個害處是,使我們沒有其他來源刺激中文寫作,洪明道找回本土語言的嘗試我覺得非常重要。這本小說的題材讓我想到童偉格式的小鎮畸人,但沒寫得那麼難。有趣的是作者在寫這些阿北阿桑的時候,巧妙融合了地方選舉,以往這是其他作家的禁區,過去我們從沒理解這些活動與選舉對當地人的意義是什麼,認識是很浮面的。但事情沒這麼簡單。我覺得最厲害的一篇是村長伯的奮鬥,作者用了很多聰明的語言槓桿,使得事情的層次變得很深。舉個例,像在選舉的最後時分,各種呼喊搶救、唯一支持的時候,交叉了另一段落:村長伯年邁病重的母親,交代村長伯千萬不要搶救她,村長伯說好,之後回到現場,周遭不斷冒出選舉搶救呼聲。作者把極為生活、情感面的東西,跟地方政治的元素結合得非常好,也是台灣文學罕見的案例。

楊佳嫻推薦|《每天都在膨脹
鯨向海/著
大塊文化(2018.05)

陳國偉推薦|《花開少女華麗島

楊双子/著
九歌出版(2018.05)

潘怡帆推薦|《盧麒之死

黃碧雲/著
大田出版(2018.07)

朱宥勳推薦|《等路

洪明道╱著
九歌出版(2018.10)

朱宥勳
一九八八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台文所。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散文集《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

潘怡帆
巴黎十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當代法國哲學與文學理論。

陳國偉
現為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現當代文學、大眾文學、推理小說、流行文化。近作有《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等書。

楊佳嫻
台大中文所博士,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編有《九歌105年散文選》、《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

現場主持|王聰威
文字紀錄|曹栩
攝影|陳佩芸

曹栩
寫小說;想的比寫的多。喜愛的作家:福樓拜。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