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新鮮推薦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縱情神話與人性的想像——專訪郭箏:藉由武俠,還原歷史|416期

【當月精選】縱情神話與人性的想像——專訪郭箏:藉由武俠,還原歷史|416期

by 李伍薰
設計|安比

從讀者到作者,從《山海經》到《大話山海經》,身兼編劇、作家的郭箏以中國先秦博物誌從《山海經》為靈感來源,創作出七大冊《大話山海經》,由人、妖、神組成的豪快故事系列,究竟如何誕生?過程又融合哪些巧思?

從刑天埋下的遠因

郭箏與《山海經》接觸的機緣,可從四十多年前說起。當時,由於國內的資訊相對不發達,因此雖然久聞《山海經》之名,卻始終無緣目睹,直到後來河洛出版社集結許多古籍成為『古典小說大系』這個套書上市,其中就包括了《山海經》,整套書一萬多塊錢的價格以當時(一九七八年)而言,可說是相當高價。為了一睹丰采,郭箏忍痛許擇分期付款的方式,終於有機會一覽這本古籍。

然而,第一次目睹《山海經》,由於都是文字而沒有圖,郭箏起初覺得有點無聊,但後來看到神話的片段,卻開始覺得有趣起來,尤其是對「刑天」這位神祇更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埋下了後來創作《大話山海經》的遠因。而後郭箏忙於書寫劇本,再一次想起《山海經》,則源自於二○○八年一次電影合作。當時以《太王四神記》聞名的韓國導演金鍾學想籌拍一部華語電影,擔任編劇的郭箏建議:在中國拍攝神怪類是禁忌,但古典文學的衍生創作則較有機會,因此提出了以《山海經》為藍本進行改編,初期也獲得導演首肯,郭箏因而寫了一部劇本,製片方也在二○○九年提出拍攝計畫。

可惜後來導演的想法改變,電影不了了之沒拍成,到了二○一四年時,郭箏的香港友人建議他將電影故事改編成小說,的確《大話山海經》的故事節奏明快、人物個性分明,動作表情躍然紙上,在讀者腦海中形成一段影像,或許跟做為電影劇本的前身有所關連。

哀樂無常的眾神

《大話山海經》的世界,建構在實際的古代中國,加上層層神怪設定,堆疊而成,以《山海經》中記載的眾神為最高階級,與其他作品不同,祂們既不干涉人世,對人類的信仰也全然無感,與坊間對東方神祇通常具備的神聖、道德的既定印象不同,這些神祇更似希臘、北歐眾神,各有好惡與脾氣,習性宛若眾生,卻未必庇佑眾生。妖怪則依據修行年分,各有強弱,但大抵全然不是眾神的對手,以至於一個不慎得罪天帝,就幾乎落個全族被封印的下場。最為贏弱的,則是凡夫俗子的人類,他們既無神力,短短陽壽也無法達成與妖怪般的修行,如此贏弱的人類,卻可以因為一個極其荒謬的理由,成為神與妖打賭萬年的籌碼,也為整部史詩寫下令人莞爾的開端。

故事中提到了儒、道、佛三個體系並行╱競爭的關係,但描寫上,則較著重在道教,例如第一集〈靈魂收集者〉主角便是來自於道教體系,郭箏表示這樣的選擇,主要是因為道教非常喜歡收留各路神祇,同時也對這些神的形象進行轉化。這樣的概念跟現代民俗信仰中的精神相對符合,在書寫故事上較容易發揮,好比在〈靈魂收集者〉故事中便有西王母拒絕承認道教裡「王母娘娘」是自己的詼諧片段。

《山海經》眾神裡,郭箏最喜歡的,便是形象鮮明的刑天了,他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刑天無頭、以乳頭為眼、肚臍為口、左手持斧、右手持盾的樣貌,當下感覺相當震撼,對這位戰爭之神印象深刻,也因當年在與金鍾學構思電影時,邢天的形象一躍而入,成為了點燃靈感的存在。《大話山海經》裡,刑天同樣在開場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引領萬年故事開端的肇始者;其後代,更是故事的直接參與者,自始至終,我們都能在整個系列裡,看見刑天威武、剛烈的影子

命名的涵義

郭箏筆下的角色,不論神、妖、人都具備鮮明的個性,卻不會落入刻板的俗套,也沒有明顯的善惡之分:某些初讀像是反派的角色,後來在故事中反而成為要角,性格或道德上的缺陷、或者說正當性的欠缺,都不會構成妨礙。這樣的安排,使得故事裡的人物表現非常立體、有血有肉;其中,敢愛敢恨、懷著不良企圖接近主角的櫻桃妖,更是郭箏的自己最鍾愛的角色。在《大話山海經》故事中,人類主角莫奈何的主動性始終不及妖怪櫻桃妖,甚至可說,櫻桃妖才是推動故事前進的隱藏主角。

角色的命名上除了神祇的名字沿用《山海經》之外,關於人與妖,郭箏的確有幾套不同的邏輯:妖怪的名字許多來自原創,也相當直接,好比是來自櫻桃的櫻桃妖,或者鯰魚妖、浣熊妖等。

在人類方面,若是歷史人物,則以原名處理;在虛構人物上,多半的人物名字則反映其個性、或其故事歷程充滿寓意,如首部〈靈魂收集者〉的主角莫奈何,就是一個對於遭遇任何事情都莫可奈何的角色。女主角梅如則是個冰霜美人,顧寒袖、文載道等書生,破城虎為軍閥盜匪等,多半以人如其名。第二類,則是融合歷史人物原形或者神祇後裔,例如項宗羽,即以西楚霸王項羽為基底,中間加上宗字;而另一俠士燕行空,則是以「行」字指涉其是刑天神後裔。這些命名法則多半承襲郭箏的風格,讓讀者能第一眼就洞悉角色的某些特性。

時代用語變形

關於《大話山海經》故事的年代,熟稔史書的郭箏說明,北宋是他個人最喜歡的朝代,承接著五代十國的亂世,開國的趙匡胤卻能在不殺功臣的狀態下杯酒釋兵權,可謂史上罕見的高難度操作。北宋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中最為開化的朝代,不僅許多的狀師(律師)為人打官司,知識分子也沒有文字獄的壓迫,即使在朝廷裡,朝廷裡沒有人會因為觸怒皇帝而被降罪。甚至北宋知識分子的輿論,也能夠影響政府的決策等,倘若未被金國滅亡,或許當時有機會進入民主時代。郭箏選擇北宋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商業化的北宋具備了現代化的特質,從《清明上河圖》可以觀察到,北宋街上擁有各式各樣的商店,到了晚上,也不像其他朝代實施宵禁,而有熙攘夜市,非常熱鬧,也與台灣的夜間景致非常相似

接近現代世界的情境,能讓讀者們在閱讀時更感到自然、親切,而類似的邏輯,也反映在《大話山海經》的文字上——我們偶爾能在字裡行間目擊一些較為後設的文字,例如以上班族生活來描繪眾神百態,或是櫻桃妖登場時類似檳榔西施的描寫,這套詼諧的書寫技巧源自於二十多年前在中國時報連載《鬼啊!師父》時所建立的基礎。

郭箏解釋:用古代詞彙來描繪古代的事物是傳統寫法,但首先得要確定讀者知道古代的詞彙,與其造成閱讀上的困擾,倒不如選用現代用語更來得直接,也能刺激讀者的心神。這一巧思,反而也成為了他的獨門絕活。訪問最後,郭箏提及在寫作上長久以來的宏願,熟讀歷史的他希望藉由武俠帶歷史的方式,將真實歷史的事件與人物形象,還原於讀者們眼前,形成一部浩浩蕩蕩的『武俠二十五史』。歷史向來沉重,但以郭箏簡潔、俐落的筆法,行雲流水的輕快節奏,以及詼諧靈動的人物對話,相信他筆下的歷史,在長者智慧的加速運行下,絕對又是一部部讓讀者歡快舒暢的故事。而或許,「武俠二十五史」裡已經包含了已發表的《鬼啊!師父》、《龍虎山水寨》、《少林英雄傳》,以及《大話山海經》。

郭箏

本名陶德三,一九五五年生。現專事劇本與小說創作。一九八○、九○年代活躍於文壇,曾獲洪醒夫小說獎。以筆名「應天魚」出版武俠小說《少林英雄傳》;以筆名「郭箏」出版短篇小說集《好個翹課天》、《上帝的骰子》,長篇歷史小說《如煙消逝的高祖皇帝》,以及武俠小說《鬼啊!師父》、《龍虎山水寨》等。劇本作品包括:《赤壁》、《挖洞人》、《去年冬天》、《國道封閉》與《彈子王》等。曾七次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以及法國杜維爾亞洲國際影展最佳編劇獎。

文|李伍薰
科幻奇幻作家,海穹文化社長,致力於落實科幻、奇幻題材的本土化,發願要努力挖掘台灣新銳類型創作者!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