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聯文選書】舌尖上的南洋,陳靜宜新書媒體會

【聯文選書】舌尖上的南洋,陳靜宜新書媒體會

by 編輯部
陳靜宜

陳靜宜在君品酒店舉辦媒體分享會的日子,正好是就馬來西亞大選。當天邀請美食作家胡天蘭、葉宜蘭一同出席。陳靜宜過去任職美食記者十多年,近年來走訪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麻六甲等各大城市。不僅寫下華人料理的美味,更細膩寫出背後的移民歷史,以及當地的族群政治。

馬來西亞華人料理,乍看之下台灣人平常吃的家常菜沒有太大的差異。然而帶著華漢料理的基因,在南洋落地生根後,又融合了當地食材,造就出讓台灣人忍不住讚嘆「啊,這味道」的似曾相似口感,這就是馬來西亞華人料理的魅力。

陳靜宜呼籲大家不僅要去吃,還要趕快吃。因為馬來西亞保存了許多華人地區已經消失的好味道。然而它現在也面臨改變,許多老店因為後繼無人即將失傳。「吃不到是想像,吃得到就成了見證。」話裡盡是感嘆與不捨。

海南咖啡

當天在會場內,陳靜宜也親自示範海南咖啡的煮法,並傳授當地點咖啡的方式。無糖黑咖啡叫「咖啡烏可頌(KOPI O KOSONG)」,KOPI O是福建話的「烏(黑)咖啡」,而KOSONG則是馬來語中空空如也的意思。光從一個單字,便能見證馬來西亞多元的語言文化。

現場也以海南咖啡和海南麵包招待媒體。海南麵包看起來像去邊白吐司,然而它卻是用蒸的,軟呼呼的口感,抹上南洋特有的咖央醬,混合砂糖、牛油和椰醬的甜膩,彷彿一陣溼熱的季候風。海南咖啡則同時帶有濃厚的苦味,以及煉乳的甜味,喝的時候要用調羹慢慢吹涼,就連時間彷彿跟著慢了下來。

陳靜宜
陳靜宜與君品行政主廚陳偉強對談

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

陳靜宜 著‧攝影
聯經出版

早年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人數眾多,源自於原鄉的飲食也跟著開枝散葉,馬來西亞有的城市仍保留著華人傳統飲食,也有與當地飲食融合後產生的特色飲食。
儘管我們樂於享受馬來西亞的美食,對於大馬食材與飲食文化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肉骨茶的「茶」不是源自「茶葉」而是「人名」,那麼為什麼這道菜要叫做「肉骨茶」?又如提到「海南雞飯」,我們腦海裡往往第一個聯想到新加坡,殊不知它其實源自大馬;而在地的海南咖啡都會附上一根中式調羹,究竟所為何來?福建麵與一代歌后鄧麗君之間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軼事?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